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原有的学术思想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有人勇敢地向这些权威的学术专家发起挑战,从而阐述新的学术思想。作为一名新时期中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就是要培养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人才,而课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阵地。
我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 年和2017年“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课题年会”。余党绪老师“批判性思维”课题研究触动了我的灵感,我尝试着在农村初中学生阅读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问卷调查,掌握学情
我和我们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对我县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调查问卷”。其中有这样两道题:1.杨绛在《老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通读全文后,你如何看待杨绛的“愧怍”?2.四大名著《水浒传》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人们都称赞《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羡慕好汉们“快意恩仇”的生活,你是怎么看英雄豪杰快意杀人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已经有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有自己的理解,虽然还很稚嫩,但已初步体现了其思辨性。这次问卷调查,让我对中学生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的研究充满了希望。
二、课例失败,沉静思考
《鸟》是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梁实秋。2016年秋,我就以这一篇文章作为实验课,到一个农村中学去,看一看农村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如何。可惜,这是一堂不成功的实验课。
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将印有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导学案发下去。上课时,首先了解“梁实秋”,然后整体阅读课文,把握课文每一段所写的内容,接着朗读,品味文中典型句子……
我认为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以后,有意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第三段结尾说“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而文章第五段结尾说“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第三段赋予鸟以“情感”,第五段却说“与鸟何干”。作者这样说,前后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不怕学生冷场,只要他们的思考有成效),没有人回答。是散文有深度,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课堂上,学生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学生不会质疑课文,学生不敢妄议作者,学生找不到批判的理由。没办法,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我将课堂内容作了简单的总结,把这个问题留作课后作业,课下交流。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农村的路还有多远?
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我再读《祛魅与祛蔽》,想从中找到一些答案。余党绪说:“人总是有自己的局限,视野上的,知识上的,性格上的,甚至生理上的,所以不能太执迷。‘思辨’这个词的由来,就是《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要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相,追求公正,总会走到‘思辨’这条路上来”。七年级的学生少有知识积累、文化积累、生活积累,也就是说没有“博学之”如何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农村大部分父母很少引导孩子学习,读书环境比城镇的孩子差,缺少书店、图书馆等汲取知识、增长见闻、拓宽视野的地方,课堂是农村孩子储备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他们认为老师就是圣人,老师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言听计从,老师讲什么,自己只管记录,很少质疑,也不想质疑,即使勉强有问题,也仅限于音、形、义等比较浅显的问题,涉及面窄,缺乏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阅读、思考、分析的能力之上,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举步维艰。尤其是当下,大量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护、教育,完全依靠老师的安排、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少得可怜。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重点还是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储备知识。只有学生语言积累多了,知识储量大了,生活阅历深了,才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问、思、辨”的能力。现在想想,假如学生阅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之后,对梁实秋先生有了一点了解,我再讲《鸟》这一课,不知道效果如何?
三、引导阅读,希望犹存
回到前面的问卷调查,针对杨绛的不同看法,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书,读杨绛先生的书——《杨绛作品集》《杨绛文集》。让学生了解杨绛、钱锺书先生的事迹。然后找了几个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交流,有一位同学说,我之所以对杨绛持不同的观点,是因为我读过《文化嘴脸——丑陋的中国文艺界》这本书,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杨绛欺侮弱小?”文中讲述了杨绛与宗璞的一起官司。七年级学过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对宗璞的遭遇深表同情;课堂上老师还简单地介绍过宗璞的父亲——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我对这个书香之家有着深深的敬意。当我再读到《老王》一文时,老王总是在为杨绛一家服务,临死前把自家的鸡蛋、香油都送给了杨绛一家,回报是什么?除了女儿曾经送过一盒鱼肝油以外,剩下的就是钱。杨绛连一句温暖的安慰都没有,对一个骷髅般的将死之人,请进门坐一坐都不可能,还谈何崇高?得知老王死了,平淡的对话,仿佛在说一个于己毫不相干的人,一滴眼泪都没有,又谈何愧怍?我把几个内容联系起来看,综合分析了杨绛这个人,她的人格在我的心中已经大打折扣了,才产生了这样的见解。
我们姑且不论这名学生的观点是不是偏激了,单说这个学生有了一点积累,就会对问题有较深的思考,且能阐述观点,实属不易。鼓励学生阅读、积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犹存。
恼人的秋天刚刚过去,还略带暖意的初冬,又给了我希望。我们名师工作室成员李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课题《杞人忧天》(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让我有了新的发现。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朗读、自读、评点、探究,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寓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假如杞人穿越时空,来到当下的世界,他们会忧天吗?”有学生说:“不会,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天、地这样的自然知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不会产生担忧。”也有学生说:“会,杞人倒不是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而是担忧沙尘、雾霾、海啸、地震、山体滑坡……也许杞人会更担忧。”这两种观点,赞成和反对几乎各占一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丰富了各自的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不过,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有一位男同学说:“假如杞人穿越到现在,他不是忧天忧地,他最担忧的是自己,因为他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怎样生活。他知识浅陋,没有办法適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这一观点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有学生立即反驳:“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能思考天地变化,穿越到现在,他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一定很快,他不仅能生活,而且生活的很好。”……
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思维缜密,逻辑性强,是因为他们小学阶段就积累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对于沙尘、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也有一些了解,这是学生认知的领域,学生的思辨是活跃的,因此,我又看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希望。
总之,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重点在于引导他们广泛阅读。只有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有质疑精神。而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挑战权威,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素养。
我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 年和2017年“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课题年会”。余党绪老师“批判性思维”课题研究触动了我的灵感,我尝试着在农村初中学生阅读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问卷调查,掌握学情
我和我们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对我县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调查问卷”。其中有这样两道题:1.杨绛在《老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通读全文后,你如何看待杨绛的“愧怍”?2.四大名著《水浒传》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人们都称赞《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羡慕好汉们“快意恩仇”的生活,你是怎么看英雄豪杰快意杀人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已经有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有自己的理解,虽然还很稚嫩,但已初步体现了其思辨性。这次问卷调查,让我对中学生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的研究充满了希望。
二、课例失败,沉静思考
《鸟》是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梁实秋。2016年秋,我就以这一篇文章作为实验课,到一个农村中学去,看一看农村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如何。可惜,这是一堂不成功的实验课。
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将印有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导学案发下去。上课时,首先了解“梁实秋”,然后整体阅读课文,把握课文每一段所写的内容,接着朗读,品味文中典型句子……
我认为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以后,有意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第三段结尾说“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而文章第五段结尾说“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第三段赋予鸟以“情感”,第五段却说“与鸟何干”。作者这样说,前后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不怕学生冷场,只要他们的思考有成效),没有人回答。是散文有深度,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课堂上,学生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学生不会质疑课文,学生不敢妄议作者,学生找不到批判的理由。没办法,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我将课堂内容作了简单的总结,把这个问题留作课后作业,课下交流。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农村的路还有多远?
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我再读《祛魅与祛蔽》,想从中找到一些答案。余党绪说:“人总是有自己的局限,视野上的,知识上的,性格上的,甚至生理上的,所以不能太执迷。‘思辨’这个词的由来,就是《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要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相,追求公正,总会走到‘思辨’这条路上来”。七年级的学生少有知识积累、文化积累、生活积累,也就是说没有“博学之”如何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农村大部分父母很少引导孩子学习,读书环境比城镇的孩子差,缺少书店、图书馆等汲取知识、增长见闻、拓宽视野的地方,课堂是农村孩子储备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他们认为老师就是圣人,老师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言听计从,老师讲什么,自己只管记录,很少质疑,也不想质疑,即使勉强有问题,也仅限于音、形、义等比较浅显的问题,涉及面窄,缺乏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阅读、思考、分析的能力之上,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举步维艰。尤其是当下,大量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护、教育,完全依靠老师的安排、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少得可怜。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重点还是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储备知识。只有学生语言积累多了,知识储量大了,生活阅历深了,才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问、思、辨”的能力。现在想想,假如学生阅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之后,对梁实秋先生有了一点了解,我再讲《鸟》这一课,不知道效果如何?
三、引导阅读,希望犹存
回到前面的问卷调查,针对杨绛的不同看法,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书,读杨绛先生的书——《杨绛作品集》《杨绛文集》。让学生了解杨绛、钱锺书先生的事迹。然后找了几个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交流,有一位同学说,我之所以对杨绛持不同的观点,是因为我读过《文化嘴脸——丑陋的中国文艺界》这本书,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杨绛欺侮弱小?”文中讲述了杨绛与宗璞的一起官司。七年级学过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对宗璞的遭遇深表同情;课堂上老师还简单地介绍过宗璞的父亲——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我对这个书香之家有着深深的敬意。当我再读到《老王》一文时,老王总是在为杨绛一家服务,临死前把自家的鸡蛋、香油都送给了杨绛一家,回报是什么?除了女儿曾经送过一盒鱼肝油以外,剩下的就是钱。杨绛连一句温暖的安慰都没有,对一个骷髅般的将死之人,请进门坐一坐都不可能,还谈何崇高?得知老王死了,平淡的对话,仿佛在说一个于己毫不相干的人,一滴眼泪都没有,又谈何愧怍?我把几个内容联系起来看,综合分析了杨绛这个人,她的人格在我的心中已经大打折扣了,才产生了这样的见解。
我们姑且不论这名学生的观点是不是偏激了,单说这个学生有了一点积累,就会对问题有较深的思考,且能阐述观点,实属不易。鼓励学生阅读、积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犹存。
恼人的秋天刚刚过去,还略带暖意的初冬,又给了我希望。我们名师工作室成员李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课题《杞人忧天》(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让我有了新的发现。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朗读、自读、评点、探究,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寓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假如杞人穿越时空,来到当下的世界,他们会忧天吗?”有学生说:“不会,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天、地这样的自然知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不会产生担忧。”也有学生说:“会,杞人倒不是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而是担忧沙尘、雾霾、海啸、地震、山体滑坡……也许杞人会更担忧。”这两种观点,赞成和反对几乎各占一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丰富了各自的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不过,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有一位男同学说:“假如杞人穿越到现在,他不是忧天忧地,他最担忧的是自己,因为他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怎样生活。他知识浅陋,没有办法適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这一观点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有学生立即反驳:“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能思考天地变化,穿越到现在,他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一定很快,他不仅能生活,而且生活的很好。”……
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思维缜密,逻辑性强,是因为他们小学阶段就积累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对于沙尘、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也有一些了解,这是学生认知的领域,学生的思辨是活跃的,因此,我又看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希望。
总之,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重点在于引导他们广泛阅读。只有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有质疑精神。而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挑战权威,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