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杜威在《民主主义教育》中明确了“劳动”与“休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角色与关系,认为“民主”是实现劳动与休闲充分自由的最佳途径。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统编版教材中的一批劳动题材篇目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欣赏劳动的情感触发与思想引领。研究利用好教材,立足语言文字的梳理探究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统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激发“民主”,是杜威劳动教育观对劳动教育渗透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启示。
【基金项目】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六届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研究》(项目编号:ECNUFOE2020ZD052)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在《民主主义教育》中明确了“劳动”与“休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角色与关系,认为“民主”是实现劳动与休闲充分自由的最佳途径。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统编版教材中的一批劳动题材篇目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欣赏劳动的情感触发与思想引领。研究利用好教材,立足语言文字的梳理探究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统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激发“民主”,是杜威劳动教育观对劳动教育渗透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启示。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新课标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正确、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丰富精神世界,提高阅读品味和文化素养。而小说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及学生都给予重点关注,教师要能够突破传统,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在完成课内阅读任务之后还能做到知识迁移,进行一些课外小说的阅读,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提升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整个单元主要以小说为主。本专题设计主要以“异化”的视角,分别从“社会、人与人、个体自我”等几个方面去剖析小说背后扭曲的社会以及在这种社会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旨在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去挖掘文学作品的新形态,探索文学作品解读的新思路,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文以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指出,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分别是:基于具体情境下的诗言、诗象和诗蕴,即在学科认知情境中感知诗歌语言;在个人体验情境中捕捉诗歌意象;在社会生活情境中探求诗歌意蕴。
为持续巩固业务建设评价基础,健全完善推动业务建设和档案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法依规、科学有效地提升云南档案工作整体治理水平,在总结州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情况的基础上,省档案局决定对全省95个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业务建设评价。2021年伊始,省委办公厅即将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列为厅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纳入综合考核指标,省档案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准备,在全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就评价工作作出动员、部署,依据档案馆业务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业务建设评价办法、标准及评分细则,并依托省档
本文探究以“思维导图”为支架,以散文的“象”“意”为思维抓手解读散文意蕴的方法。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综合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散文意蕴的能力。笔者总结了绘图三步法:初读文本,圈画众“象”;提炼文“意”,构建分支;分析关系,整合意蕴。
思维和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语文新课改实施多年,课堂教学结构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语言品味。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这种模式却遇到“瓶颈”:整体感知流于形式,问題探究不得要领,语言品味方法单一。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新课改理念的错误,也不是这种新型课堂结构本身的缺陷,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思维能力较弱,缺乏系统而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难以适应这种课型变化。 究竟怎样的语文
语文教材,涉及诗经、楚辞、民歌、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体裁。要将大量的古诗词学透彻,涉及教师怎么设计课堂教学、学生怎么汲取知识的内涵等问题。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构建能力,守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开创古诗词研究的新局面。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把旁批这种读书方法引进到自读课中。有了旁批这一助读,初中语文能更好地区分了教读课和自读课。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放权给学生要充分利用旁批这一助读系统。教师充分利用自读课的旁批,引导学生用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批注。统编版自读课以这种全新的旁批为主的教学形式,把自读课交给学生,让自读课真正姓“自”。
同样以“橘子”为中心意象的两篇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与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橘子》相近的写作时代,相似的笔法与主题易引发读者的阅读比较。本文以《背影》和《橘子》两篇文章的比较为基础,分析它们通过相同笔法描绘出的相似情感主题,再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追溯《橘子》相较《背影》独特的厌世主题的来源,探讨中日文学观的异同。
《与妻书》学习的重点,在于体悟作品情与理的冲突,理解林觉民舍下难以割舍的夫妻深情而慷慨赴死的行为价值。这份越是爱便越是要割舍的情感错位,“将人生最有价值的那份美好撕碎了给人看”,营造出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足以构成当代青年生命成长的最好养分。此外,作品在结构上“不事营构、自由抒写”,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借事抒情,时而感发议论,慷慨处有金戈铁马奔驰,缠绵处若春日花下一对小儿女在私语。从语文能力养成的角度而言,亦需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