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属于美学的一个范畴,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拥有好的音乐教育的孩子一般具有高雅的情操。而良好的音乐教育也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先进,很多的设施已经应用到教学方面了。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微课教学是一种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因为主题比较明确,内容短小精悍而深受欢迎。在小学音乐教学方面,微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音乐;应用
微课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微课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缩短了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可以讲授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微课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以小视频为主,同时也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联系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此文从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的运用及其价值做了相关的描述。
一、微课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
音乐课堂上首先要学的就是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基础。但是乐理知识是一种纯理论性的知识,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对于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但是对于任何事情又无法静下来仔细钻研。如果教师想要课堂效果和质量提升,就必须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利用微课来讲授难以理解的部分,比如在讲授短音乐器时,有双响筒、串铃、铃鼓、木鱼、锣鼓、响板。传统教学只是让学生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但是教师可以在讲到短音乐器时就将提前准备好的小视频打开,让学生了解乐器具体的样子及其声音。微课的这种形式,既能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微课的可循环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说的话便是“专心点,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一些学生并不是上课不认真,而是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确实有限。况且音乐教育又是极其注重节奏的,而培养节奏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加练习。下课之后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培养节奏感。微课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只要学生有时间练习,那么学生就可以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影响,随时随地进行练习。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学,教师把节奏、赏析等一系列都分析好并且录制好,课后将视频传到家长群,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对这首歌谣加以练习。微课的这种不限时间、空间,可循环播放的特性,使得很多学生可以在家对曲子加以练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由于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做事情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即便学生最初有了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强,学生就会对这个事物失去了耐心。例如,我的一个学生家长曾经向我反映过一个问题,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对钢琴产生兴趣,每周会去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一个小时的钢琴。大概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给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孩子刚开始特别喜欢,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都练习半个小时的钢琴。一年左右后孩子每天练习钢琴的时候都是哭着进行的。这就是孩子刚开始的新鲜感已经被磨灭了,咱们的音乐教育也是这样,需要不定时找一些新鲜事物来提高孩子的兴趣。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难题,小学音乐教育少不了音乐欣赏,那么教师可以不定时放一首学生比较喜欢的乐曲进行欣赏,并且再由那首曲子联系到课本中的曲子进行教学。比如,有一首音乐《打靶归来》,我会先让学生看一段铁道游击队的动画片,然后再为他们播放这首音乐《打靶归来》,使他们对这首曲子提前加以了解。由于他们了解创作背景,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首曲子时会听得特别投入,这样既提高他们对于音樂课堂的兴趣,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微课解决乐器不足的问题
现在一些学校可能由于经费问题或者是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强的问题等,音乐乐器只有最主要的几种。如果想要拓展一下知识,也只能进行口头上的讲述,学生可能无法想象出乐器的具体模样,最重要的是声音上无法描述,除非教师用其他乐器进行替代。但是长期这样不利于学生对音色的分辨,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小提琴曲《梁祝》,在没有小提琴的情况下,教师用其他乐曲代替小提琴。虽然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梁祝》的内涵不能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下,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找好有关《梁祝》的视频和曲子,当讲到《梁祝》时可以播放这段曲子,这样就利用微课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器材短缺的问题。
总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但凡事均有有利有弊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使用微课,一节课中多数时间都是以学生自学微课为主,有些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就会慢慢拉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张锡君.新形势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商讯,2020(3):66.
[2]欧阳海燕.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的探讨[A].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2019:482-484.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音乐;应用
微课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微课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缩短了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可以讲授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微课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以小视频为主,同时也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联系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此文从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的运用及其价值做了相关的描述。
一、微课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
音乐课堂上首先要学的就是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是学好音乐的基础。但是乐理知识是一种纯理论性的知识,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对于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但是对于任何事情又无法静下来仔细钻研。如果教师想要课堂效果和质量提升,就必须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利用微课来讲授难以理解的部分,比如在讲授短音乐器时,有双响筒、串铃、铃鼓、木鱼、锣鼓、响板。传统教学只是让学生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但是教师可以在讲到短音乐器时就将提前准备好的小视频打开,让学生了解乐器具体的样子及其声音。微课的这种形式,既能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微课的可循环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说的话便是“专心点,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一些学生并不是上课不认真,而是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确实有限。况且音乐教育又是极其注重节奏的,而培养节奏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加练习。下课之后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培养节奏感。微课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只要学生有时间练习,那么学生就可以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影响,随时随地进行练习。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学,教师把节奏、赏析等一系列都分析好并且录制好,课后将视频传到家长群,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对这首歌谣加以练习。微课的这种不限时间、空间,可循环播放的特性,使得很多学生可以在家对曲子加以练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由于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做事情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即便学生最初有了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强,学生就会对这个事物失去了耐心。例如,我的一个学生家长曾经向我反映过一个问题,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对钢琴产生兴趣,每周会去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一个小时的钢琴。大概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给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孩子刚开始特别喜欢,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都练习半个小时的钢琴。一年左右后孩子每天练习钢琴的时候都是哭着进行的。这就是孩子刚开始的新鲜感已经被磨灭了,咱们的音乐教育也是这样,需要不定时找一些新鲜事物来提高孩子的兴趣。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难题,小学音乐教育少不了音乐欣赏,那么教师可以不定时放一首学生比较喜欢的乐曲进行欣赏,并且再由那首曲子联系到课本中的曲子进行教学。比如,有一首音乐《打靶归来》,我会先让学生看一段铁道游击队的动画片,然后再为他们播放这首音乐《打靶归来》,使他们对这首曲子提前加以了解。由于他们了解创作背景,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首曲子时会听得特别投入,这样既提高他们对于音樂课堂的兴趣,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微课解决乐器不足的问题
现在一些学校可能由于经费问题或者是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强的问题等,音乐乐器只有最主要的几种。如果想要拓展一下知识,也只能进行口头上的讲述,学生可能无法想象出乐器的具体模样,最重要的是声音上无法描述,除非教师用其他乐器进行替代。但是长期这样不利于学生对音色的分辨,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小提琴曲《梁祝》,在没有小提琴的情况下,教师用其他乐曲代替小提琴。虽然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梁祝》的内涵不能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下,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找好有关《梁祝》的视频和曲子,当讲到《梁祝》时可以播放这段曲子,这样就利用微课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器材短缺的问题。
总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但凡事均有有利有弊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使用微课,一节课中多数时间都是以学生自学微课为主,有些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就会慢慢拉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张锡君.新形势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商讯,2020(3):66.
[2]欧阳海燕.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的探讨[A].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2019:482-48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