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说:“教学生学习古诗词,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她的话一语中的,直指当下古诗词教学重技能技法、轻阅读感知的现实。教师在技法训练上费尽心思,并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理解水平。古诗词该如何阅读?又该从哪里开始阅读?于漪老师又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古诗词阅读,要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开拓学生想象,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所以,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必须具有还原诗歌意境、情景的意识,用想象走进诗人创作的真实场景,再现诗人生活中的丹青画卷;也要用想象使自己身临其境,与诗人合而为一,还原诗人创作时的内心世界。
一、借助“想象”咀嚼文字,还原生活的丹青画卷
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往往根据考点的要求,对诗歌从题目到正文进行字句的肢解、文意的翻译、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这种看似有板有眼的古诗词教学,常常是枯燥无味的,完全忽视了诗歌的美学意义。这种教学淡化了诗歌的美感,丢失了诗歌的灵魂,错误地将学生对诗的理解引入一叶障目、管中窥豹般断章取义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必然会一步步地走向衰退。
对待诗歌,学生最需要的恰恰是在应试教育下越来越衰退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对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果说诗歌是诗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字描述,那么想象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将文字所传达的一个个具体意象加以还原,并对这些意象进行组织编排、加工整合,进而呈现一个贴近诗人生活和客观世界的、可观可感可触的真实场景的过程。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例,在常规的解读中,教师常常会告知学生此诗“一句一景”,即“黄鹂鸣唱翠柳,白鹭翱翔碧空,窗前西山雪岭,门前东吴客船”。但这样的解读很明显是依葫芦画瓢,是典型的肢解诗句:画面单一缺少整体联系,情趣干瘪,完全丢弃了诗歌的整体观照,也没有顾及诗人生活的真实面貌,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读懂诗歌。
如果利用想象将诗歌文字加以还原,我们应该惊叹杜甫绝对是一位顶级的摄影大师,选景、构图、色彩、光线,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自成一体。透过文字,我们会发现他所记录的生活场景是如此美丽迷人而生动有趣,又如此富有艺术色彩。前两句展现的是一幅广角画面,近景是“黄鹂鸣翠柳”,远景是“白鹭上青天”,远近得当;主体是黄鹂、白鹭,背景是翠柳、青天,主次分明;黄、绿、白、蓝,色彩匀和,交相呼应;同时又动静相应,和谐相生。当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时,我们似乎看到诗人在青天白日之下,悠闲漫步于翠柳小溪边,两只黄鹂在身边嬉戏啼鸣,一行白鹭突然间从眼前划过,在天空中留下美丽的倩影,生动有趣,闲适自在。后两句则是特写,利用框景构图,以窗为前景,远眺西岭白雪;以门为前景,近观东吴泊船。明暗对比,远近分明,借门窗的限制,突出描写的主体。通过想象将这两个画面整合,我们会发现诗人此时正静坐于室内,远眺西山,近看泊船,思绪万千。所以,整首诗共描绘了室外和室内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生动描摹,也有对曾经生活的深远思考。
诗歌是灵动的,倾注着诗人的智慧和灵魂。阅读古诗词如果一味地肢解、嚼烂,必然欣赏不到诗歌的隽永与秀丽。阅读古诗词,一定要运用想象,做到心中有画、眼前有画,将立体的图景再现在自己的眼前。
二、借助“想象”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生命情愫
王国维说诗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如何判定有我与无我?就要看诗人是置身于文字之中,还是隐藏在文字之后。但不管哪种处理方式,“诗言志”才使诗歌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因此,要体会诗人创作时真实的内心世界,需要运用想象使自己身临其境,与诗人融为一体,感受诗人的生命冲动,体会诗人是如何使瞬时的情愫流进语言文字中的。
上面所举杜甫的《绝句》(其三),就是典型的“无我之境”。可以这样思考:诗人为何要重点突出黄鸝啼鸣、白鹭飞天两个主体行为?当他走进这样的生活场景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悸动?仅仅是对春天充满生机、花红柳绿的赞美和感叹吗?有没有经历长年漂泊、坎坷后暂得定居的闲适愉悦与安宁坦然呢?还有没有希望像黄鹂、白鹭一样自由嬉戏、纵情飞翔的人生渴盼呢?对自然万物的关注,亦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后两句又为何突然把视角聚焦在西岭白雪和东吴泊船上,而且要以“千秋”和“万里”这样略带夸张的词语加以修饰?如果你是诗人,此时是不是正睹物怀远呢?那雪山是不是自己漂泊江湖的陪伴与见证呢?这泊船是不是自己一路征程的唯一寄托与安慰呢?那“千秋”和“万里”是不是记载了自己漂泊时间之长、距离之远的艰辛与苦楚呢?而今隔窗眺望、倚门近观呈现出来的距离感,是不是暗示着借这扇门窗将那曾经的艰难岁月永远隔断,从此过着居有定所的美好生活呢?所以后两句更多地表达出诗人对此时安定生活的珍惜。因此,整首诗有喜有悲,有明有暗,有暖有冷,表现了诗人暂得安定时的万千情绪。
再如黄庭坚的《早行》:“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这是一首“有我”的诗歌。诗人先入为主,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图画之中,首先将自己置于“人家”的对立面,把自己孤立出来,一下子建立起抒情个体的孤独形象。面对自己“失枕惊先起”和“人家梦中”的情状,内心充满多少愁绪、无奈与苍凉;通过“闻、凭、占、辨、知、觉”等一系列动词,可见诗人极力调动自己的身体感官,用耳朵判断时间,用眼睛辨别方向,用身体感受露寒风冷。借助文字,我们“化为”诗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深刻的孤独、寂寞、冷清以及难以言说的人生苦楚,而这一切只能独自品尝。所以当看到秋阳光影忽吐红时,内心该是多么激动和欢喜。在这冷寂的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太需要那一缕阳光的温暖了。但如此壮丽的秋景反过来又衬托着诗人内心多少的悲凉呢?所以黄庭坚在晨晓的昏暗中低迷得像个饱经风霜的老者,而在黎明的光亮前又像个对一切充满新奇快乐的小孩,这种强烈的反差、心中的百感交集,读者唯有运用想象,身临其境,才能探得几分。
巴尔扎克曾说:“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诗歌美在语言,美在文字,还美在用语言文字描绘的丹青画卷、人事变幻,更美在诗人吐露出的生命冲动和情感倾诉。阅读诗歌,唯有走进文字的世界,用想象还原诗人生活的真实场景,重现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体悟到诗歌艺术永恒的美。
一、借助“想象”咀嚼文字,还原生活的丹青画卷
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往往根据考点的要求,对诗歌从题目到正文进行字句的肢解、文意的翻译、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这种看似有板有眼的古诗词教学,常常是枯燥无味的,完全忽视了诗歌的美学意义。这种教学淡化了诗歌的美感,丢失了诗歌的灵魂,错误地将学生对诗的理解引入一叶障目、管中窥豹般断章取义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必然会一步步地走向衰退。
对待诗歌,学生最需要的恰恰是在应试教育下越来越衰退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对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果说诗歌是诗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字描述,那么想象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将文字所传达的一个个具体意象加以还原,并对这些意象进行组织编排、加工整合,进而呈现一个贴近诗人生活和客观世界的、可观可感可触的真实场景的过程。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例,在常规的解读中,教师常常会告知学生此诗“一句一景”,即“黄鹂鸣唱翠柳,白鹭翱翔碧空,窗前西山雪岭,门前东吴客船”。但这样的解读很明显是依葫芦画瓢,是典型的肢解诗句:画面单一缺少整体联系,情趣干瘪,完全丢弃了诗歌的整体观照,也没有顾及诗人生活的真实面貌,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读懂诗歌。
如果利用想象将诗歌文字加以还原,我们应该惊叹杜甫绝对是一位顶级的摄影大师,选景、构图、色彩、光线,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自成一体。透过文字,我们会发现他所记录的生活场景是如此美丽迷人而生动有趣,又如此富有艺术色彩。前两句展现的是一幅广角画面,近景是“黄鹂鸣翠柳”,远景是“白鹭上青天”,远近得当;主体是黄鹂、白鹭,背景是翠柳、青天,主次分明;黄、绿、白、蓝,色彩匀和,交相呼应;同时又动静相应,和谐相生。当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时,我们似乎看到诗人在青天白日之下,悠闲漫步于翠柳小溪边,两只黄鹂在身边嬉戏啼鸣,一行白鹭突然间从眼前划过,在天空中留下美丽的倩影,生动有趣,闲适自在。后两句则是特写,利用框景构图,以窗为前景,远眺西岭白雪;以门为前景,近观东吴泊船。明暗对比,远近分明,借门窗的限制,突出描写的主体。通过想象将这两个画面整合,我们会发现诗人此时正静坐于室内,远眺西山,近看泊船,思绪万千。所以,整首诗共描绘了室外和室内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生动描摹,也有对曾经生活的深远思考。
诗歌是灵动的,倾注着诗人的智慧和灵魂。阅读古诗词如果一味地肢解、嚼烂,必然欣赏不到诗歌的隽永与秀丽。阅读古诗词,一定要运用想象,做到心中有画、眼前有画,将立体的图景再现在自己的眼前。
二、借助“想象”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生命情愫
王国维说诗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如何判定有我与无我?就要看诗人是置身于文字之中,还是隐藏在文字之后。但不管哪种处理方式,“诗言志”才使诗歌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因此,要体会诗人创作时真实的内心世界,需要运用想象使自己身临其境,与诗人融为一体,感受诗人的生命冲动,体会诗人是如何使瞬时的情愫流进语言文字中的。
上面所举杜甫的《绝句》(其三),就是典型的“无我之境”。可以这样思考:诗人为何要重点突出黄鸝啼鸣、白鹭飞天两个主体行为?当他走进这样的生活场景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悸动?仅仅是对春天充满生机、花红柳绿的赞美和感叹吗?有没有经历长年漂泊、坎坷后暂得定居的闲适愉悦与安宁坦然呢?还有没有希望像黄鹂、白鹭一样自由嬉戏、纵情飞翔的人生渴盼呢?对自然万物的关注,亦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后两句又为何突然把视角聚焦在西岭白雪和东吴泊船上,而且要以“千秋”和“万里”这样略带夸张的词语加以修饰?如果你是诗人,此时是不是正睹物怀远呢?那雪山是不是自己漂泊江湖的陪伴与见证呢?这泊船是不是自己一路征程的唯一寄托与安慰呢?那“千秋”和“万里”是不是记载了自己漂泊时间之长、距离之远的艰辛与苦楚呢?而今隔窗眺望、倚门近观呈现出来的距离感,是不是暗示着借这扇门窗将那曾经的艰难岁月永远隔断,从此过着居有定所的美好生活呢?所以后两句更多地表达出诗人对此时安定生活的珍惜。因此,整首诗有喜有悲,有明有暗,有暖有冷,表现了诗人暂得安定时的万千情绪。
再如黄庭坚的《早行》:“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这是一首“有我”的诗歌。诗人先入为主,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图画之中,首先将自己置于“人家”的对立面,把自己孤立出来,一下子建立起抒情个体的孤独形象。面对自己“失枕惊先起”和“人家梦中”的情状,内心充满多少愁绪、无奈与苍凉;通过“闻、凭、占、辨、知、觉”等一系列动词,可见诗人极力调动自己的身体感官,用耳朵判断时间,用眼睛辨别方向,用身体感受露寒风冷。借助文字,我们“化为”诗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深刻的孤独、寂寞、冷清以及难以言说的人生苦楚,而这一切只能独自品尝。所以当看到秋阳光影忽吐红时,内心该是多么激动和欢喜。在这冷寂的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太需要那一缕阳光的温暖了。但如此壮丽的秋景反过来又衬托着诗人内心多少的悲凉呢?所以黄庭坚在晨晓的昏暗中低迷得像个饱经风霜的老者,而在黎明的光亮前又像个对一切充满新奇快乐的小孩,这种强烈的反差、心中的百感交集,读者唯有运用想象,身临其境,才能探得几分。
巴尔扎克曾说:“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诗歌美在语言,美在文字,还美在用语言文字描绘的丹青画卷、人事变幻,更美在诗人吐露出的生命冲动和情感倾诉。阅读诗歌,唯有走进文字的世界,用想象还原诗人生活的真实场景,重现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体悟到诗歌艺术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