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诉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998年1月国家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采取切实措施,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我们对高等教育状况和人才质量状况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诉求。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已经确立,市场成为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人们极大地增强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今天,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使他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必然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格品质
创新精神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实践证明,所有的这些非智力因素都可以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得到强化和提升。较高的文化修养能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理智的、豁达的、乐观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创新,实现自身价值。…
(二)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创新的生理基础
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将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人脑“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去补偿“优势半球”的机能,从而进一步完善创新的生理基础。
(三)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夯实创新的知识底蕴
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人们面对的众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科学技术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等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统筹解决。许多新的发现往往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间产生,广博的多学科知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而这种知识基础只靠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将社会连接起来的纽带,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广泛地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夯实文化底蕴,从而有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营造创新的人文环境
创新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创新精神要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往往表现为对未知世界探索和对现存事物超越的潜能。开发创新潜能,除学习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外,还需要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环境,通过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使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内化为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动力,激发人的创新潜能。高校可通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活动,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氛围,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五)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
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思维方式,强调“闻一知十”“一以贯之”。我国传统文化也蕴含有丰富的创新哲理思想。强调“修身”“身心自由发展”的人文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有利于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思维理念。科学研究表明,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形象思维,具有求异、开放、直觉的属性,对问题多用想象、类比、夸张等思维方式。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想象与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创新性思维方式,促进人们进行创造性研究。
(六)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积累创新的实践经验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课堂教育,还包括各种实践活动,如生产劳动、职业培训、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熟悉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的工作对象,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做事,而且可以广泛地接触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习俗的人群,学会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因此,通过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合理的价值观,并从中提出新问题,激发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之源。
三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一)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授之以渔”,启迪学生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角度构建包含文、史、哲、艺术等比较全面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当代大学生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心理品质,完善当代大学生包括健康人格、思维方法、发明技巧等在内的能力结构框架体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知识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同时,注意知识与学习方法并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促进大学生自觉培养创新精神。
(二)合理设置“显性”与“隐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一方面,要合理设置“显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深化“两课”改革,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创新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通过创设贴近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诉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998年1月国家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采取切实措施,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我们对高等教育状况和人才质量状况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诉求。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已经确立,市场成为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人们极大地增强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今天,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使他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必然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格品质
创新精神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实践证明,所有的这些非智力因素都可以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得到强化和提升。较高的文化修养能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理智的、豁达的、乐观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创新,实现自身价值。…
(二)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创新的生理基础
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将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人脑“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去补偿“优势半球”的机能,从而进一步完善创新的生理基础。
(三)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夯实创新的知识底蕴
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人们面对的众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科学技术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等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统筹解决。许多新的发现往往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间产生,广博的多学科知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而这种知识基础只靠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将社会连接起来的纽带,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广泛地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夯实文化底蕴,从而有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营造创新的人文环境
创新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创新精神要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往往表现为对未知世界探索和对现存事物超越的潜能。开发创新潜能,除学习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外,还需要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环境,通过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使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内化为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动力,激发人的创新潜能。高校可通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活动,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氛围,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五)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
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思维方式,强调“闻一知十”“一以贯之”。我国传统文化也蕴含有丰富的创新哲理思想。强调“修身”“身心自由发展”的人文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有利于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思维理念。科学研究表明,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形象思维,具有求异、开放、直觉的属性,对问题多用想象、类比、夸张等思维方式。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想象与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创新性思维方式,促进人们进行创造性研究。
(六)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积累创新的实践经验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课堂教育,还包括各种实践活动,如生产劳动、职业培训、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熟悉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的工作对象,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做事,而且可以广泛地接触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习俗的人群,学会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因此,通过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合理的价值观,并从中提出新问题,激发创新精神,成为创新之源。
三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一)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授之以渔”,启迪学生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角度构建包含文、史、哲、艺术等比较全面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当代大学生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心理品质,完善当代大学生包括健康人格、思维方法、发明技巧等在内的能力结构框架体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知识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同时,注意知识与学习方法并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促进大学生自觉培养创新精神。
(二)合理设置“显性”与“隐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一方面,要合理设置“显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深化“两课”改革,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创新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通过创设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