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教育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努力从多方面、多视觉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人才有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渗透到教学中去,不仅要用求同思维向学生播种知识,而且要用求异、求新思维诱导学生自己开发潜能。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进行初步尝试。一要给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创设平台;二要紧密结合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灵活驾驭课堂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策略
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立足点,毋容置疑的是,从小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它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选用恰当的钥匙去开启创造性思维的门扇,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催开智慧的花朵。
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平时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思考、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能动的参与,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而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新课改下,老师的课堂角色不是惟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使学生消除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为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处于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就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性进行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观念。教师认真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试图发现新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合作、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毫无顾忌地参与学习,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级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集体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三)创设问题,诱发创造性思维
哲学家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觀察。”疑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悬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线。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草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草原美景的录像,然后,设疑:“假如此时你就站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你想怎样表达你的感情呢?”这样的设问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跃跃欲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既深深地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令人神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体验成功,激发创造性思维
适当的称赞、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如学习《骄傲的孔雀》一文,有位学生提出疑问:“美丽的孔雀都是骄傲的吗?”在儿童的心目中,孔雀是美丽、善良的象征,它们并不都是骄傲的。这种求异思维,反映了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在任何情况下,教师要避免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教材内容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合理见解。抓住时机,鼓励并支持学生的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行为和创造性意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调动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发掘教材,启发创造性思维
教材是发展儿童思维的重要材料,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依据。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因素,可直接用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和发展儿童思维的因素。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思维的独特性;《月光曲》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性思维等,都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好素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思维因素,使学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二)引导善思,激发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独特性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见解、新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特点往往体现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等。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质疑问难又是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要比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解出难题更为可贵。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探索解决。最后教师总结、点拨,再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策略
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立足点,毋容置疑的是,从小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它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选用恰当的钥匙去开启创造性思维的门扇,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催开智慧的花朵。
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平时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思考、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能动的参与,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而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新课改下,老师的课堂角色不是惟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使学生消除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为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处于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就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性进行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观念。教师认真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试图发现新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合作、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毫无顾忌地参与学习,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级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集体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三)创设问题,诱发创造性思维
哲学家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觀察。”疑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悬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线。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草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草原美景的录像,然后,设疑:“假如此时你就站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你想怎样表达你的感情呢?”这样的设问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跃跃欲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既深深地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令人神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体验成功,激发创造性思维
适当的称赞、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如学习《骄傲的孔雀》一文,有位学生提出疑问:“美丽的孔雀都是骄傲的吗?”在儿童的心目中,孔雀是美丽、善良的象征,它们并不都是骄傲的。这种求异思维,反映了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在任何情况下,教师要避免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教材内容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合理见解。抓住时机,鼓励并支持学生的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行为和创造性意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调动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发掘教材,启发创造性思维
教材是发展儿童思维的重要材料,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依据。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因素,可直接用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和发展儿童思维的因素。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思维的独特性;《月光曲》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性思维等,都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好素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思维因素,使学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二)引导善思,激发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独特性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见解、新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特点往往体现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等。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质疑问难又是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要比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解出难题更为可贵。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探索解决。最后教师总结、点拨,再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