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能力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定理、定义、规律等的形成过程,知识在自然界、社会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都蕴含着大量的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情景,作为我们农村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要区别大城市初级中学物理教学的方式方法,善于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自觉地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初中物理;合作;探究
  我在农村初级中学物理教学10多年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考查内容,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利用多媒体等,注意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真研究,不断学习,稳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一节就是其中一个教改实例,下面就谈谈一些我的具体做法。
  一、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在讲完“光的反射”后,我给全体学生留一个观察、思考的课外作业:“照镜子”,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发现、猜想:“有些同学每天都要照镜子,那么,你在平面镜中的像和你本人的大小、左右、到镜面的距离,连线跟镜面的关系怎样、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学生还没学过虚像概念,在此老师讲一下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这个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主动探究之中。上课一开始就来完成上节课的布置的课外作业,老师让学生来谈自己的发现和猜想,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说:“我离镜面近了,像离镜面也近了。我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可能是相等的”;有的说:“我和像左右可能是颠倒的”;有的说:“我和像的连线跟镜面可能是垂直的”;也有的说:“可能是我离镜面越近,像就越大”;还有的说:“我和像对镜面可能是对称的,还可能是虚像”。(把学生猜想的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提出问题后,进一步产生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欲望,十分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实践探究
  教师要用实验器材、图形图像、网络等,用心设置相关问题,在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究兴趣,在验证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探究能力。这个实验供同学们选用的器材有:平面镜、薄玻璃板、支架、光屏、蜡烛、(规格一样的大、中、小各2根)、白纸、直尺、三角板、火柴。用这些器材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动手动脑、思考讨论起来,同学们在平面镜前点燃蜡烛,在镜后用光屏怎么也找不到蜡烛的像,也就无法研究像和物的关系。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平面镜后面镀上的这层物质要是刮下来的话,它就成了玻璃,玻璃既能透射光,又能反射光,那我们用玻璃板做实验可否行呢?”再来试一试,同学们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能看到后边的像,直接拿光屏在玻璃板后边还是找不到蜡烛的像,那像的大小、位置怎么找呢?老师又引导学生:“能否用实物来代替像呢?要注意怎样找准像的大小和位置”。同学们又动手动脑、热烈地讨论起来,很快就感悟到要找一支合适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后边的这支蜡烛都跟前边的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跟点燃了一样,这支蜡烛就是前边的那支蜡烛的像,就可以研究像和物的关系了。要从实验中取得证据,实验要在纸上做,把每一次像、物、镜面的位置都记录下来。同学们通过动手动脑、討论交流,明确了实验方案。每个同学都积极地投身到主动探究的实验之中。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再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发现,去总结、提高。例如,实验中的玻璃板应该厚一点还是薄一点呢?应该用完全透明的玻璃还是茶色玻璃好呢?实验应该在较暗还是较亮的环境做比较好呢?底下的白纸用有方格是不是好一点呢?要是像与另一蜡烛老是不能重合又是什么原因呢?
  三、让学生分析论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实验取得的证据,讨论分析、合作交流,汇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实验的论证,综合如下:因为在光屏上承接不到像,所以是虚像;因为玻璃板前后的蜡烛长短、粗细都一样,所以像和物是等大的;根据实验记录及测量,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是等距的;照镜子时,我举起右手,我的像举起左手;所以像和物左右是颠倒的;把几次的像点和物点分别连起来,它们对镜面是对称的。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成便于理解、记忆的12个字:“物像等大,物像等距,连线垂直”。这样的结论留给学生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在提高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玻璃板要薄一点的,不至于形成两个相距很远的像;玻璃板要用茶色的,形成的像比较清晰;这个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便以观察;用方格纸的话就不用尺子来测量了,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通过调整玻璃板发现只有在垂直位置时物像才重合。
  四、让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师生讨论
  在总结实验结论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师生通过讨论解决相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问:“平面镜怎么成的虚像昵?”这时老师因势利导,结合成像原理光路图引导学生来理解,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很有成就感。有的学生还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的感觉。这时老师结合投影片先引入视角这一概念帮学生理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当一个人离你远近不同时,你看他有什么不同?他在远处时真的变小了吗?”这时学生明白了自己从不同远近看镜子里的像时,并非是像的大小变了,而是视角大小不同引起视觉的缘故。经过老师的启发,师生通过讨论交流,疑问得到了逐一解决,也提高了学生钻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五、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特点、学以致用
  学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后,教师又鼓励学生:“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平面镜,或者类似于平面镜呢?”随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装有平面镜,也有的同学像有了重大发现似的说:“我知道了现在人们家庭装修时,常在墙上装一块大平面镜,为什么房间显得既明亮又宽敞了”。还有的同学即兴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我身高1.6米,站在平面镜前l米处,我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面多远?像离我本人多远?要用多大的平面镜才能照出本人完整的站立像呢?平静的湖面是不是一块大平面镜呢?倒影是什么现象呢,怎样解释呢?这样的一道题在老师看来很普通,而学生刚学平面镜又用第一人称提出来,感到同学们那么有活力,那么亲切,感觉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又领悟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岂不是一举两得呢!
  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地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尽量多的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无论从提出问题、实验设计,还是验证实验、总结归纳提高等方面都贯穿着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思想,并体现物理学科实验为主的特点,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同时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动手实验,在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在重知识的同时更重能力、在重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创新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新课程理念所找寻的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其他文献
笔者在农村学校从教语文的30年可以分三个阶段:语文教学入门阶段,语文教学能力形成阶段,语文教育思想探索实践阶段。  1986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五和镇的横岗小学附设初中当教师,教初一、初二、初三的语文,做班主任,还要兼任小学六个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狭窄的知识面,简陋的教学条件,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我无暇学习和思考。三年的语文教学,就象瞎子摸象,不知所以,于是我想到学习和提高。通过成人高考,进入肇
【摘要】班级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培养出新时代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新时代的班级管理倡导精细化管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得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从而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对小学班主任角度的定位与转换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角色定位;角色转换  班主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平等;和谐;氛围;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落实,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不应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在数学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各种思想和精神观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承的瑰宝。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思想和知识犹如一张白纸,各种的思想和文化都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教科书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
读图能力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为地理第二语言——地图,它的作用在地理学习中是不可替代的。学会读图、析图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也是地理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我对读图能力的理解,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中经验的总结,谈谈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一、利用直观材料增强学生的感知  景观图、地
【摘要】地理教材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学科之间的教育价值互补,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区域认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力。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元素、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并探讨地理课堂中传统文化元素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价值。  【关键词】中学地理;传统文化元素;地理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通过对《服装门店销售“九连环”》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采用教练式教学加强学生对导购礼仪和销售技巧的训练,力求每位学生都能达到专业要求,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利用微课教学,克服《服装门店销售“九连环”》课程在课堂教学上,没有真实销售情景和氛围的不足,出现了学生在演练各种销售话术的时候,总有读书或背书的感觉,说话语气很不自然的情况。我在销售现场拍摄各种销售情境下,现场使用各种恰当的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如学生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基础上,将这些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结同一“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快地发展,以尽快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进行实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成功性原则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班里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等,从有优
【摘 要】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因此,他们的素质不仅直接关系着他们自己的前途,也直接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就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充分的重视,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好最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而其中最基础的是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关键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大都感到头疼。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不多,知识尚浅,见识有限,且有些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时只讲“炊”,不讲“米”,光讲如何开头呀,过渡呀,结尾等等,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找米下锅”,由于学生手中无素材,往往会产生无“米”可“炊”之感,咬破笔头也难以写出文章来。我认为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积累,才能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当今信息社会,网络资源非常发达,网络已经深深渗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