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迁移理论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迁移理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迁移理论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
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有了将迁移理论运用到学习的例子,比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时就提到"由此以知彼"、"举一反三"等蕴含迁移理念的方法,孔子的观点说明了已经习得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通过旧有的知识可以推测、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雖然古人发现了学习中迁移的现象,但是并没有系统的提出迁移理论,也没有对迁移现象进行具体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学者开始对迁移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了很多关于迁移的概念,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一)形式训练说。德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形式训练说,也是世界上最早对迁移现象做出解释的学者,他认为:迁移是由于人的某种官能得到训练而产生的,由于训练,人的某种官能被加强,从而人在开展各种活动时会习惯性的使用训练后的思维或行为。比如,人在学习几何这门课程之后,不管有没有熟练掌握几何知识,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那么在学习历史、哲学等其他课程时也会习惯性的进行推理、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迁移是训练的结果,如果不进行训练,人是不能将某种能力或某种知识迁移到新的领域。
(二)学习定势说。学习定势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第一次提出的,在提出这一学说之前,哈洛对猴子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让猴子解决一项非常类似的问题,随着次数的增多,哈洛发现猴子解决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说明了猴子已经掌握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后来,哈洛又以人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同之前一是致的,于是就提出了学习定势说,他认为:前期的学习会让人产生定向的思维结构,从而在后期学习时会自动使用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这一学说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关联性,能够让学生利用已经习得的思维模式解决新的问题。
二、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迁移理论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就是认识汉字,只有认识了汉字才能够阅读句子和文章,只有认识了汉字才能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基本功能。目前识字教学的方法非常繁多,常见的有:集中识字法,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能调动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分散识字法,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较多的汉字。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使用迁移理论,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则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提高其识字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比尾巴》中的"鸭"字时,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笔画,显然是困难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鸭"字,发现有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边的"甲"字和右边的"鸟"字都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而将两个已经学习过的汉字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新的汉字"鸭"。
(二)迁移理论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阅读还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小学生刚接触文章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亲身经历、已学知识等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春的消息》这篇文章时,开头"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很多小学生非常不理解"摇绿"和"漂白"的涵义,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回忆春天里柳枝的颜色以及河里鸭子的颜色,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掌握上述语句的内涵。
(三)迁移理论有助于增强写作教学的效果
写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方法之外,还应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素材。所以说,写作和阅读是具有紧密联系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语感、字词等,而写作可以激活通过阅读积累的知识。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到写作的迁移,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荷花》这篇文章中,对荷花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描述,采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一些词语的运用也非常美妙。在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这篇文章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花。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迁移理论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将生活知识迁移到语文知识
语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将生活知识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美的能力,春天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踏青或者带学生去爬山,从而深切体会古人诗句里对大自然描写的涵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本描述还原成生活情境或者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景阳冈》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记者采访情境,教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文章中不同的人物,通过采访来了解不同人物对武松打死老虎这一事件的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的了解。
(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
迁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自身是否具有主动积极性,只有学习者主动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才能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因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雷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教师可以制作蜘蛛图片,让学生上来展示雷雨前蜘蛛从网上垂下的景象,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当时的天气状况。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燕子》时,可以让学生看着书本上的插图尝试着描述燕子的形象,然后再品读课文中对燕子的描述,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宝伸.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
[2]陈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陶树君(1975-)藏族,四川九龙人,九龙县乃渠乡中心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马蓉(1972-)藏族,四川九龙人,四川省九龙县汤古乡中心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关键词:迁移理论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
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有了将迁移理论运用到学习的例子,比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时就提到"由此以知彼"、"举一反三"等蕴含迁移理念的方法,孔子的观点说明了已经习得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通过旧有的知识可以推测、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雖然古人发现了学习中迁移的现象,但是并没有系统的提出迁移理论,也没有对迁移现象进行具体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学者开始对迁移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了很多关于迁移的概念,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一)形式训练说。德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形式训练说,也是世界上最早对迁移现象做出解释的学者,他认为:迁移是由于人的某种官能得到训练而产生的,由于训练,人的某种官能被加强,从而人在开展各种活动时会习惯性的使用训练后的思维或行为。比如,人在学习几何这门课程之后,不管有没有熟练掌握几何知识,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那么在学习历史、哲学等其他课程时也会习惯性的进行推理、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迁移是训练的结果,如果不进行训练,人是不能将某种能力或某种知识迁移到新的领域。
(二)学习定势说。学习定势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第一次提出的,在提出这一学说之前,哈洛对猴子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让猴子解决一项非常类似的问题,随着次数的增多,哈洛发现猴子解决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说明了猴子已经掌握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后来,哈洛又以人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同之前一是致的,于是就提出了学习定势说,他认为:前期的学习会让人产生定向的思维结构,从而在后期学习时会自动使用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这一学说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关联性,能够让学生利用已经习得的思维模式解决新的问题。
二、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迁移理论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就是认识汉字,只有认识了汉字才能够阅读句子和文章,只有认识了汉字才能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基本功能。目前识字教学的方法非常繁多,常见的有:集中识字法,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能调动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分散识字法,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较多的汉字。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使用迁移理论,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则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提高其识字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比尾巴》中的"鸭"字时,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笔画,显然是困难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鸭"字,发现有左右两个部分构成,左边的"甲"字和右边的"鸟"字都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而将两个已经学习过的汉字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新的汉字"鸭"。
(二)迁移理论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阅读还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小学生刚接触文章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亲身经历、已学知识等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春的消息》这篇文章时,开头"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很多小学生非常不理解"摇绿"和"漂白"的涵义,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回忆春天里柳枝的颜色以及河里鸭子的颜色,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掌握上述语句的内涵。
(三)迁移理论有助于增强写作教学的效果
写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方法之外,还应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素材。所以说,写作和阅读是具有紧密联系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语感、字词等,而写作可以激活通过阅读积累的知识。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到写作的迁移,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荷花》这篇文章中,对荷花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描述,采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一些词语的运用也非常美妙。在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这篇文章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花。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迁移理论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将生活知识迁移到语文知识
语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将生活知识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美的能力,春天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踏青或者带学生去爬山,从而深切体会古人诗句里对大自然描写的涵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本描述还原成生活情境或者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景阳冈》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记者采访情境,教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文章中不同的人物,通过采访来了解不同人物对武松打死老虎这一事件的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物的了解。
(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
迁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自身是否具有主动积极性,只有学习者主动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才能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因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雷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教师可以制作蜘蛛图片,让学生上来展示雷雨前蜘蛛从网上垂下的景象,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当时的天气状况。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燕子》时,可以让学生看着书本上的插图尝试着描述燕子的形象,然后再品读课文中对燕子的描述,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宝伸.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
[2]陈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陶树君(1975-)藏族,四川九龙人,九龙县乃渠乡中心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马蓉(1972-)藏族,四川九龙人,四川省九龙县汤古乡中心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