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当前语文课堂的一种走向。王崧舟老师的观点精辟而独到,他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案例】
前几天,在学校里上了一节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整节课,我努力体现着语文味。学生主要进行两个活动:(1)根据课文内容品味“了不起”。(2)习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根据课文内容品味“了不起”
板块一:通过动作、外貌品味“了不起”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父亲是了不起的,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呢?请默读课文,用“__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大部分学生找到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于是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连串的数字,并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36小时是很漫长的。
师:同学们,这句话主要写了父亲挖了36小时,那么,直接改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行吗?(随机出示两句话让学生比较)
生:我觉得不行,这样连续用一连串的数字,是为了说明,爸爸挖的时间很长。
生:这样写让我知道了父亲挖得很累。
生:……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地列出来,其实是为了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父亲挖得很艰辛,这就是文字处理的艺术,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师:36小时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引读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透过满脸灰尘,透过布满血丝的双眼,透过破烂的衣服,透过斑斑的血迹,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做什么?你又仿佛听到父亲在心里说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父亲在不停地挖啊挖,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父亲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定要坚持,我的儿子在等我呢!”
生:父亲说:“儿子啊,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
……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这两句话,除了写父亲的动作,还写了父亲的——
生齐答:外貌。
师:是呀,这两句话就是通过外貌、动作来表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就是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
板书: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板块二:通过语言品味父亲的“了不起”
师:现在,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了,那么,之前有谁劝过他?
出示父亲与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师: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父亲很爱他的孩子。
生:我觉得父亲精神失常了,他讲的话都是答非所问,这样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很在乎。
生:我看出了父亲一定要找到他的孩子。
师:通过父亲的语言,我们体会到了很多很多,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父亲的“了不起”,这就是——
学生:语言描写。
板书:语言描写
二、习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品味了一个词“了不起”,知道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使父亲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我们由衷地觉得父亲是“了不起”的。在废墟下的儿子也是“了不起”的,在这38个小时中,儿子又在做些什么?他会对同学说些什么?此时,儿子的外貌又有哪些变化?请发挥想象写一写。(提示学生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学生认认真真地写着。
接着进行交流点评。
当学生读完后,我主要从语言的表达方面进行评议。
师:哇,你真厉害,把这节课学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都运用起来了。以后,我们还要学更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反思】
深入品读文本,品味语言,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趣味、文化味、语言味、幽默味、个性味等等,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读味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在这节课中,我非常重视“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如,在感受父亲挖的时间长,挖得艰辛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赏读、想象读、比较读,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情感。
2.品味浓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是仅仅抓住情感就会上成思想品德课。对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教学中,我抓住文中“了不起”这一引导全文的词,引导学生在比较、玩味、体悟中走进课文,走近角色,与人物产生共鸣。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一步步地带着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并在品味的过程中,品出了写法。
3.写味浓
语文课姓“语”,语文课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阵地。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把写挤进去”。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我安排的写话是高效的,它不是煽情式的写话,而是一种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写话。在习得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再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去写一写儿子的了不起。一个小小的练笔,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感悟人文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巴曹第一小学)
【案例】
前几天,在学校里上了一节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整节课,我努力体现着语文味。学生主要进行两个活动:(1)根据课文内容品味“了不起”。(2)习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根据课文内容品味“了不起”
板块一:通过动作、外貌品味“了不起”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父亲是了不起的,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呢?请默读课文,用“__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大部分学生找到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于是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连串的数字,并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36小时是很漫长的。
师:同学们,这句话主要写了父亲挖了36小时,那么,直接改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行吗?(随机出示两句话让学生比较)
生:我觉得不行,这样连续用一连串的数字,是为了说明,爸爸挖的时间很长。
生:这样写让我知道了父亲挖得很累。
生:……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地列出来,其实是为了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父亲挖得很艰辛,这就是文字处理的艺术,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师:36小时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引读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透过满脸灰尘,透过布满血丝的双眼,透过破烂的衣服,透过斑斑的血迹,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做什么?你又仿佛听到父亲在心里说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父亲在不停地挖啊挖,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父亲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定要坚持,我的儿子在等我呢!”
生:父亲说:“儿子啊,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
……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这两句话,除了写父亲的动作,还写了父亲的——
生齐答:外貌。
师:是呀,这两句话就是通过外貌、动作来表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就是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
板书: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板块二:通过语言品味父亲的“了不起”
师:现在,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了,那么,之前有谁劝过他?
出示父亲与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师: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父亲很爱他的孩子。
生:我觉得父亲精神失常了,他讲的话都是答非所问,这样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很在乎。
生:我看出了父亲一定要找到他的孩子。
师:通过父亲的语言,我们体会到了很多很多,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父亲的“了不起”,这就是——
学生:语言描写。
板书:语言描写
二、习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品味了一个词“了不起”,知道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使父亲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我们由衷地觉得父亲是“了不起”的。在废墟下的儿子也是“了不起”的,在这38个小时中,儿子又在做些什么?他会对同学说些什么?此时,儿子的外貌又有哪些变化?请发挥想象写一写。(提示学生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学生认认真真地写着。
接着进行交流点评。
当学生读完后,我主要从语言的表达方面进行评议。
师:哇,你真厉害,把这节课学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都运用起来了。以后,我们还要学更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反思】
深入品读文本,品味语言,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趣味、文化味、语言味、幽默味、个性味等等,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读味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在这节课中,我非常重视“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如,在感受父亲挖的时间长,挖得艰辛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赏读、想象读、比较读,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情感。
2.品味浓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是仅仅抓住情感就会上成思想品德课。对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教学中,我抓住文中“了不起”这一引导全文的词,引导学生在比较、玩味、体悟中走进课文,走近角色,与人物产生共鸣。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一步步地带着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并在品味的过程中,品出了写法。
3.写味浓
语文课姓“语”,语文课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阵地。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把写挤进去”。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我安排的写话是高效的,它不是煽情式的写话,而是一种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写话。在习得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再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去写一写儿子的了不起。一个小小的练笔,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感悟人文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巴曹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