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必须先备课,才能上课,这已成定论。但教师备课的载体是什么呢?这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在过去好长时间里,教师备课大都落实到学校统一下发的“备课笔记”中,而且即使教材不变,也要年年写,重复地写。几年下来,备课笔记就会像一座小山似的堆积在办公室内,而且随着教龄的增长,一种疲惫感就会油然而生。
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大量涌现,无纸化办公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生事物的诞生,我们总有一些负责教学管理的领导,硬性规定必须将备课的过程落实到“备课笔记”中,也就是——书写,书写,再书写。许多教师面对这些大量的机械重复性操作感到十分厌倦,不仅如此,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已经严重地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备课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毋庸置疑,教材一定要深入钻研,课前一定要备好课。但是,这一过程落实到哪里呢?打开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会发现许多教育家的备课过程,往往是体现在教科书上。从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中发现,他们往往直接在教科书上勾勾画画,做做眉批或注释,甚或将备课案写在日历纸上,或记在临时的备用卡片上,不拘于一定的格式。结果那时的教育教学同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且造就出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知名人物。其实,备课的载体属于一种形式的问题,备课过程不一定非得写到“备课笔记”上。
现在许多先进的媒介,诸如班班通、投影仪等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这就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现代教学媒体使用起来,更简捷更迅速更有效,因此,没有必要再将这一过程写到“备课笔记”上。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汲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并利用好现代的科技手段,切不可囿于落后的备课模式。只有解放了教育生产力,才会创造教育教学的盛世局面。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平度市唐田中学)
在过去好长时间里,教师备课大都落实到学校统一下发的“备课笔记”中,而且即使教材不变,也要年年写,重复地写。几年下来,备课笔记就会像一座小山似的堆积在办公室内,而且随着教龄的增长,一种疲惫感就会油然而生。
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大量涌现,无纸化办公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生事物的诞生,我们总有一些负责教学管理的领导,硬性规定必须将备课的过程落实到“备课笔记”中,也就是——书写,书写,再书写。许多教师面对这些大量的机械重复性操作感到十分厌倦,不仅如此,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已经严重地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备课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毋庸置疑,教材一定要深入钻研,课前一定要备好课。但是,这一过程落实到哪里呢?打开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会发现许多教育家的备课过程,往往是体现在教科书上。从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中发现,他们往往直接在教科书上勾勾画画,做做眉批或注释,甚或将备课案写在日历纸上,或记在临时的备用卡片上,不拘于一定的格式。结果那时的教育教学同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且造就出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知名人物。其实,备课的载体属于一种形式的问题,备课过程不一定非得写到“备课笔记”上。
现在许多先进的媒介,诸如班班通、投影仪等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这就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现代教学媒体使用起来,更简捷更迅速更有效,因此,没有必要再将这一过程写到“备课笔记”上。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汲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并利用好现代的科技手段,切不可囿于落后的备课模式。只有解放了教育生产力,才会创造教育教学的盛世局面。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平度市唐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