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的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实效性、针对性。今天,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让其更有针对性呢?我想,那就是必须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把生活引进课程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丰城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白色污染、垃圾随处可见;南沙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污柴油等,散发出异味;城市墙壁上的街头小广告……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联合校园周边社区,开展了“让家乡更绿”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就这样,我把教学内容引向生活,倡导了自主探索、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活动化,把活动融入生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都应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情感。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学做小雄鹰》一课时,对于两只小鹰在学本领时的不同表现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通过表演的形式 ,再现了文本中的场景,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只有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行动,才能展翅高飞的道理。由于是在第一个环节——故事引入的基础上设计,所以学生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他们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
2、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创造。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创造。如教学《美化家园》,在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变废为宝”时,我不仅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观察比较现有废品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相似,还让同学们想办法用废品创造出新的物品。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中教师示范、自由创作、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学生表达、教师引导等过程,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大胆去设计与创造,达到预期效果。从中知道废品不是废,而是宝;我们从小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污染环境,用心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三、教学内涵延伸化,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的内涵要扩大半径,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绝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1、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门前的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來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把生活引进课程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丰城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白色污染、垃圾随处可见;南沙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污柴油等,散发出异味;城市墙壁上的街头小广告……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联合校园周边社区,开展了“让家乡更绿”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就这样,我把教学内容引向生活,倡导了自主探索、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活动化,把活动融入生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都应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情感。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学做小雄鹰》一课时,对于两只小鹰在学本领时的不同表现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通过表演的形式 ,再现了文本中的场景,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只有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行动,才能展翅高飞的道理。由于是在第一个环节——故事引入的基础上设计,所以学生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他们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
2、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创造。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创造。如教学《美化家园》,在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变废为宝”时,我不仅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观察比较现有废品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相似,还让同学们想办法用废品创造出新的物品。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中教师示范、自由创作、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学生表达、教师引导等过程,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大胆去设计与创造,达到预期效果。从中知道废品不是废,而是宝;我们从小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污染环境,用心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三、教学内涵延伸化,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的内涵要扩大半径,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绝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1、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门前的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來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