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修饰语准确赏析关键词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现代文阅读(见本刊第44—45页)考查了对两个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总分为4分。一般来说,关键词的赏析在现代文阅读中不是太难的题型,但这道题同学们的得分情况不太理想。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0题】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 陌生的光:
  (2) 陌生的气息:
  【参考答案】
  (1) 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和欣慰。(2分)
  (2) 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想象。(2分)
  对于关键词含义的理解,应该以全文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条鱼、一碗鱼汤是稀罕之物。文章的主角、调皮顽劣的三子为家里带来了一条巴掌大的草鱼,这是一件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事。围绕着这条鱼,一家人忙碌起来,气氛简直像过年一样。品尝鱼汤时,父亲提到了让三子去上学,而两个哥哥并没有这样的待遇,这让初涉人世的三子于懵懂中对那天的“美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文章的主旨其实不轻松,鱼汤给一家人带来的愉快、兴奋等是很明显的,一家人因为让三子去读书这个决定而各怀心思,就需要读者细细体会了。所以,将“陌生的光”理解为对鱼很“陌生”,将“陌生的气息”理解为一家人对鱼汤的美味感到“陌生”等,都是肤浅的。
  有了对全文的把握后,就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揣摩词义了。
  “陌生的光”出现在文章开头。根据开头两段的描述,三子平日里调皮捣蛋,经常“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但抓回鱼时,他感受到自己“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有些受宠若惊”。可见,母亲应该是没想到平时顽皮的儿子还挺能干的,所以她的眼神透出“陌生的光”,这与三子平时遭到的责备、不满不同,是一种惊讶、赞赏,甚至带有“儿子终于能帮上点忙”的欣慰。
  “陌生的气息”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围绕这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要结合这前后一家人烧鱼、吃鱼的场景来理解。母亲破天荒地换豆腐烧鱼,吃饭时嘴含笑意;沉默寡言的父亲难得开口了,吃飯时还谈起了天气;哥哥们也说起了今年的收成;三子“可以游手好闲”,“什么活都不用他干”。所以这种“陌生的气息”是指家里活跃的气氛,与平时“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不一样,苦日子里难得有美味,让大家充满期待和想象。
  最后要注意,如果关键词是一个短语,要特别关注其中表示限定、修饰的词。“陌生的光”“陌生的气息”都是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短语的修饰语,表示的是中心语的质料、形式、性质、领属等特点,答题时必然要指明其作用。
  所以,在组织答案时,除了说明整个词语的含义:“陌生的光”是母亲惊奇、肯定、赞赏的态度,“陌生的气息”是一家人充满期待和想象的氛围;还要说明这两处“陌生”应该如何理解:前一处“陌生”表明母亲的态度与平时的不满与责备不同,后一处“陌生”表明家里的气氛与平时的沉默、沉闷不同。
  阅卷时,评分标准放得较宽,两小题均解读了“陌生”的含义,能答出是母亲的态度、家庭的氛围“与平时不一样”“不让人熟知”“从没见过的”“不曾有过的”“与往日不同的”等,均可得1分。
  剩下的1分体现在对整个词语表达的情感态度的理解上。第(1)小题能答出母亲看到三子抓了鱼回来产生“惊讶”“兴奋”“激动”“认可”或“肯定”等态度的,得1分;第(2)小题的答案能和全家人因为难得吃一回鱼而产生的“满足”“幸福”“欢乐”“轻松”“开心”“高兴”等情感氛围沾边的,也可以得1分。
  很可惜,部分同学没有在理解全文主旨的基础上去揣摩词义,使答题方向走偏;还有不少同学因为忽略了对修饰语“陌生”的诠释,无法得高分。
  第(1)小题失分示例
  【例1】 母亲从未见过鱼,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条件差。
  【例2】 那时候家里很穷,母亲也难得见一回鱼,“陌生的光”说明母亲对“我”能抓到鱼难以置信。
  【分析】 对于“陌生”的含义,这两个答案都从母亲“从未见过鱼”“难得见一回鱼”这个角度来解读,而非母亲得了鱼后对三子的态度与平时不同,答题方向错误。
  对于整个词语所传递的信息,例1认为反映了“家庭条件差”,与答案相去甚远;例2也把重点放在“家里很穷”上,虽然提到了母亲对“我”抓到鱼“难以置信”,但没有明确点出“惊讶”等情绪。
  所以,这两个答案都不能得分。
  【例3】 “陌生的光”指母亲的眼神,这是三子很少在母亲眼神中看到的光芒。
  【分析】 这个答案中,“很少在母亲眼神中看到”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一词的解读,但这位同学没有深入分析整个词语传递出来的情感。“很少在母亲眼神中看到的光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光芒?浅尝辄止的回答,只能得1分。
  【例4】 “陌生的光”是母亲眼里因惊喜、赞赏而流露出来的光芒。
  【分析】 这个答案对“陌生的光”的内涵的理解很到位,讲出了它所蕴含的母亲的情感态度,但没有指出“陌生”所传递的信息:母亲的眼神与平日的不满、责备不同。因此只能得1分。
  第(1)小题高分示例
  看到顽劣的三子给家里抓来了鱼,母亲流露出不同于往常的感动、欣喜、欣慰的目光。
  【分析】 这个答案结合文章,分析了“陌生的光”所传递的母亲的情感:感动、欣喜、欣慰,同时不忘点明“陌生”的含义:不同于往常。语言表达流畅清晰,得到满分。
  第(2)小题失分示例
  【例5】 因为那条鱼,他那天被特许可以玩耍、不干活,与先前的待遇形成对比,他感到陌生。
  【分析】 这位同学对文章把握不准,把“陌生的气息”所反映的整个家庭的活跃氛围,转移到三子一个人的特别待遇上,答案自然“牛头不对马嘴”,不能得分。
  【例6】 不熟悉的气味,因为家境贫寒,很少吃鱼,也就很少闻到鱼味,母亲烧鱼也烧得十分开心。
  【分析】 这位同学非常肤浅地把“陌生的气息”理解为鱼的气味,这样的回答肯定不能得分。
  【例7】 鱼汤的鲜美气味让从没吃过鱼的他感到陌生,鱼汤使全家有了一种陌生的轻松与喜悦的气氛。
  【分析】 这位同学揣摩出了全家人沉浸在轻松、喜悦的氛围中,可以说对词语的内涵有比较准确的解读。可惜的是,他对“陌生”的解读不到位,前半句认为“陌生”是因为“从没吃过鱼”而“感到陌生”,理解太肤浅;后半句又只说家中的“轻松与喜悦的气氛”陌生,而没有点明这种“陌生”是与往常沉闷的气氛不同,所以只能得1分。
  【例8】 “陌生”代表从前很少有的,“气息”是当时家里的氛围,强调第一次出现的场景。
  【分析】 这个答案表述得过于笼统,尤其是对家里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氛围没有具体阐述,鉴于提到了这是“从前很少有的”“第一次出现的场景”,解读了“陌生”的含义,得1分。
  第(2)小题高分示例
  家中的氛围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一家人不似往常,变得温馨和睦欢笑,这些画面于“我”而言很少见,所以陌生,不同寻常。
  【分析】 这个答案虽然不够精练,但是比较准确地解读了“陌生”的含义:“以前不曾有”“不似往常”“很少见”“不同寻常”;又对“陌生的气息”所体现的家庭氛围拿捏得比较到位:一家人“变得温馨和睦欢笑”,所以得到满分。
其他文献
“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声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  曾几何时,读到《茶花女》中这一段文字时,不禁深有感触,人们仿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排斥这个妓女,却不知道,在这个海市蜃楼般的制高点后面,是人们自己的虚伪、邪恶与道德沦丧。生活中、社会中这样的事并不少
议论文写作在确定了议论的观点后,就要展开论证。论证是议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议论文的思想是否深刻,观点能否立住脚跟,说理过程能否让人信服,都是由论证部分决定的。要论证就少不了运用论证方法。议论文写得是否精彩,论证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多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师说》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用短短几百字深刻而精彩地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文
【编者按】 在上一期的“中天讲堂·作文进化论”中,徐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何谓新材料作文”。我们明白了在新材料作文中,题目所给的材料只是文章立意的来源,原则上写作时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可实际写作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题目的材料呢?引用与不引用材料又会有什么区别呢?请看本期——    揭秘人:  徐桦君老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明白了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后,
一、选择题  1. D。A项,搐chù。B项,舸gě。C项,胚pēi。  2. C。A项,蛰居。B项,洲。D项,盘根错节。  3. B。句中应用“告别”,表示“和死者最后诀别,表示哀悼”。  4. D。A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能否”应改为“不能”。B项,成分残缺,“大气污染”之前或之后应加上“治理”。C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在“服务区域”前加“扩大”。  5. D。从“看重外表”确定以“鲜花”为
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不可否认,一些好的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大多数网络语言是由汉语、英语的一些词汇加工改造而成的,有的还把文字、图片、数字、符号等进行联结和镶嵌,从而形成符号型(如颜文字)、数字型(如“2”)、谐音型(如“蓝瘦”“香菇”)等各种风格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要考虑普及性以及与语言文字的协调性。如果该网络语言使用的人不
当星球与星球间的引力相平衡,宇宙才能运转;当太阳辐射等能量与地球散热相平衡,地球才不会爆裂;当经济与生态相平衡,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同样,人也是有平衡才能生存立足。  文与质应当平衡,历来称道的最高标准便是文质彬彬。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为本质,是人们内心的良知,“文”为文饰,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然文过则虚妄,质过则野莽,在如今纷繁杂乱的社会中,一味地追求文饰就显得虚妄,一味地固
提问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函数f(x)=alnx x2(a∈R),若存在x∈[1, ∞),使得f(x)≤(a 2)x能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我的解题步骤是:将不等式f(x)≤(a 2)x转化为a(x-lnx)≥x2-2x.由x∈[1, ∞)可得x=lnex>lnx,所以x-lnx>0,不等式a(x-lnx)≥x2-2x可转化为a≥.存在x∈[1, ∞),使得a≥能成立,等价于当x≥1时,a≥  m
2017年1月20日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就职演讲,发表了不少与之前历届美国总统不同的看法,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联系此前特朗普的美国总统竞选演说和其他重要场合发表的言论,现归纳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以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特朗普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吗  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说:“我们正参与到一项伟大的全国性事业当中:重建我们的国家,重塑对全体人民的承诺。
当垆沽酒: 文化名人也卖过酒  饮酒需先有酒,要说文人与酒的关系,不妨从沽酒谈起。“沽酒”既可指卖酒,也可表示买酒。  文人沽酒的“祖师爷”非西汉司马相如莫属。这位与司马迁齐名的辞赋家,留下了《子虚赋》《上林赋》等不朽之作。当年向皇帝进献《大人赋》时,《史记》用“飘飘有凌云之气”来形容他的神情。司马相如也曾失意落魄,寓居临邛,抚琴寄意,孰料引来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的倾慕,并与之私奔。  没有双方父母的
穿越到秦朝,“落后”的衣食住行条件已经让你感到各种不习惯了,而生活中的种种禁忌,更可能让你抓狂。这些禁忌都记载在秦朝的“皇历”——《日书》里。  《日书》是在秦朝中下层百姓中流行的占卜手册,秦始皇“焚书”时曾专门规定,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可以不予烧毁,《日书》因属于卜筮书而幸免于难。这种“封建迷信”之所以能和医药、种树之类的实用性图书并列,并得到官方保护,原因就在于卜筮的确与秦人的日常生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