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融通,重建美好德育生活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显示,德育课程交叉重复导致学校德育处于“原生状态”,碎片化的德育生活亟待整合。立足儿童实际需求,整体规划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从中提炼德育生活主题;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渠道,借助课前学习、课堂实践学习和课后延伸学习,整合家庭和学校、社区德育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实现知行统一。以国家德育课程为核心,实现德育资源的整合融通,重建美好德育生活。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整合重建;德育新生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3-0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上升到了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教育诉求。对中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敬畏法律的社会公民,已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命题。[1]在此背景下,如何以国家德育课程为核心,整合德育资源,引领学生构建更好的德育生活,需要我们展开新的探索。

一、现状观察:碎片化的德育生活亟待整合


  新的探索旅程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对所在区域29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及相关德育课程(班队课、生命与健康课等)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课程编排交叉重复,缺乏统筹规划
  毋庸置疑,现今社会非常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为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地方各教育部门精心编写了各种德育教材,旨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升其道德修养。各学校也开展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活动,在课程设置上更是匠心独运、考虑周全,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是,总体上存在“零散、低效、重复、交叉”等严重问题。通过比较《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与地方德育课程《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综合读本》目录,便可见一斑(见表1):
  相似或相同的内容在不同教材、不同时段重复出现,而不同课程教材实施者一般不是同一位教师,老师们“各自为政”,就像一盘菜在反复炒。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师生生命的不尊重。
  2.德育生活处于“原生状态”,缺乏系统建构
  学校德育缺乏统筹规划,必然导致德育生活的碎片化。在此次调研中,笔者发现多数学校的班级生活因为缺乏统筹规划和创意设计,呈现出某种“原生态”——师生或者只是日复一日简单重复“昨天的生活”,或者只是突发事件后的“波澜不惊”。班主任忙于事务性工作,为应付各种检查或为达到某项评价标准而工作,常常“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很难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更难以将学生的成长需要放在首位。
  此外,长期以来,多数品德教师均是“兼职”。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专职道德与法治教师寥寥无几,且多为学校管理人员,或是一些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经常随意挪作他用,教师或照本宣读草草了事,或变成看图说话课、作文辅导课等。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道德与法治课常常处在“副科”地位,缺乏专业性和研究性。
  这样的德育生活是散点的、零乱的、不成体系的,很难成为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道德与法治课堂播下的道德种子,需要在广阔而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发芽、生长。以国家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为核心主线,实现各种德育资源的整合融通,才能重建德育生活,真正引领师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二、整合融通,重建美好德育生活


  1. 提炼主题,整体规划教育内容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2]学校德育生活必须立足学生的生活需求,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许多孩子都喜欢上班队课,因为班队课的主题一般源自他们的实际生活,致力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因如此,统编《道德与生活》倡导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领悟的道德学习方式。这种生活与活动应当涵盖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我们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其与班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等实现整合,从中提炼德育生活主题,以此整体规划德育课程(见表2)。
  這一课程设计统整地方和校本德育教材内容,根据一年级刚入学学生的年段特点、成长需要,聚焦不同主题进行有深度的拓展教育,可谓一举数得:一是班主任有了活动抓手,活动成效显著;二是道德与法治课获得了孕育种子的实践沃土;三是删去雷同内容,不再“炒冷菜”,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主题式聚焦教育让学生能够深入生活,充分实践、体验、感悟,不断获得生命价值的提升。
  2.“分段”整合,深度融通课堂与生活
  (1)课前“联手”观察,捕捉学生的“生活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道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起点,其生活中呈现的问题才是教学重点。例如,教学“课间十分钟”一课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就孩子们真实的课间状态展开观察,并综合德育处、班主任和一年级组教师的意见,提炼了三个问题: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选择的课间游戏存在哪些问题?能否做到劳逸结合?基于学生的生活问题设计教学,才能真正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引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获得真正的、深层的发展。
  家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家长是我们建构德育生活不可或缺的同盟军。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积极链接家庭生活,将家庭变为学生实现知行统一的生活课堂。例如,在教学“玩得真开心”一课前,我们邀请家长用视频或照片记录孩子们的家庭娱乐活动。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并呈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辨析,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玩,因地制宜地玩,有创造性地玩。之后,孩子们自主设计挑选有益游戏,并介绍给家长,亲子一起做游戏。既能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又能引领文明健康、安全愉快、智慧创造的家庭生活新风尚。   (2)课中“组队”实践,引领学生体验真实生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强调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体验与需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引领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堂需要走进生活,引领学生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为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活动内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认知、激情,并通过活动反馈行为的落实情况。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时,级组教师一起领着孩子们走出教室,组队“探秘”校园,在交流探秘所得后,再带着学生到主要学习、活动场所参观。这样的实地活动增进了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孩子们学得高兴,更学有所得,为积极愉快地适应制度化学校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社会是更为广阔的大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和收获。以“上学路上”一课为例,教材呈现了上学路上需要注意的地方,相关安全事项和基本的交通信号灯图片。但在现实中,不同学校所在地方的路况和交通设施各有不同,教学不是让孩子认识“教材里的各种路况”,而是要认识和懂得如何安全上学。有教育家曾说,最好的领悟就是亲身经历。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引领他们带着“走到这里我该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我該怎么办?”等问题走出校门,选择一个目的地,在具体的走路实践中,学习和领会“上学路上,我们应该这样走”。
  (3)课后整合延伸,引领学生的道德实践
  知行统一一直是品德教学的难点。品德课程标准倡导拓展课堂时空,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认知。但是,这些生活实践往往缺乏教师的现场指导和及时反馈,效果差强人意。而实现整合融通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能有效整合班队课、德育活动、校外实践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例如,“拉拉手,交朋友”一课课堂教学重在达成以下目标:①能积极主动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②通过活动认识新朋友,学会介绍自己的名字、爱好等,掌握交往的技巧。③通过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交流、诵读小诗活动,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但是,课后我们发现,学生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向老师告状的现象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通过班队课侧重引导学生如何和朋友交往。班队课活动以学生喜爱的喜羊羊卡通故事为蓝本,设计了“介绍我的好朋友”“抱抱我的好朋友”“让让我的好朋友”“团结我的好朋友”四个环节。从中创设四个“交朋友”的情境,让孩子们学会解决“交朋友”过程中的问题。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尊重儿童创造性强的特点,以图片为主,并有多处留白,赋予儿童足够的发挥空间,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启示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资源意识看待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要注重链接儿童的社会生活,用最鲜活的资源丰富课程内容,采用最灵动、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生动的道德体验与感悟,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康德曾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儿童立场就是要以人为本,要以最大的耐心和真诚尊重人、培养人。我们唯有坚定儿童立场,才能勾连起校内校外生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引领下,实现德育资源的整合融通。由此,不断丰富儿童的道德感知和体验,重建德育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德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义茹,黄甫全.论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备课[J].中小学德育,2017(10):39-40.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8.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江苏常州 213135)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要想在学校中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为此,学校引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开展生活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一、开发生活德育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阵地的主要资源,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
摘 要在当下教育由“能力本位”向“素养本位”跨越的大背景下,将音乐与美术、语文、历史、数学和综合实践等学科实现有效整合,能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期待美好生活,丰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激扬爱国热情,萌发法治意识的种子,涵养综合素质,带领孩子们展开难忘的精神旅行和心灵实践。  音乐教学;学科整合  G41  A  2095-1183(2018)04-00-03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摘 要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将现场体验活动作为低年段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场体验活动设计必须建基于对儿童过往生活的深度把握、当下生活的高度反思和未来生活的宽度引领,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生活体验,在向生活学习中实现意义生活的持续成长。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现场体验活动;向生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4-00-03  现场体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一直秉持“爱的教育”理念,旨在滋养学生“爱”的精神气质。2012年,我从同仁小学调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时,正赶上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幕开启,即将学校传承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融入到新课标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探索中去。那时,我已从事德育工作二十多年,此前一直带领团队就“德育必须走向整合”这一主张,展开了一系列尝试,并收获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激励着我,也更加坚定了
摘 要 为了让新劳动教理念能突破一校、一地局限,在更多的学校和更多的地方落地生根,探索通过建立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学校联盟这一民间组织来带动更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从改变劳动教育现状,分享劳动教育经验,加强劳动教育研讨,优化劳动教育生态四方面实现联盟的价值追求。从共同的理念追求、制订联盟章程、精心设计活动及加强提炼传播等维度来具体运作实施,完善联盟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教育改革的创新。  关 键 词 劳动教
摘 要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应进入学校教育文化实践场域,整合学校现有各部门职能和教育资源,全面规划以生活指导、生涯指导和学习指导为核心维度的指导课程体系。立足学校文化积淀和课程基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指导课程的实施方式,不断发现、唤醒学生潜能,引领学生学会关注自我发展,实现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与生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未来人才。  关 键 词 学生发展指导;学校文化;课
摘 要法治专册的学习,需要建立法律与儿童生活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与发现生活中的“法”,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指导其法治行为,才能帮助学生增进法治认知,促進其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会过“法治生活”。  关 键 词法治专册;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2  2019年秋季,各地都将开始使用全套统编《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为发现孩子心中的太阳并使其能发出璀璨的光芒,姚丹一致徜徉在“发现之旅”中,而她的教育生命,也因发现而美丽。  发现本真,每个生命都不一样  2017年春,姚丹调任沙面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她愿意当小朋友的知心导师,和他们同呼吸、共成长。漫步在风景绮丽的校园时,总是用亲切的笑脸迎接孩子们的问好,捕捉他们脸上瞬间或欣喜或困惑的表情。
读完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笔者对其为实现教育理想,不满足于既有成绩,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大感钦佩,他的那种勇于突破、锐意进取的态度值得广大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学习。在这本足足十五万字的书中,李希贵校长不但介绍了他在北京十一学校推进教改的具体做法,更阐释了对学生、教师、学校成长的体会和思考。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要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
这是一次平常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讨。听完一节公开课“坚持才会有收获”(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5课),大家来到会议室,围坐下来。担任研讨主持的学校领导说了几句开场白,然后是上课的韩老师说课,接下来应该轮到听课老师分别谈评课意见。我作为市教研员,一般是安排在最后发言的。  不过,我举手示意,征询大家的意见,希望——  打破评课的“套路”  每次上完公开课,大家都很期待评课研讨。听课老师记了一本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