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那些事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从2010年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以来,先后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活动,有“亲近吊兰,美化校园”“我的绿色生活”金点子征集、“关注生命之水,拥抱绿色家园”“寻奥秘,拆拆乐”“绿色土壤,生命力量”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在孩子们中间受到了教育,也让老师、家长和社会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了生态环保的意识。
  我还记得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在中国儿童中心科研处的指导之下,第一次开展了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当时我们联系了南京市的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南京凤凰街小学,该校的刘校长一听我们开展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非常的感兴趣,于是一拍即合,立即坐下来策划、构思、设计。在接下来的一两周时间里,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家委会查找资料,联系主流媒体开展“头脑风暴”,我们还去了南京植物园、南京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请教咨询,为当年的生态道德活动选择主题,在多方论证下,于当年的3月份确定了那一年
  的主题是“亲近吊兰,美化校园”。
  主题一确定,全校师生、家长等齐发动、齐开展。记得有一次我们将项目基地铜牌送到学校时,校园的布置让我们大吃一惊:操场上、走廊里、阳台上、教室内、校园的每个角落均摆放着盆栽吊兰,那个场面使我至今难以忘记。
  在后来的陪护过程中,学校安排了值周班,成立了培护组、观察组、测量组、统计组等。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培育,并针对吊兰作详细的培植记录,从温度、水分、土壤基质、肥料配比、移栽繁殖等方面做探究,有的孩子还因为没有照顾好吊兰而哭鼻子。
  当年的暑假,我们带着雏鹰假日小分队来到该校观摩活动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更加吃惊,一盆盆吊兰郁郁葱葱、每一个角落生机盎然,校园就是一个吊兰的世界。学生的教室里、老师的办公室里、每个学生的家里、每个家长单位的办公室里均养植着吊兰。在交流会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吊兰作为观赏类植物,它易于栽培,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刘校长也说,这个主题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实在是太精彩了。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吊兰科学栽培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索实践,学会在定期观察、测量、记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
  生态道德主题教育活动在我中心已经开展五年了,它以自主参与、探索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少年儿童探究式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我作为一名校外生态道德主题教育活动的老师,为少年儿童创设要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和宽松环境,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舞台,为学生提供充分开放、自由的活动空间,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动手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水平。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对环境及人类生存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项目,就让我们在生态道德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收获、成长!我们在路上!
其他文献
人性论历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性善还是性恶的观点上争执不一。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要保持并扩充这个“善”,要靠教育的作用。于是,在“性善论”基础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有迷茫,有感悟,结合《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谈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体会。  关键词:《索溪峪的“野”》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陶行知先生也曾谆谆教诲我们,“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交流
语感,英文叫作'language sense',意思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简单说就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铺开,数学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并在学习内容中设立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项内容。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如今的数学并不只是算术与几何,“做数学”的方法更不只是计算和演绎,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和估计结果等等,这就要求我
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在温州发现了梵剧《沙恭达罗》写本,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也诞生于温州,两者竟“是如此的相肖合”,足以证明“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完全是由印度输入
导语:《群策群论》栏目是“《纺织器材》技术交流”微信群推出的特色栏目,广大群友围绕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集思广义群策群论,在“纺织器材在线”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后,引起非常热
新课程标准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本文就怎样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小学英语新课改优化情境手段新颖《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是建立在学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