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境界,自成格调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言:有境界则自成格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读恩师崔学路先生《尺牍百法》、《题贺百法》,不由会在如此一种“静静动动”中顿悟,在“优美宏壮”中感受一位书坛大英雄之本色。
   崔学路,字唯真,号佛堂、玄一,1945年出生。1980年代初宗汉隶、颜楷,后得沈鹏“广取博览,以免拘束”之教诲,遂转习右军、鲁公、苏、米行草。1985年,创办《青少年书法报》,任社长、总编辑。刘海粟赞为“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欧阳中石赞为:“中国青少年书法发展里程碑”;沈鹏引为“当代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数十余年来,全力书艺研究,篆隶及高古苍拙一路;楷则钟、王、鲁公;行草由王铎、八大上溯魏晋、敦煌遗书,直显一己天然烂漫本心。
   尺牍,亦称文函、尺素。古人曾视之为“古文体之吐余”,当作末艺,把它与正统的古文体区别开来。认为“古文体最为严洁,一切绮语、排偶语、佛老语、考据、注疏、寒暄酬应,俱不可一字犯其笔端”。(清袁牧《小仓山房尺牍·洪序》),故许多文人书集都不收尺牍。可崔学路竟喜于如此一份虔心,一份雅兴,别出心裁,用心良苦,深居苦研,把尺牍始编刊成集走上书架,这不仅是对书坛的贡献,也是文坛的清新剂。虽自清代以来,尺牍亦被人们所重视,当代作家黄裳也曾把尺牍称为“书简文学”书信,但真正能把这小品“尺牍书法”如此系统,大为发扬的,我敢说当代书法界,崔学路乃是第一人。
   作者在《尺牍百法》精心收录了百余帧不同文体、不同风格尺牍札记,上溯魏晋宋元明清大书法家王羲之、苏轼、赵孟頫、徐渭、沈度、王铎,下抵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书家,如蔡元培、朱自清、钱锺书、沈鹏……。更为敬佩称道的是崔学路在这浩瀚如海的书信札记中,以独有的慧心、严谨的求实态度,用心选辑归类。并把书写涵盖面极广的上百位亲友的尺素加以介绍,打破了旧俗框框,无履历化,只以凝练文字,寥寥几笔,便把书者的来处、个性及交情始末跃然纸上,令读者虽未见其人,已通其气,大可促进人们之间的神交。在《尺牍百法》,末处,作者还选人了贺卡、请柬、明信片等,这些原生态的情感交往形式的介入,大大丰富了著作内涵,雅俗共赏,让读者、学者倍感亲切,堪窥探崔学路的大家风范,这无论是书坛抑是在书简文学中亦为独树一帜。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见小日明,守弱日强。
   在“尺素”小品里,作者以淡然心态,简出深居,窥得书法艺术之端倪,文学之迷踪。我不敢断言这些简练古拙的尺牍小品是否符合文艺作品的尺度,但我可肯定,这些书信都是书者潇洒自如、谑谈笑傲、倾诉情怀之佳作或绝笔,或快乐、或忧愁、或希望、或失落、或凝聚、或建议……尽情释放,寄情佳人。我想,这正是崔学路为什么用心良苦、独巨匠心以这样一种形式如数家珍,和盘托出的缘由所在。为友情的温暖,为生命之感动。
   《题贺百法》则从三代卜骨祈刻,降至周商鼎彝碣石、秦汉碑版摩崖、魏晋墓志砖铭、唐宋而迄今,关隘、殿堂、名胜、园林、典籍、题贺皆索图例说。由此类举诞寿、婚庆、品操、性灵、厅所、书斋、诗文、联语及硬笔题贺,凡百图、百法附加百条索引。古今对接,图文并茂矣。
   又作者关注书坛、文事,尤重“师情、友情、亲情、真情”,每有恰逢,造句书贺。佳会时见心之作,书中屡有刊发,读来令人灿然会心一笑。
   百篇尺牍,百坛酿酒;百幅题贺,百朵奇葩。在这炎炎盛夏,掩《尺牍百法》、《题贺百法》于怀,冥想崔学路对我辈的教诲及他的淡然,博学,惟真,有如大书法家孙伯翔得知崔学路归隐于京城后《致学路书》“龙潜渊底,必有大雨降焉”。
   自成格调,因有境界!好书快读,更待识者。
其他文献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谓“千古一文”,除了因为它在书法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之外,更因为这是篇不可多得的美文。王羲之与他的《兰亭集序》早已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福祉。文章被编入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  此文是一篇“序,是写在诗文前的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仅注页码)是吴小龙博士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此书在作者2001年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五年补充修订方正式出版。  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在五四时期青年社团中,会员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学会一向为学界所忽视。除去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它成立的时间,也影响了它的成长和历史地位的确立。五四时期最辉煌的事件,一个是1915年9月开始的新文化
由《书摘》杂志社、《博览群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06年度20部好书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现将评选结果公布。两家杂志的编辑为这些入选图书撰写了简要介绍。根据所推荐图书入选的数量和比例,我们对8位推荐者(名单见后)予以奖励,以表对读者朋友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此项活动的感谢之意。奖品为总价值100元左右的多种优秀图书,请获奖者留意查收。  书摘杂志社  博览群书杂志社    一、《长征》  王树增著,人民文
王荣生老师说,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共识”[1]。阅读教学的目标也该是教会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提升理解能力。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该是教会学生从小说的表层信息走向深层理解。而理解,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有難度的。   中学生阅读小说有“两难”,一曰“读完”,一曰“读懂”。但读懂是需要也是必要,学生缺少方法、路径,需得到老师的指导。   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四、第六两个小说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课标的“前言”所述,本次修订工作是从2013年开始的,是在深入总结新世纪十余年语文课改的宝贵经验与充分借鉴国际课改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对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03版课标”)进行的一次重新审视与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  “教学建议”历来是课程标准
随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学生的阅读能力再一次成为焦点,而个性化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检索,是语文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人以为,那不过就是翻翻工具书,找找现成的答案罢了。真的这么简单吗?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这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写作者登上西山后之所见。既然西山卓然独立于众山之上,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站在西山之巅俯瞰之景也就不难想象
天文学家卞毓麟先生也是我国第二阶段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文理贯通,严谨、简明、生动,达到了相当高妙的境界。俗话说,“文如其人”,卞老师为人处世文雅而谦逊。我国天文学科普在所有学科的科普中也显得非常特别,有一次吴国盛教授跟我说起,从事天文学科普的前辈们大多和蔼、谦和、宽容、长寿,热心扶植年轻人,如王绶琯、李元、李竞、卞毓麟等。细想一下,的确如此,也许这不是偶然的
说起新中国诞生时的“开国书刊”,据承担“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摄影任务的“新闻处”摄影科科长吴群回忆,当年形成的纪念出版物主要有4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摄影》套片(笔者注:以大会新闻处名义赠给会议代表)。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画册(笔者注:赠送代表、高级干部与有关人士,1999年再版)。  3、《“新中国画库”第一种
苏联和中国两国关系史的研究,一直是现当代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两国从兄弟般的友谊,到公开论战,再到剑拔弩张、甚至流血对抗,其根本原因和重要的事件的真相学界都没有一致的认识,研究的困境一方面在于相关的档案材料尚未解密,而意识形态方面仍存在的诸多禁忌也影响了研究的客观和公正,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步履维艰。而对中国而言,中苏关系几乎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广大的中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的急遽变化摸不着头脑,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