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去听,去记,从没有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
关键词:启发 引导 质疑 信心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曾经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的确,在当代中学生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SEFC新教材课文内容丰富多样,信息量大,贴近社会生活和实际。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SEFC Book I(上) Lesson 26中有这样两种表达方式,“…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were buil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ost homes reached as many as 250,000.",我启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arge number of” and “the number of”?”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我国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如在SEFC Book III(上) lesson 15 中列述了在世界粮食问题处理上的各种错误做法,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各抒己见,谈谈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思。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字和新词、词语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质疑水平。如在 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 two large islands of the British Isles?
How many regions are there in Great Britain? What are they? Please tell us their geographical positions.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in Great Britain.
Which is one of the longest rivers in England?
Why do people like to go to Ireland for their holidays?
在课外,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预习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外预习中所提出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应先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纸条上,在课上进行集中解答。这样学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学会了质疑的方法,提高了质疑的能力。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如:在SEFC Book III(上) Lesson 30 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Are there really so many bookstores in a town?”这时,有些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可笑,有些学生则也有同感,只是不敢发问。我抓住这个机会反问学生“Can you tell us how many bookstores there are in our town,either large or small?”学生们恍然大悟,我们镇上还确有好几家书店、书亭,此时我表扬了提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通过这种做法,学生的质疑兴趣越来越浓。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参考资料: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特级教师林华民的108个教学主张 林华民
清华北大状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卷) 刘国生
初中3年,有效提升各科成绩的100个细节 方舟
做最好的老师(修订本) 李镇西
关键词:启发 引导 质疑 信心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曾经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的确,在当代中学生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SEFC新教材课文内容丰富多样,信息量大,贴近社会生活和实际。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SEFC Book I(上) Lesson 26中有这样两种表达方式,“…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were buil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ost homes reached as many as 250,000.",我启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arge number of” and “the number of”?”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我国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如在SEFC Book III(上) lesson 15 中列述了在世界粮食问题处理上的各种错误做法,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各抒己见,谈谈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思。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字和新词、词语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质疑水平。如在 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 two large islands of the British Isles?
How many regions are there in Great Britain? What are they? Please tell us their geographical positions.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in Great Britain.
Which is one of the longest rivers in England?
Why do people like to go to Ireland for their holidays?
在课外,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预习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外预习中所提出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应先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纸条上,在课上进行集中解答。这样学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学会了质疑的方法,提高了质疑的能力。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如:在SEFC Book III(上) Lesson 30 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Are there really so many bookstores in a town?”这时,有些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可笑,有些学生则也有同感,只是不敢发问。我抓住这个机会反问学生“Can you tell us how many bookstores there are in our town,either large or small?”学生们恍然大悟,我们镇上还确有好几家书店、书亭,此时我表扬了提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通过这种做法,学生的质疑兴趣越来越浓。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参考资料: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特级教师林华民的108个教学主张 林华民
清华北大状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卷) 刘国生
初中3年,有效提升各科成绩的100个细节 方舟
做最好的老师(修订本) 李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