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设计:
对数字的认知和学习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使幼儿步入数学殿堂的大门,对幼儿往后的数学学习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代表含义一旦被幼儿所掌握,幼儿就可以将之用于对日常事物的描述之中,对于幼儿认识和理解周围环境,并将实际事物与数学逻辑联系起来,形成数学思想的雏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时幼儿的记忆模式是以图形记忆为主,对于外界的认识多以图片的形式存在,对于单纯文字或数字的认识还有困难。因此,此次活动根据幼儿的这个特性,对于数字进行图画化,将相应数量的事物摆成数字的形状,以便幼儿更好地认识。此外,此次活动还通过数字扮演、购物模拟等小游戏的方式直观地加强幼儿对于数字的认识,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字知识,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正确理解数学中10个基本数字的含义、读音和大小关系,并能够对这10个数字进行正确地书写。
2.能够用这10个基本数字表示生活中事物十以内的数量。
3.能够准确地识别加减符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并对10以内的加减进行初步的学习。
4.启发学生形成基础的数学思维,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数学课本。
2.准备各种玩具小动物、小物件、每一种各10,橡皮、铅笔等。
3.纸和笔。
活动过程:
1.看看这些桌子上的小东西,都是你们常见的橡皮、铅笔等等。那你们知道它们摆出的形状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幼儿通过观看由小物件摆出的1到10的形状,想一想这代表什么意思?再联系课本,看一看这些数字幼儿都认识吗?知不知道它们怎么读?
2.带领幼儿对照课本学习这些数字的读音和形状,然后让幼儿数一数构成数字的小物件的数量。询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3.让幼儿对照0到9的数字,看一看这些小物件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0的缺少和10的多出,带领幼儿认识10和0的含义。
小结:一到9这9个数字分别代表组成它们的小物件的数量,0代表没有,10的含义就是比9多一个。
4.既然10是比9多一个,那么在书面上该怎么表示他们的关系?9+1=10这个式子中的符号是什么意思?10-1=9中的符号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对加减号和等号进行学习。
5.我们已经学会了加減号和等号的含义,那2比1多几个呢?你能算出来吗?对于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又该怎么用这些符号表示呢?引导学生运用加减号和等于号对十以内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
小结:“+”号代表将数字代表的数量加起来,-代表在大的数字中去除掉小的数字的数量,“=”号代表相等的意思。
6.引导幼儿站起来对教师内事物的数量进行描述,并书写。
7.你是一家商店的老板,货架上一共有10粒糖果,有人来买,你该给他几粒?还剩多少粒?你该怎样才能将糖果正好卖完呢?由一个幼儿扮演商店老板,其他学生扮演顾客一起提出自己要购买的数量,看老板卖给谁。
幼儿探究
1.你最喜欢哪个数字?请把你讲过的和它所代表数量的事物写出来。
2.画一画你想象中的数字,引导幼儿对数字形状进行创造,看看谁画的最好看。
3.鼓励幼儿们就某一个事物互相考察对数字的掌握,看能不能答出来。
4.做个小老师,给其他的同学们讲一讲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5.启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字和符号的形式来表示,将生活中的事物数学化。
幼儿展示作品交流
1.将幼儿们的创作作品进行展览比较,让小朋友们选出最喜欢的一个,说一说为什么。
2.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哪些地方看到的数字?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日常购物时,对于10粒以内的买卖鼓励幼儿进行结账,锻炼幼儿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活动延申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奇怪的大门
学习扮演数字进行组合,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初步的掌握。
粘贴有0到9数字形状的图片的头饰,贴在大门形状图片的头饰。
区域规模:
设一个区,10名幼儿,1名教师。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扮演好各自所代表的数字,对各自的数字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
2.根据教师扮演的大门的要求,比如,只有10能通过,幼儿们要各自自由组合,从而形成10这个数量,来通过大门。
3.当第一个组合通过了大门之后,大门的要求就会改变,看看学生能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组合,来通过大门。
4.针对那些无法组合的情况,就要重新恢复到10个数字全部在场的状态,重新开始。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对0到10这10个数学基本数字进行了读音、书写以及含义方面的认识,并更进一步巩固认识了加减号和等号。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自由创作等活动,孩子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进行了锻炼。在这节课中,可能我的重难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对幼儿来说挑战性不是很强。其次我在介绍操作要求的时候,语言虽然说很简练,但是还需要更明确和更全面一点。这样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更有秩序了。幼儿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索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
对数字的认知和学习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使幼儿步入数学殿堂的大门,对幼儿往后的数学学习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代表含义一旦被幼儿所掌握,幼儿就可以将之用于对日常事物的描述之中,对于幼儿认识和理解周围环境,并将实际事物与数学逻辑联系起来,形成数学思想的雏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时幼儿的记忆模式是以图形记忆为主,对于外界的认识多以图片的形式存在,对于单纯文字或数字的认识还有困难。因此,此次活动根据幼儿的这个特性,对于数字进行图画化,将相应数量的事物摆成数字的形状,以便幼儿更好地认识。此外,此次活动还通过数字扮演、购物模拟等小游戏的方式直观地加强幼儿对于数字的认识,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字知识,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正确理解数学中10个基本数字的含义、读音和大小关系,并能够对这10个数字进行正确地书写。
2.能够用这10个基本数字表示生活中事物十以内的数量。
3.能够准确地识别加减符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并对10以内的加减进行初步的学习。
4.启发学生形成基础的数学思维,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数学课本。
2.准备各种玩具小动物、小物件、每一种各10,橡皮、铅笔等。
3.纸和笔。
活动过程:
1.看看这些桌子上的小东西,都是你们常见的橡皮、铅笔等等。那你们知道它们摆出的形状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幼儿通过观看由小物件摆出的1到10的形状,想一想这代表什么意思?再联系课本,看一看这些数字幼儿都认识吗?知不知道它们怎么读?
2.带领幼儿对照课本学习这些数字的读音和形状,然后让幼儿数一数构成数字的小物件的数量。询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3.让幼儿对照0到9的数字,看一看这些小物件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0的缺少和10的多出,带领幼儿认识10和0的含义。
小结:一到9这9个数字分别代表组成它们的小物件的数量,0代表没有,10的含义就是比9多一个。
4.既然10是比9多一个,那么在书面上该怎么表示他们的关系?9+1=10这个式子中的符号是什么意思?10-1=9中的符号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对加减号和等号进行学习。
5.我们已经学会了加減号和等号的含义,那2比1多几个呢?你能算出来吗?对于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又该怎么用这些符号表示呢?引导学生运用加减号和等于号对十以内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
小结:“+”号代表将数字代表的数量加起来,-代表在大的数字中去除掉小的数字的数量,“=”号代表相等的意思。
6.引导幼儿站起来对教师内事物的数量进行描述,并书写。
7.你是一家商店的老板,货架上一共有10粒糖果,有人来买,你该给他几粒?还剩多少粒?你该怎样才能将糖果正好卖完呢?由一个幼儿扮演商店老板,其他学生扮演顾客一起提出自己要购买的数量,看老板卖给谁。
幼儿探究
1.你最喜欢哪个数字?请把你讲过的和它所代表数量的事物写出来。
2.画一画你想象中的数字,引导幼儿对数字形状进行创造,看看谁画的最好看。
3.鼓励幼儿们就某一个事物互相考察对数字的掌握,看能不能答出来。
4.做个小老师,给其他的同学们讲一讲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5.启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字和符号的形式来表示,将生活中的事物数学化。
幼儿展示作品交流
1.将幼儿们的创作作品进行展览比较,让小朋友们选出最喜欢的一个,说一说为什么。
2.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哪些地方看到的数字?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日常购物时,对于10粒以内的买卖鼓励幼儿进行结账,锻炼幼儿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活动延申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奇怪的大门
学习扮演数字进行组合,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初步的掌握。
粘贴有0到9数字形状的图片的头饰,贴在大门形状图片的头饰。
区域规模:
设一个区,10名幼儿,1名教师。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扮演好各自所代表的数字,对各自的数字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
2.根据教师扮演的大门的要求,比如,只有10能通过,幼儿们要各自自由组合,从而形成10这个数量,来通过大门。
3.当第一个组合通过了大门之后,大门的要求就会改变,看看学生能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组合,来通过大门。
4.针对那些无法组合的情况,就要重新恢复到10个数字全部在场的状态,重新开始。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对0到10这10个数学基本数字进行了读音、书写以及含义方面的认识,并更进一步巩固认识了加减号和等号。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自由创作等活动,孩子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进行了锻炼。在这节课中,可能我的重难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对幼儿来说挑战性不是很强。其次我在介绍操作要求的时候,语言虽然说很简练,但是还需要更明确和更全面一点。这样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更有秩序了。幼儿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索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