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徜徉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i7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们智慧的源泉,民族精神的精华。《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语文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里,如何让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水乳交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到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课堂;故事;编故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文化精神的凝聚,我们要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吸收我们民族文化智慧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文化人把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这两者作为讨论的热点,开展了空前热烈的探讨和研究,甚至有不少学者把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
  那么传统文化跟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又有什么联系呢?其实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原本就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系。传统文化犹如空气般渗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甚至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便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也不乏古典诗词、古典散文的学习,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仁人志士们依然在大声疾呼传统的回归。当我们的大学生丢开中学时代、小学时代的书本时,人们愕然发现原来很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少得可怜,甚至有些研究生、博士生在用笔写字时一个个错别字依然“层出不穷”。
  这究竟怎么了,那些唐诗宋词、小品散文跑哪儿去了?孩子们长大后没有忘记那个喊狼来了的小男孩,没有忘记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没有忘记阿凡提,但却可能早已淡忘了那曾经痛下苦工背下的《马说》《口技》《出师表》乃至《水调歌头》。
  何以如此?笔者为此深入地进行了思考,结合切身经验,试着道出其中的一二: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乏传统经典篇目的传授乃至传统文化的灌输,但却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真正体悟。那些经典篇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常常只是记忆的对象,而非感悟的对象。教育指向人的成长,教育只有在真正化为学生所能感悟到的意义时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否则只能是一种外加的东西。如何改善这种窘境,自然离不开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领悟与对学习者的观察、理解。笔者在教学体会有了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传播要做好氛围的渲染,情景的创设
  中学的课文选编文章里面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就應该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教学的教学情境。而不能一味枯燥地要求学生注译和背诵。而是可以先做一个课前预热,在开始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先去了解和文章有关的人物生平,文章出处和意境,让学生未知文先进境,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础,学生就很容易进入到作者的意境情怀当中了。例如,在学习文章《口技》之前 ,我会找口技视频和材料让学生看看现代口技B-BOX(一种源自美国音乐文化的节奏口技),感受现代口技的神奇,让学生对口技有一定的认识和好奇,然后再带学生走进历史更悠久,有别于现代口技的中国古代口技。让学生感受到口技的神奇,模拟声音之复杂,所用道具之简单,听众反应之热烈,让学生也成为口技的听众。而后在阅读熟悉课文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浑然一体的结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简洁生动的语言。《口技》就是表演者和作者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那节课我和学生都乐在其中。
  二、把传统文化和课文融化在故事中
  有首歌叫作《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其实仔细回想起来,故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幸福的孩子们是带着故事进入酣甜的梦想的。他们带着好奇心倾听着故事,“后来怎么样了”这一问题的提出正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探索。不仅孩子们爱听生动的故事,成人们同样禁不住对故事的渴望。电影、电视、“故事会”类的娱乐节目吸引住了亿万观众的眼球,因为成人们同样需要在故事中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故事激发起了人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在故事里我们与世界相逢,在故事里我们反思着自己的生存轨迹。人们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在故事中不断的发挥。故事蕴含了民族的经验与生存智慧,蕴含了人民对未来的探索与希冀。没有故事的民族是可悲的,联合国将包括《海的女儿》等在内的格林童话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足以证明了故事对人类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本就蕴育了丰富的故事宝藏,《山海经》《庄子》《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故事资源。在故事中记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可贵的精神遗产。百家争鸣的气象、大汉帝国的辉煌、圣贤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等在一个个故事中得到了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搜集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生爱听故事,想听故事,那么教师也可在适当的时机给他们讲故事。可将中国古代故事与阅读相结合,使学生更易走进文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学冯骥才的《花脸》时,可给学生讲讲关羽“刮骨疗伤”“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幼时冯骥才对英雄的仰慕与热爱之情。而学《忆读书》时,教师亦可穿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使学生认识《水浒传》中人物极其生动的风格,体会冰心对《水浒传》的喜爱。在教《答谢中书书》时,教师应为学生讲讲陶弘景这位“山中宰相”的“礼聘不出”的故事,让学生领会陶弘景寄情于山水的澹泊情怀。当然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应注意语言的表达、语调神态的把握,让学生充分地享受故事、享受语言,使学生不仅得到精神的熏陶亦得到语言的熏陶。
  除了在古代故事中找到与文本相应的故事外,其实教师也可尝试着自己编故事。这种编故事的方法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高的古诗文大有帮助。如在上李白的《行路难》这一首诗时,我在两个班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一个班上时,我将《行路难》一句一句地翻译了下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缺乏学习热情,思维较为怠惰。在另一班上时,我根据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与诗中的内容,为《行路难》编了一个故事,并且边讲故事边给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李白内心世界的探索。这样,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诗中的内容,学习情感饱满,思维活跃。当然编故事的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适用于叙述性较强或情感丰富的作品,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古诗文。但我个人认为,它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拓展平台
  学生学习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书本和学校教育,但是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其实才是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我主要以教材为依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就像了解一个作者,知道作者的生平故事,那学生对这个作者的兴趣和探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课本的这篇文章中,还会去学习和欣赏作者的其他作品,扩展了课外的阅读也加深了对文化的体会。有节日,我还和学生一起了解节日的来源,民风民俗,风味小吃等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让它走进学生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传统化为学生生活的意义,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爱学、乐学。方式有很多但都离不开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对文本身临其境的体会。说得简单些,教师应为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品尝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很好的与传统文化实现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茵.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其他文献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从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谈对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一、尊重每一位学生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因此要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想法,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
【摘要】本文从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课程超市”项目出发,以“音乐律动课”作为实践样本,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运用进行情境分析,并尝试归纳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对我国本土化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本土化  体态律动教学法最早是由欧洲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的,此教学法的目的是启迪个体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培养个体对音乐情绪的表达,以及对运动平衡的感觉,塑造个体有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更高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求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空间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拓展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现状,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不应当局限于对知识点的教学和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应当按照新课改的精神与要求,从实际出发对阅读教学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深研教材、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手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陶冶学生情操、拓
我孩子所在的学校北师大南奥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所学校就读,现在已经是八年级的大哥哥了。关于“家校合作“,从我的个人体会来讲,特别愿意分享“固定开放日制度”和“志愿者家长适度参与校园生活”这两项制度。这两项制度,在我们学校有很长时间的传统,而且现在已经是常态化的了,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着的。  我们学校的“固定开放日”是确定在每个周四,在这一天,所有的家长不需要提
摘要: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奉献,爱更是一种能力,只有把爱的种子撒向学生的心田,才能收获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我们的学生也会带着颗颗爱心走向社会,把爱洒向人间。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用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纠正学生的过错行为,让学生懂得感恩,取得进步。  关键词:爱心;真诚;鼓励;唤醒  时光荏苒,眨眼间,我在教育路上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一路走来,我用心工作,用爱育人,
一个地理事物,往往是地理环境整体作用的产物。植物是自然环境很直观的反映,它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生物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与气候、地形、土壤甚至人类活动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沟通有机界和无机界的桥梁。新课标、新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往往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的真实情境和教学情境中,根据一些植被的生态特征,来推断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举例如下:  例1:(2017全国Ⅰ卷1~3题)给出“3月25
【摘要】农村职校办学条件相对城市滞后,在小农意识影响下,满意现状、缺乏进取竞争精神是我们的共性,故缺乏竞争氛围的农村职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更加重要。用城市化意识转变农村中职生的价值观念及思维习惯,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育,需要培养学生城市化意识、给予职业体验机会、文专教学渗透、用职场文化环境滋润人心。  【关键词】职业精神;农村职校;培养实施  一、引言  笔者的教育对象是农村职校生,近年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紧扣教学内容,结合相互对应的观点和相互关联的典型实例,抓住契机,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对比中鉴别异同,不但可以防止混淆,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规范化、准确化,从而使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辨别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对比;数学教学;学习;提高  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方法来明确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促使主题教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一些相对松散或者零碎的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和掌握,从而进一步点燃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并且能够助推他们早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有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