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运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种数学教学旨在逐渐建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渐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观我们的实际教学不难发现,我们小学生生数学问题的提出能力明显低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可见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答模式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去探索解决非常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思考数学,促进数学修养的提高,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问题的概述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旋律的今天,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方可让学生变被动接受“静态”的数学结论为主动探索、研究“动态”的数学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三、引问题意识,促主动建构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敢问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阵地,首先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师的教风要民主。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彻底打破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进行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不囿于陈说,不迷信权威,不拘于“标准答案”,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说、多说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图象”时,我特别引导了学生观察反比例的图象,想为学生们增加一些知识。
师:反比例的图象很特别,它的两边无限接近两条轴,却永远也接触不到这两条轴。(学生皱起了眉头)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可是明明你画的快接触到两条轴了呀,如果再画下去肯定会接触到啊
师:哦?是吗?这两条轴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如果接触到两条轴的话,想想这两个接触点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个是当时间是10小时时,速度是0,一个是速度是120千米/时,时间是0。
师:反比例要求什么?还满足吗?
学生恍然大悟:反比例要求积一定,这样积就是0了,违背了积一定的规律。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是由于看到前所未闻或无法解释的数学事实所产生的本能的情绪反映。但是,相当数量学生的好奇心在出生以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并没有转化为问题意识,而是许多“好奇”。慢慢地被老师“抹杀”掉了。
问题意识是基于好奇心而又高于好奇心的心理品质,它需要教师对学习者好奇心的妥善引导。为此,教育者必須悉心保护学生创新求异的本能和欲望,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衡量他们,而应当从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积极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他们的奇思异想,允许他们出错,给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使其充满“?”。只有这样,创新能力才能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二)创设高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它们产生强烈的释疑愿望。在特定的情境中,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目的。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学校要举行投篮比赛,每个班一名选手参加,本班三个选手报名,他们各自进行了练习,出示:(投篮数先不出示)
你们选择哪个选手参赛?
有些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选3号。这时有学生提出了,“他们投篮个数一样吗?”
师出示投篮个数。并提问:“为什么要知道投篮数?经过讨论,学生很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求出投中数与投篮数的比。从而顺利地揭示课题。
(三)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必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精神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在概念、定理教学时要特别引导学生善于提问的精神。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通过让学生操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从而又启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强调“等底等高”?这样着一教学重点很自然地在学生的操作——提问——再操作中解决了,教学效果好。
(四)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释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感悟掌握方法的重要性。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我们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让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人才。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运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种数学教学旨在逐渐建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渐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观我们的实际教学不难发现,我们小学生生数学问题的提出能力明显低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可见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答模式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去探索解决非常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思考数学,促进数学修养的提高,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问题的概述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旋律的今天,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方可让学生变被动接受“静态”的数学结论为主动探索、研究“动态”的数学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三、引问题意识,促主动建构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敢问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阵地,首先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师的教风要民主。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彻底打破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进行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不囿于陈说,不迷信权威,不拘于“标准答案”,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说、多说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图象”时,我特别引导了学生观察反比例的图象,想为学生们增加一些知识。
师:反比例的图象很特别,它的两边无限接近两条轴,却永远也接触不到这两条轴。(学生皱起了眉头)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可是明明你画的快接触到两条轴了呀,如果再画下去肯定会接触到啊
师:哦?是吗?这两条轴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如果接触到两条轴的话,想想这两个接触点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个是当时间是10小时时,速度是0,一个是速度是120千米/时,时间是0。
师:反比例要求什么?还满足吗?
学生恍然大悟:反比例要求积一定,这样积就是0了,违背了积一定的规律。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是由于看到前所未闻或无法解释的数学事实所产生的本能的情绪反映。但是,相当数量学生的好奇心在出生以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并没有转化为问题意识,而是许多“好奇”。慢慢地被老师“抹杀”掉了。
问题意识是基于好奇心而又高于好奇心的心理品质,它需要教师对学习者好奇心的妥善引导。为此,教育者必須悉心保护学生创新求异的本能和欲望,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衡量他们,而应当从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积极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他们的奇思异想,允许他们出错,给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使其充满“?”。只有这样,创新能力才能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二)创设高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它们产生强烈的释疑愿望。在特定的情境中,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目的。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学校要举行投篮比赛,每个班一名选手参加,本班三个选手报名,他们各自进行了练习,出示:(投篮数先不出示)
你们选择哪个选手参赛?
有些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选3号。这时有学生提出了,“他们投篮个数一样吗?”
师出示投篮个数。并提问:“为什么要知道投篮数?经过讨论,学生很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求出投中数与投篮数的比。从而顺利地揭示课题。
(三)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必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精神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在概念、定理教学时要特别引导学生善于提问的精神。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通过让学生操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从而又启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强调“等底等高”?这样着一教学重点很自然地在学生的操作——提问——再操作中解决了,教学效果好。
(四)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释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感悟掌握方法的重要性。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我们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让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