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贴近高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次教学”实验。使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学生;分层次教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通高中学位的迅速增加,高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学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学校出现了教与学都不得法的情形,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力分化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导致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这些状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承认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志趣上存在的差异,又要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促进全面发展。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而各类岗位对知识的需求差异甚大,因此,在确定高职各专业数学的教学目标时应该而且必须有层次性。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过去被录取分数线挡在校门外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圆了他们的大学梦。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
(3)毕业导向的要求
由于高职学习已不再是终极学习,学生毕业后不只是就业一条出路,还有升学的选择。这种毕业导向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发展目标的指向不同,从而对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4)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类施教,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分层次教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的组织,而且还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相互激励,相互诱发,从而产生共生效应。我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适合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满足他们将来进一步深造的需要;B层次适合于一般学生,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根据各专业对学习运用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其中A层次的学生比例最好控制在学生总数的30%以内,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首先根据学生填写的调查表进行第一次分班。调查表中主要项目有:姓名、专业、类别(指普高生、三校生)、高考总分、数学成绩、毕业去向、对教学的兴趣(指喜欢、一般、不喜欢)等七个方面。填表前,应向学生讲明,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向更适合于各层次学生,以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方案,得到最好的发展。
(2)教学分层
实行分层次教学决不是只将课程教学要求分成几个层次,简单迁就学生的差异,降低培养要求,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最有效的发展。为此需要制定出A、B两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①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
②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③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3)考核分层
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推行课程分层次教学新模式必须创新成绩考评新机制。打破传统的期末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质量评价观,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这种考评方法一方面达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门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目的,同时也克服了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成绩考核不公平的现象。
三、对分层教育的几点体会
分层次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使分层次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
分层次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把握也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把握,也应对同一个或同一群对象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2)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
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增加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时,必须注意对学生最新发展区域的了解。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通俗一点说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
(3)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的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则是上述过程的外因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
(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分层次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就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在要求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不相互讥讽、挖苦。
(5)科学使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生动、真实的情景,提高了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图文并茂、色彩优美的课件吸引学生去思考。
实践证明,只要高职学校在教学中注意分层次教学中的问题,发挥分层次教学中的优势,学校就能取得“低进高出”的办学质量,实现分层次教学的社会效应。分层次教学是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曰金 分层次教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关键词: 高职学生;分层次教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通高中学位的迅速增加,高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学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学校出现了教与学都不得法的情形,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力分化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导致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这些状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承认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志趣上存在的差异,又要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促进全面发展。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而各类岗位对知识的需求差异甚大,因此,在确定高职各专业数学的教学目标时应该而且必须有层次性。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过去被录取分数线挡在校门外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圆了他们的大学梦。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
(3)毕业导向的要求
由于高职学习已不再是终极学习,学生毕业后不只是就业一条出路,还有升学的选择。这种毕业导向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发展目标的指向不同,从而对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4)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类施教,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分层次教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的组织,而且还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相互激励,相互诱发,从而产生共生效应。我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适合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满足他们将来进一步深造的需要;B层次适合于一般学生,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根据各专业对学习运用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其中A层次的学生比例最好控制在学生总数的30%以内,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首先根据学生填写的调查表进行第一次分班。调查表中主要项目有:姓名、专业、类别(指普高生、三校生)、高考总分、数学成绩、毕业去向、对教学的兴趣(指喜欢、一般、不喜欢)等七个方面。填表前,应向学生讲明,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向更适合于各层次学生,以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方案,得到最好的发展。
(2)教学分层
实行分层次教学决不是只将课程教学要求分成几个层次,简单迁就学生的差异,降低培养要求,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最有效的发展。为此需要制定出A、B两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①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
②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③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3)考核分层
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推行课程分层次教学新模式必须创新成绩考评新机制。打破传统的期末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质量评价观,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这种考评方法一方面达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门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目的,同时也克服了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成绩考核不公平的现象。
三、对分层教育的几点体会
分层次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使分层次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
分层次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把握也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把握,也应对同一个或同一群对象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2)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
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增加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时,必须注意对学生最新发展区域的了解。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通俗一点说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
(3)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的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则是上述过程的外因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
(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分层次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就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在要求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不相互讥讽、挖苦。
(5)科学使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生动、真实的情景,提高了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图文并茂、色彩优美的课件吸引学生去思考。
实践证明,只要高职学校在教学中注意分层次教学中的问题,发挥分层次教学中的优势,学校就能取得“低进高出”的办学质量,实现分层次教学的社会效应。分层次教学是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曰金 分层次教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