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zha2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德纳1983年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打破了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以后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路,结合该理论进行教学有助于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性教育;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转变观念,更新评价。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 人文性
  
  一、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性教育
  
  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作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学会开发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有效的课程方案,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我们的语文课程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为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创设多元开放的课堂,与鲜活的时代紧密相连。旨在陶冶性情、唤醒心灵、自我构建,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炼词需要设计成语接龙,仿例造句活动;根据作文积累和历练需要可以设计口头作文比赛,诗词意境描绘;根据课文讲故事、演讲比赛,联系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访谈;根据评价鉴赏需要可以设计课本剧表演、鉴赏、学生讲课、学生命题、答题以及举行书法比赛等活动。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
  
  二、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些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组合,如基于语文学科的专题学习就是与此相吻合的。一方面,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要跨越学科界限,做到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同时也有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定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三、转变观念,更新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的。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对于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与真实生活相关、能提供一个有关学生学习的丰富描述的多元评价系统。(1)内容更新。对评价对象的各种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查,如把学生课前训练,平时发言次数、社会实践报告等项目也纳入期末成绩评定,让更多的学生愉快参与到学习中来,树立新的课程观。(2)功能更新。应由注重甄别和选拔学生转向注重培养学生,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学生观。(3)方法更新。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泯灭于僵硬的数字、分数,而应客观地反映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应适当加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名著课外阅读、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等定性评价,树立新的教学观。(4)对象更新。应由过分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超越,通过关注“过程”促进“结果”的提高。(5)主体更新。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以人为本,由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转换成评价的自觉构建者,由评价客体转换成评价主体,达到人的自由。注重积极肯定、欣赏式的评价,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互评的作用,以获取更广泛的评价信息来源,促进被评学生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的提高,树立新的评价观。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
其他文献
初上高中学英语,学生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高中英语难度相对增大,成绩下降。”“考题灵活,很难找到规律。”“初三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不很适应高中,初中时念念书就会有长进,而在高中多做题也未必带来明显效果。”总之,同学们在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移:学生会注意到高中的试题结构较之初中试题而言变化很大。稳稳得分的题少了,而丢的分又非轻易可得回。这是因为高中的英语学习与测试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听到不少学生说物理难学,究其原因,其一是在于未能准确地把握概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运动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学生能否把握好物理规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那么,在初
物理是一門以实验作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可以让学生理解所学物理理论,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验对于物理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物理中,除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外,还有大量的、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还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
[摘要] 以广东省为个案,通过文献分析和统计数据的比较,本研究发现:分级办学制的实行是导致或加剧城乡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学前教育投入制度、幼儿园等级制度和城乡规划双轨等方面。为此,必须遵循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的思路,对农村学前教育适度倾斜,改革等级评估制度,才能消除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学前教育    分级办学制是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成功的导语,如同深深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精美的乐章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好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笔者最近在教授《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时,尝试了不同的导入方式,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下面我从导语设计的方法、原
一、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无话可说,内容贫乏。往往才开头就草草结尾,三言两语。这类文章通常要点不全,只触及问题表面,主题不清。分析不深入,缺乏对整篇文章结构的把握。2.废话连篇,没有重点。与前一种现象相反,有的学生写起来却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作文往往虽长却乱,重点不突出。3.错误迭起,花样百出。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只要汉语意思一样就用上,在句子结构语序上也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并且句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有着很强的优势。但事实上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生物课不认真,不重视。所以如何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是一项较难的课题。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一、纠正观念    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生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时就要求教师从实
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反映了课程文化的创新。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具有工具理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教师是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者,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呢?  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大胆实践,体验成功。下面笔者谈
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诗文教学也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才能展示独特的魅力,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这“源头活水”就是当前正在大力提倡并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只有以素质教育理念去指导文言诗文的教学,才能迎来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的教学局面。如何让素质教育的精神来激活义务教育阶段的文言诗文教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呢?陈旧的老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必须的,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