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精神层面如何在教育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审美机制、思维机制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其中情感教育因子的作用:
一、以文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因文解道,以道悟文。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文字、文学都是有情感的东西。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之源,教材中的精选范文都饱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学生学习课文,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而且也是在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同时产生共鸣与思索,甚至达到心灵上的震撼。比如教学《白毛女》选场,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歌剧《白毛女》,用剧场氛围和歌剧表演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浓浓的情感浸染中深思:为什么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像这样自然而恰当地利用文章中的教育因素,让文道合一,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再比如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文章音律和谐,结构严谨。。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感悟。学生入情入境了,自然会联想翩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晦画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明媚景象,似乎就在眼前。“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声长叹,动人心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深深震撼着他们。文中这些先天的情感精神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甚至让他们终生难忘。
二、教师自身要努力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所特有的情感理解力和表达力,培养良好的情感素质,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针对初中生情感世界单纯、情绪起伏变化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自身情感的强度,充分利用教态语言等积极因素,多示范,多指导,发挥美好情感的示范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情感。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充分发现并利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斯卡特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末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了。”列宁也曾说:“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积极的情感是孩子们学习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和发动者。
教学过程中,在实施情感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要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的积极态度是学生在校建立积极生活体验的前提。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潜在的、广泛的、深刻的定向作用。尤其是在本来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因子的语文教学中,这种影响极其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我们要奉行“渐变适应”的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语文学习后进学生,我们不能太功利,我们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要关注他们学习中的积极表现和变化,及时调整对他们的印象和态度,充分尊重和爱护他们,以教师的积极情感促进他们情感的积极发展。
2.美善相乐,寓教于乐。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情绪,是人们获得精神享受的重要来源。无论从时间上看,还是从空间上看,课堂教学都是我们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要帮助学生消除认知加工障碍,防止学生负情绪状态的出现。学习上的挫折对学生的情绪影响很大,极易使其形成焦虑过度、退却、恐惧等消极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花样,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比如在教《活板》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橡皮泥、蜡等一些简易材料制作活字板。尽管材料简陋、做法粗糙,但是学生却满怀喜悦与激动,刻印出了自己心中认为最美好的作品。就这样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立即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如果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愉快活动多一些,比起一般的灌注式的做法,无疑地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努力营造情感发展的支持性氛围,开发学生无意识领域的认知潜能,发挥学生的潜意识学习效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享受和听觉冲击中更形象地感悟语文的美,从而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情感和能力。当松涛阵阵伴着朗诵艺术家深情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配乐朗诵带的转动而动容;随着一张张幻灯片的悠悠切换,学生身临其境,俨然走进了“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时候,谁能说我们传递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一份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3.为学生搭建一个情感展露的平台。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接触形式。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团体的成员,并在团体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精神和互相帮助的好处时,他会产生较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比如,可以成立班级创作室,通过这种相投的志趣组合,让那些对写作有强烈兴趣和渴望通过勤奋练习来改变作文落后状况的同学聚到一起,在志同道合的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事实证明,一份煞费苦心的文学社刊,一篇翘首以盼的铅印的小文章,都会让学生兴奋许久,幸福许久。这样,作文教学的难题就会慢慢迎刃而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见,为学生的情感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一个情感展露的平台,真的很重要。
让我们拥有一颗爱智之心,爱人之心。依据新课标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要求,整合情感教育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情绪辨认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精神层面如何在教育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审美机制、思维机制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其中情感教育因子的作用:
一、以文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因文解道,以道悟文。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文字、文学都是有情感的东西。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之源,教材中的精选范文都饱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学生学习课文,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而且也是在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同时产生共鸣与思索,甚至达到心灵上的震撼。比如教学《白毛女》选场,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歌剧《白毛女》,用剧场氛围和歌剧表演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浓浓的情感浸染中深思:为什么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像这样自然而恰当地利用文章中的教育因素,让文道合一,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再比如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文章音律和谐,结构严谨。。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感悟。学生入情入境了,自然会联想翩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晦画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明媚景象,似乎就在眼前。“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声长叹,动人心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深深震撼着他们。文中这些先天的情感精神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甚至让他们终生难忘。
二、教师自身要努力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所特有的情感理解力和表达力,培养良好的情感素质,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针对初中生情感世界单纯、情绪起伏变化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自身情感的强度,充分利用教态语言等积极因素,多示范,多指导,发挥美好情感的示范感染作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情感。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充分发现并利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斯卡特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末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了。”列宁也曾说:“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积极的情感是孩子们学习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和发动者。
教学过程中,在实施情感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要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的积极态度是学生在校建立积极生活体验的前提。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潜在的、广泛的、深刻的定向作用。尤其是在本来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因子的语文教学中,这种影响极其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我们要奉行“渐变适应”的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语文学习后进学生,我们不能太功利,我们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要关注他们学习中的积极表现和变化,及时调整对他们的印象和态度,充分尊重和爱护他们,以教师的积极情感促进他们情感的积极发展。
2.美善相乐,寓教于乐。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情绪,是人们获得精神享受的重要来源。无论从时间上看,还是从空间上看,课堂教学都是我们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要帮助学生消除认知加工障碍,防止学生负情绪状态的出现。学习上的挫折对学生的情绪影响很大,极易使其形成焦虑过度、退却、恐惧等消极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花样,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比如在教《活板》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橡皮泥、蜡等一些简易材料制作活字板。尽管材料简陋、做法粗糙,但是学生却满怀喜悦与激动,刻印出了自己心中认为最美好的作品。就这样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立即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如果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愉快活动多一些,比起一般的灌注式的做法,无疑地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努力营造情感发展的支持性氛围,开发学生无意识领域的认知潜能,发挥学生的潜意识学习效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享受和听觉冲击中更形象地感悟语文的美,从而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情感和能力。当松涛阵阵伴着朗诵艺术家深情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配乐朗诵带的转动而动容;随着一张张幻灯片的悠悠切换,学生身临其境,俨然走进了“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时候,谁能说我们传递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一份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3.为学生搭建一个情感展露的平台。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接触形式。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团体的成员,并在团体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精神和互相帮助的好处时,他会产生较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比如,可以成立班级创作室,通过这种相投的志趣组合,让那些对写作有强烈兴趣和渴望通过勤奋练习来改变作文落后状况的同学聚到一起,在志同道合的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事实证明,一份煞费苦心的文学社刊,一篇翘首以盼的铅印的小文章,都会让学生兴奋许久,幸福许久。这样,作文教学的难题就会慢慢迎刃而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见,为学生的情感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一个情感展露的平台,真的很重要。
让我们拥有一颗爱智之心,爱人之心。依据新课标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要求,整合情感教育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情绪辨认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