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自得,快乐无限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艺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集文学、绘画、书法、堆塑等诸多艺术于一体,具有实用性、文化性、艺术性的风格特征,一把好壶就像是一个经制壶艺人精心孕育的小生命,每一把壶都凝结着制壶艺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记录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展现着广阔的生活画卷,令世人爱不释手。故而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紫砂壶的艺术气质,而这是一个内涵广泛、形式宽泛的概念。不同的紫砂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气质和内在韵味。具体到每一把壶上。便能带来不一样的心灵感受。赏析紫砂“悠乐壶”(见图1)就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独特魅力。该壶令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通过紫砂艺术手法,巧妙设计成器,充满新意。趣味盎然。整器气质独特、光洁平滑,线条充满流畅自然的动感,以圆器为造型、以曲线架构,两者组合出温婉天然的美感。这种美感好似浑然天成,现从“悠乐壶”的造型、装饰、人文等方面具体谈谈其艺术气质。
  造型是一把茶壶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紫砂壶的造型大致分为三大类,光素器、筋纹器和花器。不同的壶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它们各具特色,光素器简约素雅、筋纹器轮廓有致、花器生动逼真,但大多数时候它们之间的界别并不十分明显,相互辉映、交融互补、相得益彰。“悠乐壶”置于眼前。顿觉惊奇,制壶艺人的心思可以从中窥出。壶身以简练的线条构成淳朴凝重的形体,比例协调。好似复古的酒壶,气、神、韵俱佳,明快清朗,叫人心生喜悦。身筒虽高,却重心稳固,也不失其饱满圆润的个性,加上泥质细腻纯正。更显得古朴典雅、幽远轻盈,冲泡一杯热茶,更是格外留香;壶的肩颈十分挺拔,平盖卡口,子母线严丝合缝,严谨而美观;于此同时,又以圈足承托,提升了整把壶的气质和重心,使原本高挺的壶身具有轻盈的精神力:壶腹为球体。显得饱满而有精神,表面光滑、无一棱角,肚腹宽而饱满,沉稳内敛、张驰有度;直流壶嘴与方形壶把从壶身前后两侧蓄势而出。两相配合,线条名丽、干净利落。流露着简洁明快的美感。而方形壶把与圆出水口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原则,手握舒适。流水畅快。执握沏茶方便,平缓自在。整器采用珍贵的原矿底槽清泥料,不仅继承了传统器型的底蕴与沉静,又在和谐的搭配与简约的个性中呈现出强烈的整体感,给人以内在的亲切感。
  装饰是体现一把紫砂壶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装饰能够充分体现出作品的美感。并且对于主旨的表达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陶刻装饰无疑是常用的装饰技法之一,它集书画、镌刻等艺术元素于一体,不仅能很好地营造出作品的人文意境,其本身亦是人文的载体与表现。“悠乐壶”的陶刻有两种形式。书法及绘画。一面以竹为载体营造出一种幽远安逸的氛围:另一面是刻有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道出了诗人对客人在寒夜仍来拜访的惊喜。悠悠茶香。仿佛看见了诗人热情好客地招待客人,悠哉地与客人喝着一杯暖茶。快乐地聊着天。其中韵味端庄文秀,气韵贯通中有神。在切情、切意、切境的基础上烘托出“悠乐”的创作主旨,以壶为媒、以刀为体,笔力遒劲、笔锋自若、布局合理,达到古朴凝香的艺术效果。升华了紫砂壶的艺术境界。一种悠然的生活气息呼之欲出,营造出平静的氛围。给人以舒缓放松的心灵感觉,同时传递着制壶艺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淡泊、随和、开怀。与这把壶融合得十分巧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诠释,紫砂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同时,人文意蕴也是作品整体价值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制壶艺人从艺术的角度,以精湛的技艺和审美眼光对自然生活提炼取精,发挥想象,进而使紫砂壶脱离工匠之气,富有深刻内涵。纵观此壶,似圆润的酒壶,这便是制壶艺人的初心:“故人具鸡黍,邀我自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紫砂“悠乐壶”以生动的造型、深刻的陶刻装饰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气质,达到形神俱佳、人文意蕴的完美组合,升华了壶艺境界。悠悠哉哉、快乐常驻则心不累,身亦不累,开心在怀、顺其自然。
其他文献
摘 要 壶艺设计犹如排兵布阵,需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出奇招、运奇谋,方能出奇制胜。道以器生,器以载道,“孙子兵法系列茶具”以兵之道寓于壶之道,将外观设计为竹简造型,结合文房四宝、戈戟虎符诸多元素,以壶艺的形式对《孙子兵法》的用兵之道和唯物辩证的哲理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又运用“形神兼备”的美学理念进行了艺术处理,使作品在形态上不失新颖的同时,又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及神韵。  关键词 孙子兵法系
期刊
摘要 紫砂壶的制作就工艺而言,“思于实、作于细”是制作过程的显著特征。本文抛开技术必要性的前提,以“民间话语”系列作品为例,阐述了紫砂壶文化内涵表达方式,同时从探究文化内涵的角度为紫砂壶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 生活;文化;特性;体验;价值  紫砂壶是一种无形情绪的产物,一种文化默契的定型。“民间话语”系列作品外形朴素,但内涵饱满。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这些作品在最初强调的是生活,一个明显的特
期刊
编者按:2014年4月26~27日,全国古陶瓷研讨会在宜兴召开。与会期间,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宜兴市均陶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盛情地接待了他们。热情洋溢地向古陶专家们介绍了古、今宜兴均陶的历史和历代的“宜均”陈列品,引起了100多位专家极大的赞赏。事后。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王莉英研究员十分谦逊地向方大
期刊
正值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诞辰100周年,政府及相关部门、紫砂界、文艺界等社会各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社会化自媒体等方式缅怀顾老遗风,追慕大师风范。无论是影视作品电影《顾景舟》,还是文学著作《布衣壶宗·顾景舟传》;无论是“顾景舟艺术馆”开馆。还是各地举办紫砂展览活动;无论是“景舟传人”通过壶艺传承,还是紫砂界艺术家们锐意创作。都是在围绕手工技艺传承、文化艺术传播、人文精神传递主题思路,将属于
期刊
紫砂陶刻装饰,俗称“刻字”。是紫砂作品装饰手法之一。最早的紫砂陶刻装饰是以竹片为刀进行题款,作为一种记号存在;后来通过特制的陶刻刻刀在紫砂生坯上进行书法、绘画、印章等方式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具有文人气息的创作手法,并成为紫砂文化艺术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紫砂陶刻的题材与内容异彩纷呈。图腾符号、山水云天、菜蔬瓜果、花鸟鱼虫、诗词名句等以紫砂为载体,既要切壶、切题、切意,又要遵循传统书法、绘画技法并结合
期刊
摘要 紫砂壶艺术作品占据着中华艺术的重要地位,也成为了中华陶瓷艺术的瑰宝。紫砂壶独有的自然美感、精湛的工艺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愈来愈为大众所接受。  关键词 紫砂高山流水壶;艺术文化;自然美  纵观宜兴紫砂壶艺术文化数百年的发展史,历代壶艺前辈们潜心艺术追求、耕耘积累,加之文人墨客参与其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手工制作技艺,利用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以自然界为客观对象,巧妙构思,进而制作成紫砂壶艺作品。
期刊
宜兴紫砂壶集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于一身,凭借其独特的质地、别致的造型、素雅的装饰、丰富的内涵、高雅的意境享誉海内外。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方式通过紫砂壶这个载体来得以呈现。更将玉文化、茶文化和禅文化等不同传统文化与紫砂文化更好地融合到一起,使其更绽异彩。  紫砂壶虽造型各类,但万变不离其宗,可分为三大经典器型:光器、花器与筋纹器。方器是光器中独特的造型结构之一。古拙稳重、棱角藏锋
期刊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没有生命。便没有艺术。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几百年来的紫砂艺术,无论是优雅的线条、端庄的造型还是精巧的技艺,勾勒的回转间无处不将自然气息凝聚于紫砂艺术里。紫砂艺人是发现自然、取材于自然的一把好手,即使是光影下的紫砂泥,在他指尖的旋转下依旧能嗅到自然的芬芳。艺术源于自然,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对紫砂壶的历史发展、轨迹演变、造型变化
期刊
紫砂陶艺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其制作技艺已被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而难能可贵的是紫砂陶艺时至今日依旧活跃在艺术舞台。长盛不衰。说起紫砂陶。不得不提紫砂壶这一优秀的艺术载体。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艺不断传承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姿态。延续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由于全手工创作原因,每一把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它们又或多或少地延续着传统
期刊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时期。鼎盛于当代,集造型、诗词、书法、金石等诸多艺术于一身,经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而日益精进,承载着古老文明与现代荣耀。紫砂融入文人的生活。世代相传、薪火相继,逐渐形成了壶艺、诗词、书法与篆刻相兼于一体的紫砂壶具。成为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今,宜兴紫砂壶精湛的工艺和唯美的造型让世界为之侧目,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后起之秀。同时,紫砂壶又以造型的千姿百态、制作工艺的娴熟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