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这一理念这几年已经被搞语文研究和语文教育的同仁们越来越多的说起,也越来越达成了共识,这也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性质的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實践性课程。”[1]可见语言文字这一“细处”是根本,教育家叶圣陶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语言“细处”的强调更是到了一个高度,文本细读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细教文本?如何指导学生把一篇文章读细,作为一线教师这一点变得更加重要。文本细教在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读到文本的细处。如何设计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聚焦到这个细点上去,这是教学上的难点。
在一堂市级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执教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试图以细教文本这一理念指导教学。这一课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分析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人物:1.从居住环境品其人;2.从正面描写品其人;3.从侧面描写品其人。
一、以细处比较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从居住环境上品其人的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有一次,一个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王仲年译)
他就会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头晕脑胀,一文钱的账也没有要到!(黄源深译)
问题:通过两组不同的翻译对比,发现本文表达的效果。
学生1:两种版本的翻译,王仲年的翻译多了一个想象的虚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这里假想“碰到自己”会更形象地写出收账人一无所获的尴尬,引人发笑,引人发笑的背后是心酸的泪水,这里还真是有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特点。
学生2:不仅引人发笑,也引人思考:既然这个地方巷子很多,那住在这里的艺术家也很多,但为何在寻找他们要账的时候却找不见?作者为何要说“那才有意思呢!”到底有什么意思?其实这里并不是没有人了,相反,这里的底层艺术家都藏起来了,因为他们太穷了,连作画的颜料、纸张、画布也买不起,这就深刻地交代了主人公贝尔曼的身份——底层的穷画家。
【教学感悟】以细处比较的方式体会本篇课文语言表述中的特点,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聚焦到具体的词语上,特别是那些有差异的字眼上,经过细致的体会,学生会思考文字背后的深意,体会出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特点。比较式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笔者在讲授《雨巷》一课时,把闻一多《死水》的结尾与《雨巷》的结尾进行了比较。《死水》“断不是”“造出个”这些词语中能看出,诗人坚决明朗的态度就是打破旧世界并建立一个新世界;《雨巷》则是不明朗的,“彷徨”“希望飘过”等字眼可以看出是在旧世界中寻找渺茫的希望。这样的比较就使得一个不好理解的思想情感,变得易懂。
二、以细化问题设计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从正面描写品其人和从侧面描写品其人环节,笔者分别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要为贝尔曼画一幅画,你最想画的是他的什么部位?想描画成什么样子?30—36段中哪些语句能给你的绘画提供帮助?(胡子、脑袋、身体、眼睛、手、眉毛)
问题二:最后一段哪个细节打在你心窝上?(鞋子、衣服、灯笼、梯子、画笔、调色板)
学生1:胡子,从具体描写胡子的语句“有一把像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从对胡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贝尔曼胡子之长。艺术家的胡子、头发都比较长,可以理解为贝尔曼对艺术的执着和坚守。
学生2:从“画笔”和“调色板”的细节去说,要抓住“几支散落”的画笔,“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这两处细节除了进一步说明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画的,也说明了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一个人爬上梯子,一只手拿着画笔,另一只手拿着调色板,可能还要嘴里含着灯笼作画的不易。从而更体现出贝尔曼那颗善良、济世的心。
【教学感悟】课堂的推进是由主问题引导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往往我们提出一个大问题,学生会抛开具体的文字笼统的讲,导致对文本无法读细,比如此处这两个问题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设计,可以问“结合课文分析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试想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怎样?肯定是很难一下子聚焦在关键语句上的。上面两个问题的设计同样是分析人物形象,但却让分析细化了,学生会沿着老师的提示快速聚焦到关键语句上,并且由文字的表面意进一步深入分析到贝尔曼的形象特点。细化问题的教学设计可以应用到每一堂课中去,笔者在讲《秋声赋》一课时,主问题是“秋声有怎样的特点?”但又在PPT上细化了一下问题回答的模式:我从
在一堂市级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执教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试图以细教文本这一理念指导教学。这一课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分析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人物:1.从居住环境品其人;2.从正面描写品其人;3.从侧面描写品其人。
一、以细处比较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从居住环境上品其人的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有一次,一个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王仲年译)
他就会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头晕脑胀,一文钱的账也没有要到!(黄源深译)
问题:通过两组不同的翻译对比,发现本文表达的效果。
学生1:两种版本的翻译,王仲年的翻译多了一个想象的虚写,“突然碰到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这里假想“碰到自己”会更形象地写出收账人一无所获的尴尬,引人发笑,引人发笑的背后是心酸的泪水,这里还真是有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特点。
学生2:不仅引人发笑,也引人思考:既然这个地方巷子很多,那住在这里的艺术家也很多,但为何在寻找他们要账的时候却找不见?作者为何要说“那才有意思呢!”到底有什么意思?其实这里并不是没有人了,相反,这里的底层艺术家都藏起来了,因为他们太穷了,连作画的颜料、纸张、画布也买不起,这就深刻地交代了主人公贝尔曼的身份——底层的穷画家。
【教学感悟】以细处比较的方式体会本篇课文语言表述中的特点,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聚焦到具体的词语上,特别是那些有差异的字眼上,经过细致的体会,学生会思考文字背后的深意,体会出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特点。比较式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笔者在讲授《雨巷》一课时,把闻一多《死水》的结尾与《雨巷》的结尾进行了比较。《死水》“断不是”“造出个”这些词语中能看出,诗人坚决明朗的态度就是打破旧世界并建立一个新世界;《雨巷》则是不明朗的,“彷徨”“希望飘过”等字眼可以看出是在旧世界中寻找渺茫的希望。这样的比较就使得一个不好理解的思想情感,变得易懂。
二、以细化问题设计的方式细教文本
在从正面描写品其人和从侧面描写品其人环节,笔者分别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要为贝尔曼画一幅画,你最想画的是他的什么部位?想描画成什么样子?30—36段中哪些语句能给你的绘画提供帮助?(胡子、脑袋、身体、眼睛、手、眉毛)
问题二:最后一段哪个细节打在你心窝上?(鞋子、衣服、灯笼、梯子、画笔、调色板)
学生1:胡子,从具体描写胡子的语句“有一把像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从对胡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贝尔曼胡子之长。艺术家的胡子、头发都比较长,可以理解为贝尔曼对艺术的执着和坚守。
学生2:从“画笔”和“调色板”的细节去说,要抓住“几支散落”的画笔,“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这两处细节除了进一步说明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画的,也说明了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一个人爬上梯子,一只手拿着画笔,另一只手拿着调色板,可能还要嘴里含着灯笼作画的不易。从而更体现出贝尔曼那颗善良、济世的心。
【教学感悟】课堂的推进是由主问题引导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往往我们提出一个大问题,学生会抛开具体的文字笼统的讲,导致对文本无法读细,比如此处这两个问题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设计,可以问“结合课文分析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试想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怎样?肯定是很难一下子聚焦在关键语句上的。上面两个问题的设计同样是分析人物形象,但却让分析细化了,学生会沿着老师的提示快速聚焦到关键语句上,并且由文字的表面意进一步深入分析到贝尔曼的形象特点。细化问题的教学设计可以应用到每一堂课中去,笔者在讲《秋声赋》一课时,主问题是“秋声有怎样的特点?”但又在PPT上细化了一下问题回答的模式: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