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受助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投入大量资金资助贫困生,让他们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农村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关键词]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14
  农村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中小学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目的是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及建设和谐社会。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中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农村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出发,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以期唤起社会各界对社会资助下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的全方位关注与深层次建构,促成贫困生资助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科学、和谐的轨道发展,给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探讨。
  一、我县农村受助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
  为了解我县受助学生的感恩品质,探析如何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随机选取了来自我县小、初、高、中职等四层受助贫困生,采用匿名的方式,每个层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就受助贫困生对感恩自身意识和行为、家庭意识和行为、学校意识和行为以及社会意识和行为几方面进行调查,并走访部分学生。经过调查分析进行如下思考。
  (一)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偏差
  在调查中:“当你周围的人有困难时,你是怎么看待的?”53.25%的学生“会竭尽全力帮忙”,39.50%的学生“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算了”;而当问到“长大后是否会做义工?”仅有43.75%的学生表示想当义工。通过分析,大部分受助学生拥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但他们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有少部分学生感情冷漠,怕苦怕累,不愿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或帮助有困难的人,说明这部分学生还缺乏感恩意识、存在冷漠和忘恩情绪,需要我们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争取把感恩思想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直至内化为良性的感恩行为。
  (二)受助学生人情淡薄,缺失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在调查中:“你怎样看待父母为孩子成长付出的辛劳?”96.25%的受助生表示体谅父母的辛劳,长大后会报答父母;但问到“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只有56.25%的学生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从来都不关心的占12.2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体谅父母的辛劳,但缺乏对父母的了解,甚至不关心父母。对于“是否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这个问题,47.25%的学生表示能经常与父母交流,偶尔交流的学生占32.75%。这表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比较少。由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意识仅局限于对父母的体谅,而没有用心去关爱父母,也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导致孩子不关心父母,而父母也缺乏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三)受助贫困学生感恩价值观缺失
  在调查中,80.50%的学生会感恩祖国对自己的栽培,有回报祖国的念头;14.50%的学生选择独善其身,其余的则态度冷漠。“马路上有位老人摔了一跤,您是否乐意帮扶他起来?”78.00%的学生对于“扶不扶”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的学生占13.50%,6.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1.50%的学生则装作没看见。在分析中得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的栽培知恩图报;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社会感恩意识薄弱,有的甚至认为国家与社会对自己的栽培、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义务。可见,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感恩价值观缺失。
  二、农村受资助学生感恩心理及感恩缺失原因分析
  (一)自我价值观的偏差,心理失衡
  部分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自己家有困难,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应该的,不需感恩;有些学生则获得资助后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旷课,甚至随意挥霍资助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些学生则因为碍于“面子”,故意隐瞒家庭状况,觉得申请资助会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
  (二)父母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缺失
  参与研究的对象大部分从小为留守儿童,一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由于对孩子存在亏欠心理,远在他乡的父母通过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但却忘记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爷爷奶奶对其也是满满的宠爱,独生子女更是集众多宠爱与一身。这种忽视孩子情感教育的“爱”,最终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缺乏感恩情怀。
  (三)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够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没有多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必要时也可以对学生说一声 “谢谢”。另一方面,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比较少。学生在学校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及实践,使
  得部分农村受助学生有感恩意识,却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感觉每一次受资助都是习惯性的、理所当然的,没有把感恩的意识落实到学习、生活方面。
  (四)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身边一些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主义,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再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农村受助学生的影响,使其认为就算读了大学一样去打工,还不如初中一毕业就去打工。
  三、加强农村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家庭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情怀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的氛围与父母的教育对学生影响重大。第一,父母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第二,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第三,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像朋友一样地交心,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引导孩子,使之健康成长。同时也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体谅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从而学会感恩。
  (二)构建学校感恩体系,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构建学校感恩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第一,学校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第二,提高教师素质。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与行为。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感恩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营造社会感恩氛围,提升感恩教育动力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社会合力。第一,加强网络管制,从技术上对网络进行管理,使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第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
  总之,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的资助固然重要,但心灵的关注和精神的资助更重要,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资助他们的目的,有效地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农村初中在作文教学中遇到了困难,给不少语文教师带来困惑,就农村中学具体环境与特点,提出一点教学建议,试着解决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
[摘要]体育课中自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低,课堂学练效果差,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很难养成。针对自卑学生的常见表现及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尝试从多方面着手去调动自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堂自卑学生学习积极性常见情况采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129  体育课上常常发现有不愿或消极参与课堂学练
[摘要]说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不会说课。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对说课进行了解构,从说“透”教材、说“准”学生、说“清”目标、说“活”方法、说“亮”程序、说“动”听众等六个方面阐明如何生成高效的导基说课。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说课解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115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
[摘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调查法、研究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宣城市5个地区10所学校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由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教师队伍以及经费保障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校园足球普及远不如篮球、田径、排球等项目,以学校为基础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研究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促进宣城市校园足球运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足球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随之改变。各学科之间的藩篱也在逐渐被拆除,各学科的界限也变得模糊。无论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年人,还是站在讲台上在进行授业解惑的新课改中的教师,都要注重一点那就是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知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随之改变。各学
[摘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根本,是教育强有力的翅膀。德育是基础教育,它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实基础。  [关键词]德育学校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1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教学实例,从选择欣赏内容、文化熏陶、赏析情感三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以期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用音乐本身的力量,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其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聆听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77  在中学的各门学科
[摘要]在大赛引领的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改革推进与创新,突出了“以赛促教、促学、促改”大赛宗旨。结合中职服装技能大赛中竞赛项目大纲、技能要求和自身的体验和实践,就提升我校服装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推进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技能大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
[摘要]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情绪、意志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有效解决学生高分低能、叛逆、厌学等问题的关键,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因此从研究已有的情感教育模式入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困境并探讨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模式教育困境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和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障碍。教师紧扣课程标准,依据真实学情,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实梳理与积累文言知识,从而突破文言文教学的第一道障碍。  [关键词]文言文学情梳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12  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语言障碍。相对于白话文,文言文存在着表达习惯、句法和字词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