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那些消极、颓废的文化就能得到有效抑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角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新课改 和谐校园 方法途径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的优美程度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环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独特效用。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完美了。只有发挥环境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才能把学生塑造得更加完美。
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是新课程改革的沃土,也是提升管理品位的源泉。课程与教学的变革,需要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需要形成和建设新的校园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是培养人和教育人的阵地,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的产生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需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共同参与,共同构建一种适合于师生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使用以下有效方法和途径:
1、大力营造空间文化:空间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的反映。将“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的“阅读宣言”布置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校门口,将“让书香充溢我们,让礼仪伴随成长”的办学理念上墙,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既让老师和学生每天和她会晤几次,更引起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与楼梯过道空间,让墙壁说话。要充分利用易被人忽视的空白墙壁,将其变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阵地。如利用花色在校园内花坛做出“和谐、健康”的校训的造型。在教学区里,设立“师生阅报栏”、“三项(纪律、卫生、学习)竞赛公开栏”、“星级文明教室评比公开栏”等内容。这些显性的内容无言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着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教学楼内的墙壁上可以悬挂一些名人名言或伟人画像,这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起着导向激励作用,激发着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努力创建有声文化:规范校园语言,推广使用普通话,拆除方言围墙;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纠正学生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学校要开放新闻自由时间,如中央台一套午间的“新闻30分”和晚间的“新闻联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能够培养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的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同时校园广播站可以招收一批有播音和写作特长的同学参与,在课外活动和学生就餐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文章或悦耳的音乐,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
3、广泛开展健康文化:学校可以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等,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可结合具体时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等有思想性的活动;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小创作” 等有知识性的活动;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有娱乐性的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军训等有实践性的活动。
4、积极创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上,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每班的国旗、班训、黑板报等有固定的位置)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教室文化更贴近学生,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 “班级图书角” 、“生物角” 、“读书格言” 等专栏,还可以在教室门窗以及墙壁上设置色彩纷呈而又精巧别致的各种“装饰”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管理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5、认真创设课堂文化: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形式广泛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速度,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创设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它的立足点应在于课堂,同时也是不断形成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用和目标
1、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品德培养。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必须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良好品德的培养,而良好的品德总是在一定的道德活动、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对良好道德品德具有诱发、熏陶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2、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教学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而开展课外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知识、认真学习的好思想、好作风,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钻研科学,促进智能的发展。实践证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开发了智力,丰富了知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会给学生的智力发展带来更好的效果。
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利于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也适合学生具有“好胜”“向上”“不服输”等心理特点。由此可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4、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美的形象、美的事物、美的理想往往令人感动和陶醉,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学生会加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使情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使人的积极、肯定、正面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表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5、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每次活动能顺利进行,圆满结束,都需要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学生在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亲自体验到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及看到劳动果实时而流露出来的幸福感。这才能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的道理。 所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养成了劳动的习惯。
6、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出网络困境。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防范教育,让学生学会网上自我保护,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披露的“网上瘾君子”堕落的悲哀事例去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网络信息有的是有价值的,但有的是有害的,當被那些虚伪的、有害的信息误导,甚至被诱惑上网成瘾,带来严重后果时,是不会有人对你负责的。不要做“网络俘虏” ,上网一定要有安全意识,要学会自我保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积极创设审美的学习气氛和育人氛围,力争将秀山高级中学的自然环境美和文化环境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并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学园、审美艺术的乐园和环境优雅的花园。
【参考文献】
1.《和谐校园,浙江教育新追求》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郭枫焰 范俊德
3.《浅论现代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李双锁、易秀龙
4.《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探索》(陈泰丰)
5.《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卢静 )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新课改 和谐校园 方法途径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的优美程度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环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独特效用。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完美了。只有发挥环境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才能把学生塑造得更加完美。
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是新课程改革的沃土,也是提升管理品位的源泉。课程与教学的变革,需要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需要形成和建设新的校园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是培养人和教育人的阵地,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的产生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需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共同参与,共同构建一种适合于师生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使用以下有效方法和途径:
1、大力营造空间文化:空间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的反映。将“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的“阅读宣言”布置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校门口,将“让书香充溢我们,让礼仪伴随成长”的办学理念上墙,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既让老师和学生每天和她会晤几次,更引起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与楼梯过道空间,让墙壁说话。要充分利用易被人忽视的空白墙壁,将其变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阵地。如利用花色在校园内花坛做出“和谐、健康”的校训的造型。在教学区里,设立“师生阅报栏”、“三项(纪律、卫生、学习)竞赛公开栏”、“星级文明教室评比公开栏”等内容。这些显性的内容无言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着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教学楼内的墙壁上可以悬挂一些名人名言或伟人画像,这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起着导向激励作用,激发着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努力创建有声文化:规范校园语言,推广使用普通话,拆除方言围墙;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纠正学生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学校要开放新闻自由时间,如中央台一套午间的“新闻30分”和晚间的“新闻联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能够培养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的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同时校园广播站可以招收一批有播音和写作特长的同学参与,在课外活动和学生就餐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文章或悦耳的音乐,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
3、广泛开展健康文化:学校可以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等,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可结合具体时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等有思想性的活动;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小创作” 等有知识性的活动;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有娱乐性的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军训等有实践性的活动。
4、积极创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上,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每班的国旗、班训、黑板报等有固定的位置)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教室文化更贴近学生,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 “班级图书角” 、“生物角” 、“读书格言” 等专栏,还可以在教室门窗以及墙壁上设置色彩纷呈而又精巧别致的各种“装饰”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管理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5、认真创设课堂文化: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形式广泛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速度,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创设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它的立足点应在于课堂,同时也是不断形成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用和目标
1、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品德培养。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必须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良好品德的培养,而良好的品德总是在一定的道德活动、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对良好道德品德具有诱发、熏陶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2、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教学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而开展课外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知识、认真学习的好思想、好作风,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钻研科学,促进智能的发展。实践证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开发了智力,丰富了知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会给学生的智力发展带来更好的效果。
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利于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也适合学生具有“好胜”“向上”“不服输”等心理特点。由此可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4、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美的形象、美的事物、美的理想往往令人感动和陶醉,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学生会加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使情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使人的积极、肯定、正面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表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5、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每次活动能顺利进行,圆满结束,都需要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学生在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亲自体验到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及看到劳动果实时而流露出来的幸福感。这才能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的道理。 所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养成了劳动的习惯。
6、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出网络困境。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防范教育,让学生学会网上自我保护,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披露的“网上瘾君子”堕落的悲哀事例去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网络信息有的是有价值的,但有的是有害的,當被那些虚伪的、有害的信息误导,甚至被诱惑上网成瘾,带来严重后果时,是不会有人对你负责的。不要做“网络俘虏” ,上网一定要有安全意识,要学会自我保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积极创设审美的学习气氛和育人氛围,力争将秀山高级中学的自然环境美和文化环境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并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学园、审美艺术的乐园和环境优雅的花园。
【参考文献】
1.《和谐校园,浙江教育新追求》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郭枫焰 范俊德
3.《浅论现代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李双锁、易秀龙
4.《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探索》(陈泰丰)
5.《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卢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