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生活、游戏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课程价值都能够通过教育环境的创设来体现,让幼儿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发展,这是当今整个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如果走进一所幼儿园,不用介绍,也无需交谈,只要留意整个教育环境,就能“阅读”其中蕴含着的教育信息和课程的价值取向,那么实际上折射出的则是这所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理性与智慧。
策略一:管理把关
一是话语直述制度。话语直述制度呈现的是:当教师对环境设计有创意和想法时,可以填写“直述单”,然后约见环境委员会成员或园长,直面对话,这样使教师有真正的话语权,让环境理念在设计中不断渗透和内化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教师有想法填写直述单——环境委员会筛选——园长约见(交流计划、经费)——承担环境项目组长——招募组员——实施计划——环境委员会对其监控和评估。
二是项目认领制度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特长,自主申报项目表,园项目管理委员会对教师的项目申报表进行筛选,园长面对面与设计者对话,让项目申报人答辩,对项目进行评估,进过筛选批准后的项目由申报人承担项目组长,制定项目实施表、绘制实施效果图、组员招募等;项目管理委员会还要定期定点地对各个项目进行监控和评估。最后,项目组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区域环境设计工作,环境管理委员会将对其进行评价考核。
三是研讨交流制度。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研讨,给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创设的研讨活动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教研组研讨活动,我们旨在通过活动形式的创新来带给教师不同的思考角度与学习平台。即,活动形式多样,有故事坊、环境教学本色论坛、创亮生命论坛、金点子献一策等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各种表达渠道交流感悟;形式平易近人能够让每位教师都能说、都愿说。比如,“故事坊”就是一个以讲故事为依托的交流活动,每次“故事坊”活动会有一个主题,如“环境会说话”(讲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功故享) ,“家一起来”(讲述师生共同创造环境的趣事),等等教师试图通过讲述在环境设计或班级教学中发生的点滴故事,让团队成员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细节。
策略二:经验激发
我们要关注活动专区开展前幼儿的经验挑战点,为幼儿接受挑战做好发展经验的准备。因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在一个丰富多样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这样的环境能引发个体的不同领域内的活动,从而刺激幼儿的多种经验。
例如,在主题创想室里,我们根据季节和幼儿园主题宣传,开辟了线艺室、纸艺室,引导幼儿对相同或者相似的材料进行设计、再造、创意制作,即变废为宝。在纸艺室里,幼儿们利用所有的纸张进行各种制作,可以撕碎小纸片、粘贴作品、用纸条编、卷作品、用彩纸剪贴窗花等;在线艺室里,幼儿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线进行各种技能的练习和创作活动,我们也及时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有瓶子、藤球、垫板剪成各种形状的相框、白洁布剪成各种图形,筷子扎成的绷架、塑料卷发桶等供幼儿绕线操作。
策略三:携手共进
为了使教育意图客观化,为了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隐含在教育环境中,而不以说教的形式呈现,我们应该试图创设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即,加强教育的环境创设目标与幼儿学习需要之间的联系,再决定要出现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在教育环境目标的引领下聚焦对话的重点我认为,教育环境应当是一个“会运作的生命体”,如同幼儿的身心随时在改变一样,教育环境也会在幼儿的心知变化中改变。
例如,我们在草地上设置QQ农场。将幼儿园原先的种植园地进行改建,每一块种植园地由各个班级自由认领,自己种植蔬菜,自己设计种植牌。在种植园地旁,我们挖置一口生态水井,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科学原理,在水井里装上抽水装置,幼儿们只要轻轻一按井上的抽水管子,井水就上来了,井水通过复古水车,浇灌到了种植地里。幼儿们在QQ农场可以尽情地探索科学小秘密;尽情地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还可以尽情地创想游,学做小农民、种菜、拔草、收菜、给蔬菜搭大棚等。
策略四:重组裁剪
为了贯彻《纲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的精神,在区域活动室内设置各种活动区域,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更体现以幼儿为发展主体,从而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各年龄层幼儿的需要、幼儿发展核心经验的需要,对于区域活动教育环境进行裁剪。通过创设不同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路通顺、有序、促进更好的互动。于是,我们按照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教学需要设置活动区域,而且区域内容是弹性的、可变的。小班的区域设置是突出家的温馨的感觉,以幼儿独立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进行引导;中大班的区域则以突出科学的探索内容,以幼儿进行合作的操作实验为主,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进行经验技能的丰富和延伸。不管什么年龄班,区域设置都不是固定、永恒的,它是随一个学期的教学进程而变化发展的,内容是弹性的,通过材料的添加或者组合,达到不同的教育功能。
策略五:磁性吸引
教育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把教育内容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育环境创设过程注重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关注教育环境创设方式的多元化,使教育环境成为幼儿真正的自主活动,让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充满活力与激情。
以美术创想室为例。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平面和立体艺术为主要载体,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色彩的熏染中绘画、塑造让幼儿以愉悦、自主的状态参与活动,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一走进美术创想室映入眼帘的是,简单质朴的藤球在低处错落悬挂,缩短了与幼儿的距离;白色墙面上的彩色绘图,带给幼儿视觉的冲击;红白相间的帘子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黑色又具通透性的架子,不仅能摆放幼儿作品、活动材料,还起到了色彩的稳定作用,使工作室的色调更为协调、统一;倚墙而放的梯子展示架,既是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交流的地方,又为幼儿营造出无限想象的空间,当幼儿步入美术室,创作的激情便在心中自然地激发流淌。从色彩到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从墙面到地面,美术室都突破了传统环境的局限,呈现出互动性、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使幼儿享受到一种视觉的满足和冲击。 策略六:规则提示
《新课程指南》在课程目标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为此,在幼儿教育环境中创设社会性的人文环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宜的“规则提示”,是对幼儿适度的期待,是幼儿互动的保障,是白主的学习自律的起始。“规则提示”产生于幼儿活动过程的需要依据不同个体因人而异,依据幼儿的发展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它来自于幼儿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有的提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的则是临时随意的。而更多的提示是隐含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幼儿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正面积极的接受和运用着规则,协调着与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在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社会性的建构。
园内随处可见的稚嫩可爱的提示画、提示语。在每个盥洗室内、走道上、楼梯口以及草坪处、花坛旁……每个角角落落都有大哥哥大姐姐画好并张贴的提示画,有的告诉大家排队洗手、便后洗手,或是小心走楼梯、花儿好看不能摘、小草在睡觉、注意安全、爱护小动物;或者是鼓励自己的:我真能干、失败了没关系、再来一次试试等等……年龄小的宝宝会在老师、哥哥姐姐的带领下看看认认,也来试着做做的。
策略七:融合聚焦
在教育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要关注学前教育的核心经验与价值以及环境创设的核心经验与价值,在目标的定位中凸现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使目标具体形象具有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创设的特征。这样会使教师对于教育环境的研读、设计以及教学活动价值点的挖掘更有目的性,从而在定位活动目标时准确有效。
我园操场边的玩水池一直闲置着,如何充分利用起来,成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场所。于是,我们将玩水池改建成一个画廊。教师自己的创意布置,在玻璃上绘制创意水粉画,添置画架与画板,墙面上挂置名画欣赏,YY画廊俨然成了幼儿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在画廊里,以平面和立体艺术为主要载体,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绘画 ,塑造等美术活动,让幼儿以愉悦、自主的状态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进行著名创造学家韦伯格说:“实质上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我们的愿景是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自主、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适切、开放、自主的环境下更有探究的欲望,创新的意识。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切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落实“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有效落实“创新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的必然选择。
策略一:管理把关
一是话语直述制度。话语直述制度呈现的是:当教师对环境设计有创意和想法时,可以填写“直述单”,然后约见环境委员会成员或园长,直面对话,这样使教师有真正的话语权,让环境理念在设计中不断渗透和内化具体的操作流程是:教师有想法填写直述单——环境委员会筛选——园长约见(交流计划、经费)——承担环境项目组长——招募组员——实施计划——环境委员会对其监控和评估。
二是项目认领制度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特长,自主申报项目表,园项目管理委员会对教师的项目申报表进行筛选,园长面对面与设计者对话,让项目申报人答辩,对项目进行评估,进过筛选批准后的项目由申报人承担项目组长,制定项目实施表、绘制实施效果图、组员招募等;项目管理委员会还要定期定点地对各个项目进行监控和评估。最后,项目组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区域环境设计工作,环境管理委员会将对其进行评价考核。
三是研讨交流制度。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研讨,给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创设的研讨活动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教研组研讨活动,我们旨在通过活动形式的创新来带给教师不同的思考角度与学习平台。即,活动形式多样,有故事坊、环境教学本色论坛、创亮生命论坛、金点子献一策等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各种表达渠道交流感悟;形式平易近人能够让每位教师都能说、都愿说。比如,“故事坊”就是一个以讲故事为依托的交流活动,每次“故事坊”活动会有一个主题,如“环境会说话”(讲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功故享) ,“家一起来”(讲述师生共同创造环境的趣事),等等教师试图通过讲述在环境设计或班级教学中发生的点滴故事,让团队成员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细节。
策略二:经验激发
我们要关注活动专区开展前幼儿的经验挑战点,为幼儿接受挑战做好发展经验的准备。因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在一个丰富多样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这样的环境能引发个体的不同领域内的活动,从而刺激幼儿的多种经验。
例如,在主题创想室里,我们根据季节和幼儿园主题宣传,开辟了线艺室、纸艺室,引导幼儿对相同或者相似的材料进行设计、再造、创意制作,即变废为宝。在纸艺室里,幼儿们利用所有的纸张进行各种制作,可以撕碎小纸片、粘贴作品、用纸条编、卷作品、用彩纸剪贴窗花等;在线艺室里,幼儿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线进行各种技能的练习和创作活动,我们也及时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有瓶子、藤球、垫板剪成各种形状的相框、白洁布剪成各种图形,筷子扎成的绷架、塑料卷发桶等供幼儿绕线操作。
策略三:携手共进
为了使教育意图客观化,为了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隐含在教育环境中,而不以说教的形式呈现,我们应该试图创设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即,加强教育的环境创设目标与幼儿学习需要之间的联系,再决定要出现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在教育环境目标的引领下聚焦对话的重点我认为,教育环境应当是一个“会运作的生命体”,如同幼儿的身心随时在改变一样,教育环境也会在幼儿的心知变化中改变。
例如,我们在草地上设置QQ农场。将幼儿园原先的种植园地进行改建,每一块种植园地由各个班级自由认领,自己种植蔬菜,自己设计种植牌。在种植园地旁,我们挖置一口生态水井,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科学原理,在水井里装上抽水装置,幼儿们只要轻轻一按井上的抽水管子,井水就上来了,井水通过复古水车,浇灌到了种植地里。幼儿们在QQ农场可以尽情地探索科学小秘密;尽情地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还可以尽情地创想游,学做小农民、种菜、拔草、收菜、给蔬菜搭大棚等。
策略四:重组裁剪
为了贯彻《纲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的精神,在区域活动室内设置各种活动区域,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更体现以幼儿为发展主体,从而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各年龄层幼儿的需要、幼儿发展核心经验的需要,对于区域活动教育环境进行裁剪。通过创设不同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路通顺、有序、促进更好的互动。于是,我们按照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教学需要设置活动区域,而且区域内容是弹性的、可变的。小班的区域设置是突出家的温馨的感觉,以幼儿独立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进行引导;中大班的区域则以突出科学的探索内容,以幼儿进行合作的操作实验为主,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进行经验技能的丰富和延伸。不管什么年龄班,区域设置都不是固定、永恒的,它是随一个学期的教学进程而变化发展的,内容是弹性的,通过材料的添加或者组合,达到不同的教育功能。
策略五:磁性吸引
教育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把教育内容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育环境创设过程注重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关注教育环境创设方式的多元化,使教育环境成为幼儿真正的自主活动,让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充满活力与激情。
以美术创想室为例。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平面和立体艺术为主要载体,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色彩的熏染中绘画、塑造让幼儿以愉悦、自主的状态参与活动,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一走进美术创想室映入眼帘的是,简单质朴的藤球在低处错落悬挂,缩短了与幼儿的距离;白色墙面上的彩色绘图,带给幼儿视觉的冲击;红白相间的帘子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黑色又具通透性的架子,不仅能摆放幼儿作品、活动材料,还起到了色彩的稳定作用,使工作室的色调更为协调、统一;倚墙而放的梯子展示架,既是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交流的地方,又为幼儿营造出无限想象的空间,当幼儿步入美术室,创作的激情便在心中自然地激发流淌。从色彩到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从墙面到地面,美术室都突破了传统环境的局限,呈现出互动性、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使幼儿享受到一种视觉的满足和冲击。 策略六:规则提示
《新课程指南》在课程目标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为此,在幼儿教育环境中创设社会性的人文环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宜的“规则提示”,是对幼儿适度的期待,是幼儿互动的保障,是白主的学习自律的起始。“规则提示”产生于幼儿活动过程的需要依据不同个体因人而异,依据幼儿的发展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它来自于幼儿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有的提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的则是临时随意的。而更多的提示是隐含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幼儿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正面积极的接受和运用着规则,协调着与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在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社会性的建构。
园内随处可见的稚嫩可爱的提示画、提示语。在每个盥洗室内、走道上、楼梯口以及草坪处、花坛旁……每个角角落落都有大哥哥大姐姐画好并张贴的提示画,有的告诉大家排队洗手、便后洗手,或是小心走楼梯、花儿好看不能摘、小草在睡觉、注意安全、爱护小动物;或者是鼓励自己的:我真能干、失败了没关系、再来一次试试等等……年龄小的宝宝会在老师、哥哥姐姐的带领下看看认认,也来试着做做的。
策略七:融合聚焦
在教育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要关注学前教育的核心经验与价值以及环境创设的核心经验与价值,在目标的定位中凸现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使目标具体形象具有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创设的特征。这样会使教师对于教育环境的研读、设计以及教学活动价值点的挖掘更有目的性,从而在定位活动目标时准确有效。
我园操场边的玩水池一直闲置着,如何充分利用起来,成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场所。于是,我们将玩水池改建成一个画廊。教师自己的创意布置,在玻璃上绘制创意水粉画,添置画架与画板,墙面上挂置名画欣赏,YY画廊俨然成了幼儿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在画廊里,以平面和立体艺术为主要载体,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绘画 ,塑造等美术活动,让幼儿以愉悦、自主的状态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进行著名创造学家韦伯格说:“实质上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我们的愿景是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自主、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适切、开放、自主的环境下更有探究的欲望,创新的意识。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切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落实“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有效落实“创新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