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这一学科的研究逐渐系统化、理论化。一些教育者通常喜欢分年级进行研究,这使得小学数学研究具有针对性、分层次性的特点。对于中年级学困生而言,“赏”与“肯”是极为重要的,“赏”与“肯”是激励其进步的有效途径,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本文重点分析了赏与肯对中年级数学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利用赏与肯促进中年级学困生转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赏”与“肯”;小学数学;学困生
1引言
中年级阶段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数学难度开始增大,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一些中年级的小学生无法适应不断加大的学习难度与学习强度,导致产生“自卑化”的学习心理,逐渐成为学困生。教师运用“赏与肯”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增强学生自我前进、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师要重视赏与肯对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困生的这一学科的成绩与核心素养。
2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赏与肯的意义
2.1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批评与责骂不是”赏”与“肯”的主要管理方式,”赏”与“肯”提倡采用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学生受到教师地表扬与鼓励后,学生的内心是欢快的、是愉悦的,学习的自主性会大大增强。在中年級阶段,学困生的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导致学生认为自己的智商不如别人,没有别人聪明,进而自暴自弃,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教师通过”赏”与“肯”能够扭转这一不利局势,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的滋味与感觉,这有利于重燃学习的信心。
2.2有利于加强学困生的转化效果
学生的学习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难度、学习兴趣、学生的接受能力是造成学困生增多的主要因素,再加上学困生不是段时间内形成的,这无疑为学困生的转化增加了难度。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教师要对这一部分学生耐心教育,充分发挥赏识和肯定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赏”与“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创新性、高效性的特点,能够帮助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发潜力,逐渐实现学困生到优等生的转化。
2.3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严厉的批评教育为主,常常忽视”赏”与“肯”的作用,导致数学教育缺乏民主性的氛围。”赏”与“肯”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教育的一种进步,体现出小学数学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赏”与“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数学教师牢牢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扭转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错误认识,是学生能够亲近数学教师,亲近数学学科。
3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赏与肯的措施
3.1注重赞赏教学,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由于中年级阶段的学困生在学习方面有困难,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再加上小学生大多较为敏感,他们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教师和其他学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和一个举动就有很能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伤害到学生的内心。久而久之,学习程度差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师要利用赞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好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
例如,对于“乘法的运算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来引出所学的知识和内容。由于加法交换律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且较为简单,对大部分中年级的学困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数学题让学生填符号或数字。例如,(1)63+49〇49+63;(2)77+11〇11+77;(3)38+90=90+?;(4)82+?=56+82,当学困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然后教师可以由加法交换律延伸出乘法交换律,教师应该让学生参考加法交换律填空:59×33=33×?;29×17=?×29,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让学生得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这个结论。
3.2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充分肯定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亮光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小学生对学生不感兴趣时,小学生便不会去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充分肯定中年级阶段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对学生进行赏识和肯定,不断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勇气。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内容的两节,教师可以利用三角板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教师可以提问学困生这些不同类型的三角板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当学困生回答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指导和肯定,让学困生能够更加自信。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说一说按照角的度数划分,可以分成哪几种三角形,并让学困生说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划分标准。对于这些问题,学困生可能有一些回答不出来或回答的不全面,教师不能“吹毛求疵”,应该对其进行赏识和肯定,让学生爱上课堂思考、爱上课堂发言。
3.3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
“赏”与“肯”是符合数学发展规律的,是对传统的、原有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赏”与“肯”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和多样,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通过肯定一个数学小组来表扬学困生,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比如在进行“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天气预报中天气的“气温”入手,引出“负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小组进行讨论,使其对“负数”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问题一,超市进了100斤苹果,记作+100斤,那么卖出66斤,应该记作什么?问题二,-8℃比0℃冷还是热?这两个数值哪一个更大?问题三,在-5,+9,0,-30,+100这5个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有个负数?并找出来这些负数。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小组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总结和发言,对于答题答的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发展,”赏”与“肯”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创新。”赏”与“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挣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育的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教师要具有欣赏学生、赏识学生的能力,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使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变为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毓.浅谈在”赏”与“肯”环境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知识经济,2020,(09):80-81.
[2]陈燕蓉.小学数学中的”赏”与“肯”[J].江西教育,2019,(06):62.
关键词:”赏”与“肯”;小学数学;学困生
1引言
中年级阶段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数学难度开始增大,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一些中年级的小学生无法适应不断加大的学习难度与学习强度,导致产生“自卑化”的学习心理,逐渐成为学困生。教师运用“赏与肯”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增强学生自我前进、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师要重视赏与肯对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困生的这一学科的成绩与核心素养。
2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赏与肯的意义
2.1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批评与责骂不是”赏”与“肯”的主要管理方式,”赏”与“肯”提倡采用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学生受到教师地表扬与鼓励后,学生的内心是欢快的、是愉悦的,学习的自主性会大大增强。在中年級阶段,学困生的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导致学生认为自己的智商不如别人,没有别人聪明,进而自暴自弃,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教师通过”赏”与“肯”能够扭转这一不利局势,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的滋味与感觉,这有利于重燃学习的信心。
2.2有利于加强学困生的转化效果
学生的学习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难度、学习兴趣、学生的接受能力是造成学困生增多的主要因素,再加上学困生不是段时间内形成的,这无疑为学困生的转化增加了难度。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教师要对这一部分学生耐心教育,充分发挥赏识和肯定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赏”与“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创新性、高效性的特点,能够帮助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发潜力,逐渐实现学困生到优等生的转化。
2.3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严厉的批评教育为主,常常忽视”赏”与“肯”的作用,导致数学教育缺乏民主性的氛围。”赏”与“肯”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教育的一种进步,体现出小学数学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赏”与“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数学教师牢牢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扭转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错误认识,是学生能够亲近数学教师,亲近数学学科。
3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赏与肯的措施
3.1注重赞赏教学,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由于中年级阶段的学困生在学习方面有困难,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再加上小学生大多较为敏感,他们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教师和其他学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和一个举动就有很能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伤害到学生的内心。久而久之,学习程度差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师要利用赞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好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
例如,对于“乘法的运算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来引出所学的知识和内容。由于加法交换律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且较为简单,对大部分中年级的学困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数学题让学生填符号或数字。例如,(1)63+49〇49+63;(2)77+11〇11+77;(3)38+90=90+?;(4)82+?=56+82,当学困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然后教师可以由加法交换律延伸出乘法交换律,教师应该让学生参考加法交换律填空:59×33=33×?;29×17=?×29,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让学生得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这个结论。
3.2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充分肯定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亮光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小学生对学生不感兴趣时,小学生便不会去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充分肯定中年级阶段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对学生进行赏识和肯定,不断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勇气。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内容的两节,教师可以利用三角板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教师可以提问学困生这些不同类型的三角板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当学困生回答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指导和肯定,让学困生能够更加自信。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说一说按照角的度数划分,可以分成哪几种三角形,并让学困生说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划分标准。对于这些问题,学困生可能有一些回答不出来或回答的不全面,教师不能“吹毛求疵”,应该对其进行赏识和肯定,让学生爱上课堂思考、爱上课堂发言。
3.3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
“赏”与“肯”是符合数学发展规律的,是对传统的、原有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赏”与“肯”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和多样,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通过肯定一个数学小组来表扬学困生,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比如在进行“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天气预报中天气的“气温”入手,引出“负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小组进行讨论,使其对“负数”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问题一,超市进了100斤苹果,记作+100斤,那么卖出66斤,应该记作什么?问题二,-8℃比0℃冷还是热?这两个数值哪一个更大?问题三,在-5,+9,0,-30,+100这5个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有个负数?并找出来这些负数。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小组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总结和发言,对于答题答的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发展,”赏”与“肯”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创新。”赏”与“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挣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育的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教师要具有欣赏学生、赏识学生的能力,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使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变为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毓.浅谈在”赏”与“肯”环境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知识经济,2020,(09):80-81.
[2]陈燕蓉.小学数学中的”赏”与“肯”[J].江西教育,2019,(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