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学习中量积累的原则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点滴积累的长期过程,很多人偏信英语的速成法,通过对高中英语学习中量积累原则的探究,端正对高中英语学习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 速成法 量积累 有效性
  哲学上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量变和质变,只有积累到一定量时候才有可能有质的飞跃。所谓量积累原则就是在英语学习中必须遵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原则。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细水长流的学科,是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早就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点滴的积累、循序渐进是多么重要。现在有很多学生总是想着通过找一些捷径或速成的方法来提高英语成绩。其实他们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高中英语学习中量的积累原则,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没有达到一定的量是不可能达到质的变化。量的积累原则对高中英语的学习及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想给合平时的教学心得,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分析。
  一、从思想上充分认识量积累原则的重要性
  量的积累原则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的尤为重要。对高中而言,没有初中的积累,高中的学习更是无从下手,寸步难行;没有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英语学习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Without grammar,lots of things can’t be expressed;wiht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expressed.”,语言学家Wilkins(1972)就曾这样论断过词汇积累的作用。根据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英语学习者必须对所学语言进行大量的积累,包括词汇、习惯用语、语法等方面的积累, 还包括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积累,要是没有这些必要的积累,很有可能会产生语言使用的错误,甚至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比如,在中国,我们见面时总是会用:“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或How old are you? 之类的问候语,而这些问候语在英美一些国家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他们会误解我们过分关注他们的隐私。所以要避免这些语言交际的障碍,我们平时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把英语的学习比作一幢大楼的建设,那些零碎的小知识便是砖砖瓦瓦,而没有这些砖瓦的积累是不可能砌成高楼的。
  二、在学习中如何进行量的积累
  1.反复循环,不断重现,词汇积累是关键。词汇积累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但像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英语使用环境的地区,许多学生经常抱怨英语很难学,平时的词汇积累更是艰巨,花时间多,遗忘率高,收效小,教师让学生进行词汇积累的过程中,如何同遗忘作斗争呢?“反复循环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不断循环,反复重现来巩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每次在教授新课时,我都会根据需要,采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把内容相近的课文集中成单元教学。比如,让学生进行词汇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经常重复以下步骤:听写,英汉互译,用所给词(本课的新词及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在每周周记中要有所体现本单元内所学的词汇及句型,通过这样反复循环,不断重现进行积累,最后取到较好的效果。
  2.通过阅读,扩展知识的积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应该在阅读中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如果仅靠机械地记忆词、词组及语法结构,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即使记下一部分内容,也是纸上谈兵,容易被遗忘。 实践证明,阅读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体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产生较深的印象。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其他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有趣的历史地理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其自主地进行积累是极有帮助的。 阅读是进行广泛积累的有效途径,它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很多很广的素材,推动有效积累的进行。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也尽量地创造一定的阅读条件让学生进行阅读。 比如, 在教室里安排一个小书架,放上一些与英语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和生动有趣的画报、故事书等,并定期进行更换。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摘抄笔记。 结果有些学生在自己的英语写作中能把平时所摘抄的经典句段应用上,实现知识的内化。
  3.充分发挥背诵的作用。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语言材料的输入量,而扩大语言的输入量,背诵是一个古老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材料,有些材料只要简单理解一下,但有些材料则要储于头脑中以备以后的输出。现在有许多学生一直抱怨自己英文写作中老是写不出句子来,或者尽是自己独创的汉式英语。 例如:(1)There were many student went to attend meeting 有许多学生去参加会议。(2)Park plant new grass and street put on colour light. 公园种上新草坪,街道装饰上彩灯。(3) The four searson are all green in Xiamen 厦门一年四季如春。由于平时缺乏心要的积累,在头脑中存储的东西太少,怎能有量的输出,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就好像你在一个仓库里平时都不储藏东西,等要用的时候,拿什么来救急呢。背诵可以把重要的词组、句型、优美的句子储存于脑中,在写作时就能进行模仿,这也是避免汉式英语的有效途径。所以平时每上完一节课,我总会布置给学生一些背诵任务,让他们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课文中重点的段落,经过努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以前的那些汉化的英文表达习惯也得到较大的改正。
  总之,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在学习中要正确认识并履行量积累的原则,从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最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新课改下合作探究学习广泛的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合作探究学习 问题 策略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为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
电影札记在《地心引力》的巨幕影院,迎面扑来的是一幅幅壮观清新的美景。跟随着导演的视角,我们可以一览无遗地俯瞰充满生机的地球,感受纯净得让人屏住呼吸的广袤宇宙。在深
【摘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中职类商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论述社会语言学对中职类商务英语教学的启发,探讨如何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指导中职类商务英语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中职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离不开语言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社会语言学正不断地影响并更新着外语教学对于语言的观念及教学目的及方法。中职类商务英语
高职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亟需形成高职课程建设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课程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并进行相应完善.
【摘要】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听说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两项技能。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英语本身语言特点的分析,主张在英语听说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最后本文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听说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交流是其主要功能,学生学习英语也是要实现交际的目
【摘要】本文归纳整理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短剧表演,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将英语短剧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为学生运用语言搭建平台,更能有效检测教学目标达成度。英语短剧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指导策略,有效开展短剧表演,拓展学生学用渠道,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英语短剧表演 语用能力 指导策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为了分析高职基础英语测试反拨效应,本文首先介绍了反拨效应的概念及其分类,主要分为:期望反拨效应和实际反拨效应、教与学反拨效应和其它反拨效应、积极反拨效应和消极反拨效应以及显性反拨效应和隐性反拨效应。并对这些反拨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以某一高职院校的访谈数据为基础,进一步的分析了高职基础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本文研究可以作为高职基础英语测试中的参考。  【关键词】基础英语测试 反拨效应 高
随着年级的递增,我们英语老师越来越感觉到英语课的无情无趣。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往往加快脚步教学单词、句型、语法,根本舍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更无暇照顾到学生们的心理感受。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口语能力越来越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也随之降低。这样的英语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学生累老师心理更累。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我觉得老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让每一节英语课变得有“情”有“趣”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