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有正确认识新课改,在剖析各种不良教学现象中,走出课改误区,探索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误区 对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储备创新的能量。但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我们细致观察、用心思考,会发现有一些误区,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想方设法去突破,加强反思、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实实在在地推进课改。
一、重合作讨论,轻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是一个学习团体。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共享,合作探究,可以激发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切不可误认为:现代学习方式是一个问题下来,教师就发动学生“讨论”,你一言,他一语,十分热闹,其中学生又有多少深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呢?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少“热闹”和“活跃”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对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合作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考虑所提问题值不值得、应不应该拿出来讨论,能不能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有些老师在出示问题后,学生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合作状态,有时不到一两分钟就叫“停”。这样,那些思维较敏捷的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思維相对迟钝的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合作学习非但走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份宁静,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各自认识后,再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广度,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可以说,缺少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不能说是完美的。
二、重开放教学,轻活动评价
面对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放式教学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切不可误认为:鼓励多种见解,可以不要活动评价,不要尺度,不要是非评判。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学生的回答、讨论有时灵气四溢,袒露思维痕迹,对此,老师却不够敏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频频点头,或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或闭口不言,……搞得学生云里雾里,不辨是非,这样,对学生运用知识理解、判断、分析起着很大的误导作用,最后必然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开放式教学,应该是鼓励多元答案,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但绝不可忽视答案的客观性、科学性,对不准确的错误的应该指出来,并帮助改正;开放式教学绝不是“放羊式”教学,在开放时间、开方内容、开放程度上教师要把握好“火候”,课堂上最能出彩、最能凸显教师教学智慧的课堂点评是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可以说,缺少了活动评价,开放式教学是没有实在效果的。
三、重媒体课件,轻实验操作
现在有不少教师过分依赖和崇拜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最明显的是教师往往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各式各样的“图景”展示——各种动画、文本、声音等,而忽视了一些学科的特点——理化等学科是实验科学。计算机模拟不能够代替实验操作,而一些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模拟,而忽略了亲自动手演示实验,忽略学生动手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是教师把自己真正做的实验做成录像后接到多媒体上似乎有些不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如何保证录像没有经过剪辑或其他处理,这个问题说不清,使实验的可信度大大降低,降低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可靠性。
多媒体虽好,但也不能反客为主,毕竟它只是个辅助手段;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弥补实验的一些缺陷。要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角,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会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可以说,缺少实验操作,在理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是无源之水、海市蜃楼。
四、重课前设计,轻动态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共存的课堂,而且“非预设性教学”已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却过分依赖、过分局限于课前设计的教学环节,刻意去关注板块教学的设计模式,一味求顺、求纯、求完善,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较为轻视课堂教学中的流动美,对课堂教学中“意外”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不能够及时加以捕捉并给以艺术化的加工、处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失去了真实自然,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
我们提倡教学设计,使课堂节奏、学生活动、教学过程等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认为,调节课堂节奏、学生活动,教学过程的标准不应是教案的预设,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教师时时关注的应是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在我们的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有生成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应留有“意外”生成的空间和时间;即使当我们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也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应把产生的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及时抓住学生的质疑,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并把它当作教学资源去开发、利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碰撞出越来越多的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思维火花。可以说,缺少了“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一定不是真实自然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误区 对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储备创新的能量。但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我们细致观察、用心思考,会发现有一些误区,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想方设法去突破,加强反思、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实实在在地推进课改。
一、重合作讨论,轻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是一个学习团体。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共享,合作探究,可以激发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切不可误认为:现代学习方式是一个问题下来,教师就发动学生“讨论”,你一言,他一语,十分热闹,其中学生又有多少深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呢?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少“热闹”和“活跃”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对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合作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考虑所提问题值不值得、应不应该拿出来讨论,能不能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有些老师在出示问题后,学生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合作状态,有时不到一两分钟就叫“停”。这样,那些思维较敏捷的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思維相对迟钝的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合作学习非但走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份宁静,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各自认识后,再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广度,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可以说,缺少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不能说是完美的。
二、重开放教学,轻活动评价
面对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放式教学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切不可误认为:鼓励多种见解,可以不要活动评价,不要尺度,不要是非评判。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学生的回答、讨论有时灵气四溢,袒露思维痕迹,对此,老师却不够敏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频频点头,或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或闭口不言,……搞得学生云里雾里,不辨是非,这样,对学生运用知识理解、判断、分析起着很大的误导作用,最后必然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开放式教学,应该是鼓励多元答案,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但绝不可忽视答案的客观性、科学性,对不准确的错误的应该指出来,并帮助改正;开放式教学绝不是“放羊式”教学,在开放时间、开方内容、开放程度上教师要把握好“火候”,课堂上最能出彩、最能凸显教师教学智慧的课堂点评是开放式教学的关键。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可以说,缺少了活动评价,开放式教学是没有实在效果的。
三、重媒体课件,轻实验操作
现在有不少教师过分依赖和崇拜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最明显的是教师往往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各式各样的“图景”展示——各种动画、文本、声音等,而忽视了一些学科的特点——理化等学科是实验科学。计算机模拟不能够代替实验操作,而一些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模拟,而忽略了亲自动手演示实验,忽略学生动手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是教师把自己真正做的实验做成录像后接到多媒体上似乎有些不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如何保证录像没有经过剪辑或其他处理,这个问题说不清,使实验的可信度大大降低,降低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可靠性。
多媒体虽好,但也不能反客为主,毕竟它只是个辅助手段;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弥补实验的一些缺陷。要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角,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会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可以说,缺少实验操作,在理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是无源之水、海市蜃楼。
四、重课前设计,轻动态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共存的课堂,而且“非预设性教学”已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却过分依赖、过分局限于课前设计的教学环节,刻意去关注板块教学的设计模式,一味求顺、求纯、求完善,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较为轻视课堂教学中的流动美,对课堂教学中“意外”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不能够及时加以捕捉并给以艺术化的加工、处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失去了真实自然,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
我们提倡教学设计,使课堂节奏、学生活动、教学过程等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认为,调节课堂节奏、学生活动,教学过程的标准不应是教案的预设,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教师时时关注的应是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在我们的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有生成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应留有“意外”生成的空间和时间;即使当我们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也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应把产生的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及时抓住学生的质疑,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并把它当作教学资源去开发、利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碰撞出越来越多的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思维火花。可以说,缺少了“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一定不是真实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