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心雕龙·正纬》与刘勰谶纬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正纬》在“文之枢纽”中处于相对冷门的位置,其意义并未得到全面的理解,关于刘勰谶纬观的讨论也始终存在分歧。《正纬》之“纬”,在概念上不可以偏概全,应从上古之“谶”和配经“伪纬”两层含义来考察,辩证看待刘勰对“纬”的看法。思想内容上,刘勰一方面肯定谶纬在艺术上对为文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谶纬迷信陷入了时代局限。
  关键词:文心雕龙;正纬;刘勰;谶纬
  作者简介:陈虹蓉(1989.9-),女,重庆南岸人,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2
  谶纬盛行于两汉时期,谶纬之学是一种将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文心雕龙》中,刘勰将针对谶纬而作的《正纬》列于《原道》《征圣》《宗经》之后,并在《序志》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1]可见《正纬》是“文之枢纽”五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刘勰对谶纬的主张以“酌乎纬”三字概括。正确理解“酌乎纬”,把握刘勰的谶纬观,对全面研究“文之枢纽”和挖掘刘勰的文学主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近年《文心雕龙》研究,《正纬》始终处于较为冷门的位置,专篇论文也少有突破。研究者一方面认为《正纬》较另外四篇对“为文”的贡献和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又无法准确判明刘勰“正纬”之目的,对其谶纬观也颇有争议。《〈文心雕龙·正纬〉辨疑》[2]将历来关于刘勰《正纬》目的的众多分歧概括为三点:一是作为《宗经》补论编入“文之枢纽”五篇之一;二是揭露纬书荒谬怪诞和以纬乱经的现象,以维护“经”的地位;三是从写作角度提出纬书可“捃摭英华”,极具艺术性而意义重大。对于刘勰谶纬观,有些研究者认为刘勰并不是反对或否定“纬”,而是赞赏和肯定“纬”,这种看法显然是存在曲解的。还有研究者对刘勰的思想是否存在封建迷信等提出了疑问。要正确理解《正纬》篇,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文本入手剖析关键,再挖掘其思想内涵。
  一、“谶纬”之概念解读
  谶纬一般指汉代流行的纬书,而刘勰在《正纬》中所提之“纬”,含义除“汉纬”外,还有上古图谶之义。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六》云:“案儒者多称谶纬,其实谶自谶,纬自纬。” [3]刘勰正“纬”虽以“纬”一字概之,我们理解时应将“谶”与“纬”区别考察,《正纬》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意义,也应根据不同的“纬”各自考量,辩证全面地看待刘勰谶纬观。
  (一)上古之“谶”
  《说文解字》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 [4]谶是一种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是上天启示昭示祸福兴衰,有图谶、符谶、谶言等形式,有源于河图、洛书的说法。刘勰《正纬》也是从河图、洛书谈起,“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 [1],说明这些上古的图谶符谶是秉承了上天之意,带着“天命”显现启示。“圣人则之”说明圣人接收了这些符瑞之兆,并成为传续者。“世复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1]由于岁月历久,假的图谶不断出现并参杂其间。
  开篇这一部分,对应的应是上古之“讖”。这种“谶”在刘勰看来是真实存在并参杂于众多纬书之间的。与后文紧接的需“按经验纬”的“纬”不同,上古之“谶”因其“历史真实性”和天命神道,自古以来由圣人所传,是不必再验其真假的。“事以瑞圣,义非配经。” [1]上古之“谶”的意义也并不是要配经书。因此它不属于刘勰准备批判的部分。“乃羲农轩皞之源,山渎钟律之要,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 [1]与批判恰恰相反,刘勰对这些“谶”中新奇事物的记载、华丽的语言运用十分欣赏。
  (二)汉代配经之“伪纬”
  与上古之“谶”对应,《正纬》中的另一“纬”即汉代盛行的纬书,论及的主要对象就是“伪纬”。汉代以来,儒生假借古代圣人之名仿造诸多配经著作,以预言方术等形式附会儒家经典。王莽、刘秀等人为满足政治需要,大肆推行谶纬之学,推崇纬书蔚然成风。“按经验纬,其伪有四” [1],刘勰四点提到的皆是“伪纬”,即经正而“纬”奇、“纬”多于经、托于孔子、先“纬”后经之“纬”。刘勰从内容上嘲讽了方计术士的附会,“鸟鸣似语,虫叶成字” [1]在他看来都是荒谬的;另一方面,他又从“伪纬”的创作目的上揭露了当时社会奉承巴结之风。官方权威下的滋生蔓延必然对当时的学者和学术造成重大影响,刘勰称之为“乖道谬典”,反对以“伪纬”配经。
  此外,从刘勰的“按经验纬”方法上也能看出他对社会上流行的配经纬书的基本要求:其一,语言简洁,纬书的语言应和经典一致,词藻不应过于华丽繁杂;其二,内容隐晦,所言道理应保持神秘性,点到即可,不应凡事说破;其三,所言“符谶”不得假借圣人之名;其四,配经之纬时间上应先经后纬。
  从上可知,《正纬》的“纬”实际有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刘勰将汉代配经之纬与上古符谶区分开,表现出完全对立的态度。《正纬》之“纬”从根本上就是关于“谶”与“纬”两个不同概念的分别讨论。 因此“正纬”应理解为既“正谶”,又“正伪纬”。对于前者,“正”字意为肯定,不论起源或内容,刘勰都表示出对天命之“正”的尊重和对文采价值的赞赏,故应发掘“谶”中“有助于文章”的部分多加利用;而对后者,“正”则是辨别、否定、剔除的过程,也是配以经典需注意的要点。《正纬》之“纬”,是上古之“谶”和配经“伪纬”集合。对当时社会上真假混杂的纬书,想不被迷信虚假所限,就应当以辩证的眼光分辨纬书中的“真谶”和“伪纬”,故《正纬》篇的“正”,也可理解为辩证之意。
  二、《正纬》之思想剖析
  (一)艺术肯定
  《正纬》末刘勰赞曰:“神宝藏用,理隐文贵。”即道理隐蔽,文采却可贵。在文采的艺术价值上,这不仅是对上古之“谶”河图洛书的赞,同时也是对“世历二汉,朱紫腾沸”的汉纬之赞。刘勰十分看重纬书上夸张的描绘和新奇的材料,有上至伏羲神农轩辕的传说,又有关于山川河流音乐和各种古怪清奇的大胆想象,正所谓“事丰而辞伟”,甚至因“恐其迷学”,而被奏请禁绝。即使是配经无益的“伪纬”,只要能“采摭英华”便亦“有助于文章”。   纬书中的词藻对为文的作用,正如《征圣》中云:“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碟,秉文之金科。” [1]“辞巧”是写作的金科玉牒,不可或缺。辞之于纬,又如《情采》中云:“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情定而后辞畅。” [1]刘勰将情辞比作经纬,需相互配合交织,文采配于思想感情,是行文之本源。这种经纬相配的比喻,同《正纬》中对纬书辨伪时要求的“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 [1]如出一辙,无论是为文时的文采之于感情,还是纬书配于经典,都应协调且缺一不可。刘勰将“辞”与“纬”直接挂钩,也说明“纬”的主要作用在于它的“辞”对为文的意义。从这点来看,纬书所具备的艺术价值“有助于文”,《正纬》在“文之枢纽”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了。“芟夷谲诡,糅其雕蔚”,去除迷信与不合理之处,取其生动绚丽、色彩明艳的词藻融入文章创作,正是“酌乎纬”的意义。
  因此,刘勰对纬书在艺术上的价值是完全肯定的。综合刘勰对为文的要求和基本观点,纬书贡献词藻的艺术价值也已足以让《正纬》列入“文之枢纽”之一,甚至可以将“酌乎纬”的“酌”完全从艺术写作的角度来考量,或许更能凸显刘勰强调的“为文之用心”。
  (二)“图谶”“伪纬”迷信元素区别对待的局限性
  如今看来,无论是上古之“谶”还是“伪纬”中假托经义编造的假谶,都是无法科学证实的封建迷信,而刘勰对两者却是区别对待,态度截然不同。一方面他清楚认识到了“伪纬”的不合理并大加批判,另一方面对上古之“谶”却毫不怀疑其中的迷信元素,反而因其是天降之命就一味仰望尊崇。
  早期有研究主张这种区别对待并不是毫无道理,上古之“谶”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不能等同于“伪纬”中的迷信[5],更有甚者认为这种区别对待是刘勰“高人一筹”的表现。然而这种观点仅仅是把刘勰放在了现代人的角度下结论,并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刘勰在当时就已经能够从这一高度区别“谶”与“伪纬”。恰恰相反,刘勰区别两者最基本的前提,正是没有意识到上古之“谶”中的迷信元素,而把“天道”“圣人”等要素作为对抗“伪纬”迷信的立足点。这种对抗也就暴露出刘勰思想中的局限,在反对谶纬封建迷信元素时的不彻底。而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刘勰本身仍处于天命神权的制约之下,难以逾越。
  此外,《正纬》中刘勰特意提及桓谭张恒等人,“是以桓谭疾其虚伪,尹敏戏其浮假,张衡发其僻谬,荀悦明其诡诞。”赞四人“论之精矣”,但他对同时期作《论衡》以“疾虚妄”,大力抨击批判谶纬迷信和封建鬼神之说的王充却只字未提。王充对迷信的批判近乎“无神论”的高度,这对“宗经”的刘勰来说是难以理解和赞同的。从彻底反对谶纬的角度看,刘勰受到的传统熏陶反而让他倒退不如王充。这也进一步暴露出刘勰肯定“天命”的“宗经”立场导致了他“正纬”的局限。
  三、小结
  “通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演技旁义。”[3]从《正纬》看刘勰的谶纬观,也应将“谶”与“纬”单独考查,结論必然是辩证的。谈及《正纬》的意义,刘勰自云:“前代配经,故祥论焉。”[1]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正纬》最初的目的也许仅是为了以纬配经,以维护经的地位。的确,从刘勰对上古之“谶”的赞同很明显能看出他对“天命”古经的推崇和他浓重的宗经思想,但《正纬》的价值绝不仅仅止步于此。虽然刘勰未能跨出传统天命的束缚、未能论及问题本原,但“正纬”之“正”,既是针砭时局的斗争,也是探寻真理、试图追求真相的勇敢尝试。在论“为文之用心”上,纬书的文学艺术价值都是与其创作主张极其契合的。“芟夷谲诡,糅其雕蔚”,正确判断,去伪存真,采其精华,才是《正纬》我们最应当记住的。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更多地结合《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章来解读《正纬》,应当会有更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夏蕙绩.《文心雕龙·正纬》辨疑[J].语文学刊,2006(03):1-3.
  [3](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东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 1981.
  [5]毕万忱 ,李淼.《文心雕龙·正纬篇》探微[J].文史哲,1981(05):67-73.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理念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加快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我国当前面对的重要课题。新媒体的产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具有双重性,文章主要探究新媒体背景下,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有关解决措施,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言文学;影响与对策  作者简介:赵琰(1983.8-),女,河北人,研究生,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文。  [
  论文对太阳能建筑国内外应用领域进行对比研究,即分别从应用数量,人均占有量、技术形式、应用领域和发展规划等几个方面对太阳能建筑光热、光电两大领域进行完整系统的对比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国家图书馆藏孤抄本《词林闲笔》研究,项目编号:YKC16052。  摘 要:《词林闲笔》是高士奇供奉之余的一部学习笔记,现存于国家图书馆,是一部孤本。前人已整理过高士奇和他的笔记,《词林闲笔》不在其列。高士奇因博学而为康熙帝青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本书各卷分布及内容,来看高士奇的求学之道。  关键词:《词林闲笔》;高士奇;学习之道  作者
摘 要:沈从文的《边城》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优美画面,描述了边城人们的生活百态,里边掺杂了现实与理想、爱与被爱、恩怨与情感,造就了一个顺乎于自然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美。本文通过对《边城》中人文文化的探索,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于人文对作品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边城》;人文文化;文学作品;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我们常说诗人波折的境遇是后世的财富,而苏轼可以说将这一论断发展到了极致。苏轼一生政治生涯十分坎坷,多次遭受政敌的排挤与打压,在人生逆境当中他展现出的超然与自我追求不但让人敬佩,更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本文试着对苏轼的自我追求与超然思想分别从其顺境以及逆境中生活状态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苏轼;自我追求;旷达超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储层含油气差异性的关键是储层储集条件的非均一性,根本原因是基底构造古隆起及凹陷、岩相古地理、成合作用和占岩溶的综合影响.其中,基底构造古隆起及
摘 要: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逐渐趋于一体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变得频繁,而语言作为各国政治、文化交流的媒介,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国自加入WTO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此其中,汉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与他国之间经济、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而汉语言文学作为汉语的一种表述形式,也因之备受关注,但近年来盛行的网络技术,却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而,本
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保证农民信息畅通的重要途径。贺州市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启动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契机,为广大农村铺就了一条实现致富与和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通过网站来获得某些服务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工作、学习、购物、休闲、娱乐,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在只需
摘 要:以“四声八病”为中心的永明声律论一直是学界反复研究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着眼点已不止于声律论本身,还包括与之有关的人物研究,例如王融、沈约、谢朓;也有相关的著作研究,如《文心雕龙》、《诗品》。钟嵘《诗品》的自然声律说为认识永明声律论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试图通过对《诗品》原典的分析,探析其中有关声律论的观点和态度。  关键词:《诗品》;钟嵘;声律论;自然  作者简介:何雪莲(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