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者连续多年承担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多次参加中考阅卷,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艰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遵守的规定,而且思想品德课中考命题更加注重能力立意,拼消耗、题海战术不仅不现实,而且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奏效。这就逼着教者努力探索和构建高效思想品德课堂,尤其是构建高效复习课堂。在近几年的实践中,笔者根据中考的要求,借助于“导学案”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四步复习课”,将其用于单元复习和中考复习。下面,笔者以“怎样做人”为专题的一节复习课为例介绍“四步复习课”。
第一步:我会背诵。在平时考试和中考答题中,学生存在着答题不用学科语言的现象,或者虽然知道要用学科语言,但是却出现写得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心中没有相应的学科语言,或是没有把相应的学科语言记准确、牢固。为此,笔者设置了“我会背诵”这一步。这一步要挑选相关的核心知识让学生背诵,这些核心知识是课程标准里规定了的,考试说明或者考试标准里作了要求的,在答题中要用到的学科知识。在本节复习课中,笔者根据本地区中考范围,选择了下列内容让学生诵读:意志的作用;宽容的意义和要求;诚信的意义和要求;理想的作用及实现理想的方法;等等。对背诵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反复诵读。让学生熟读和记忆,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牢记这些核心知识,增强学科意识,避免在答题时脱离学科,自说自话的现象,也是为了让学生准确使用学科语言解答问题。
在学生背诵之后,要安排适当的检查。可以是原题的复述或者默写,也可以是运用性检查。运用性检查不是机械背诵,而是在理解和记住了所诵读知识后的灵活运用。例如,在学生自主复习完上述题目后,笔者用下面这道题目检查学生复习效果:小明平时从不为小事和别人计较,大家都乐于和他交朋友。这说明小明身上有什么美德?这种美德对小明有什么帮助?(宽容。利人利己,赢得友谊。)看似简单的一道题,但是学生要从众多美德中选一个确定下来,就要开动脑筋了。
第一步安排多少时间要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和复习目标而定。如果学生平时基础扎实,花几分钟诵读即可,但是检查默写是一定不能省略的。检查默写的内容可以少一些,但要坚持课课有检查默写,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学科语言要让学生板演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默写作业。课课检查默写的一个好处是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是带着目的、带着任务的,是准备接受检查的,这样提高了记忆的效率,而且检查默写还能帮助学生纠错,提高了记忆的准确性。
第二步,我会改错。各地中考试题一般由选择题和文字题组成,文字题里一般不设改错题。设置“我会改错”这一步,是根据学生在做选择题时,对互有干扰性的几个选项举棋不定,甚至全凭猜测,失分频繁的现象而确定的。选择题中出现选择不正确的现象的背后,是学生学习程度尚浅,或者记得不牢,或者理解不深,或者不会运用等等。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用改错题的形式,加深了学生的学习程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学生不仅要判断对错,还要将错的说法改成正确的说法。学会改错之后,再做选项互相干扰的选择题,正确率大为提高。改错题来源于学生平时练习时容易出错的选择题,把题干和容易出错的题肢组合起来成为改错题。例如: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在培养高雅情趣(此题应将自己喜欢的事改为有益身心的事);小明能够和外国友人友好相处,说明小明具有团队精神(此题应将团队精神改为开放的胸怀)。实践表明这种练习不仅能提高做选择题的正确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文字题的得分率。因为选择题与文字题虽然形式不同、难易程度有高低,但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有一致的地方。
第三步,我会思考。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会遇到各种文字题,比如分析说明题,许多学生写了一大段答案,却答不到要点上。这除了说明他们缺乏学科意识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会思考,想不到题目的实质是什么,也不会具体的思维方法。在“我会思考”这一步里,重点要求学生阅读题目和材料后,写出核心的学科语言,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展开来详细叙述。这一步是针对学生做文字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处下笔,答非所问而设立的。也是借鉴数学学科解应用题只列式不计算的训练形式,专门进行思想品德学科解题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可以直接针对学生无从下笔的难处进行训练,集中精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这一步,只要学生在思考后说出或者写出几个核心词语(学科语言)即可,不必展开叙述或书写,从而节省大量的叙述和书写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我会思考”这一步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
1.认清事物的实质。在思想品德学科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面对文字题中的情境及设问,常常无从下手,以致于一答即错。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实质,找不准答题的要点。同时由于平时在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较少,也使学生在解题时感到有些困难。常常是学生做错后,教师稍一启发或是评讲一下,学生就恍然大悟,但以后在类似的练习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如此的错误。只有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透过事物表象看实质的本领。在本堂复习课中,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一道填空题:小明同学是班上的男子篮球队替补队员,但在平时训练时,他和其他队员一样刻苦认真。每次比赛开始后,尽管知道自己不一定有出场的机会,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热身,做准备活动,随时准备上场。这表明小明具有什么精神?(团队或合作)。这道题目,不需要学生写许多字,但却要求学生开动脑筋,透过现象看本质,写准学科语言。而且这样的训练过后,可以帮助学生找准答题的方向。利用这一题中的情境,如果再设置其他相关问题,学生应该能知道从哪些方面回答。如问“小明为什么能这样做?”,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围绕团队精神及合作的意义去回答。问“怎样向小明学习?”,学生就会围绕着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这方面答题。在这类训练中,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不同的习题中不同程度地得到运用。 2.聚合式思维(心理学上又名集中思维)训练。这种训练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聚合式思维训练中,可能要运用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本堂复习课中有这样一道简答题: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为中国人能吃饱而发明杂交水稻。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宝贵的品质?(崇高理想,热爱祖国。)本题就是对学生进行聚合式思维训练,主要用到了概括和比较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3.发散式思维训练。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是寻求答案多样化的思维。现在的材料题中,一个材料或是一个情境中不止涵盖一个学科知识点,有时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学科知识点。许多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常常浅尝辄止,以为写出一个要点就算答完了题目。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就是明确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想问题,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解答题目时做到答案全面完整。例如,本堂复习课有这样一道材料题:小明放学回家经过某网吧门前,网吧老板招手引诱小明,小明毫不犹豫,大步流星地向家走去。问,小明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先试着做,教者展示某个学生的答案,再请全班学生评论、补充答案,随后教师注意适当启发学生并做小结。本题答案涉及多个方面:我们要向小明学习,小明遵纪守法,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小明有坚强的意志;小明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小明能够加强道德修养,防微杜渐。
聚合式思维训练和发散式思维训练,题目来自于教师平时有意识的积累。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精心组织编选试题,以富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摆脱题海,使练习一以当十。
“我会思考”这一步里的三种思维训练,是不同思维方式的训练,其难度是逐渐加深的,后面的训练应当是在前面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
现在的中考试题中的文字题,作为材料的情境往往不是虚设的,它常常与题目的设问与作答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脱离了情境就无法弄懂设问的意图,脱离了情境就无法准确全面地写出答案。在“我会思考”这一步里,所有的思维训练,都要注意紧密结合情境进行,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读题,指导学生从情境出发思考问题。
第四步,我会应用。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初中每个学期的考试不得超过两次。与以前相比,学生参加考试的次数大幅度减少。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太适应考试,以致于出现了一种“经不住考试”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平时在课堂上学习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参加考试,成绩就不够理想。“我会应用”这一步,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微型的考试,为的是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有像考试要求一样严格的练习机会,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应试的能力。在教学中教者提出平时像战时(考试时)一样认真,战时(考试时)像平时一样沉着。平常这样做,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就不会慌张,就能应付自如。这一步往往要根据本地区中考题型设计一道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的文字题,可以是一道提供情境的材料分析说明题,可以是一道辨析题,也可以是一道活动探究题,让学生在课内独立练习。教者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规范答题。学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提升复习效果,提高解题能力。强调课内完成,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全力投入,能够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暴露真正的问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当堂集体批改和讲评。具体方法可以是让一个或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答案,条件具备的可以不用板演,直接将学生在导学案上的作业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订正。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断巡视,对完成作业速度快的学生,先行面批,对速度慢的学生,注意观察其已经做的部分出现的问题,以便评讲时更加具有针对性。如果时间紧张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教师在课后批改作业,然后在下一堂思想品德课里抽出时间评讲。
“四步复习课”的四步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复习课的第一步“我会背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巩固基础知识,使学生脑子里记忆着相关的学科语言,为学生在以后的各个步骤里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各个步骤只有训练的外在形式不同,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其实质都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发展。
复习课的四个步骤都紧紧围绕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的困难和失分点,非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四个步骤都紧紧围绕学科要求,目的是增强学生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既育德又育智。所有步骤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了主持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样的复习课是高效的。
在实践中,“四步复习课”有以下两个注意点。
一是教师要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四步复习课”的每个步骤里的题目的选编和设计,都需要在钻研课标、考纲、教材以及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某些题目可以选自包括中考试题等各种资料中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也有一些题目要依据教学中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教者自己设计。复习课中情境的设置要求较高,要源于学生生活,要尽量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发扬奉献精神和钻研精神,以教师的辛勤劳动换来学生高效的学习。同时,学科组里的同事如能分工协作、集体备课也可以提高“四步复习课”导学案的质量。
二是贵在坚持。偶尔上一两节课,师生都不一定能适应,也难以立竿见影。一时难以适应的原因是,教者方面,可能引导启发做得不够;学生方面,有的班级的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不断反思每节复习课的所得和所失,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笔者坚持这样上复习课,感觉到越教越得心应手,学生的进步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平行班级。
(责任编辑 袁 妮)
第一步:我会背诵。在平时考试和中考答题中,学生存在着答题不用学科语言的现象,或者虽然知道要用学科语言,但是却出现写得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心中没有相应的学科语言,或是没有把相应的学科语言记准确、牢固。为此,笔者设置了“我会背诵”这一步。这一步要挑选相关的核心知识让学生背诵,这些核心知识是课程标准里规定了的,考试说明或者考试标准里作了要求的,在答题中要用到的学科知识。在本节复习课中,笔者根据本地区中考范围,选择了下列内容让学生诵读:意志的作用;宽容的意义和要求;诚信的意义和要求;理想的作用及实现理想的方法;等等。对背诵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反复诵读。让学生熟读和记忆,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牢记这些核心知识,增强学科意识,避免在答题时脱离学科,自说自话的现象,也是为了让学生准确使用学科语言解答问题。
在学生背诵之后,要安排适当的检查。可以是原题的复述或者默写,也可以是运用性检查。运用性检查不是机械背诵,而是在理解和记住了所诵读知识后的灵活运用。例如,在学生自主复习完上述题目后,笔者用下面这道题目检查学生复习效果:小明平时从不为小事和别人计较,大家都乐于和他交朋友。这说明小明身上有什么美德?这种美德对小明有什么帮助?(宽容。利人利己,赢得友谊。)看似简单的一道题,但是学生要从众多美德中选一个确定下来,就要开动脑筋了。
第一步安排多少时间要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和复习目标而定。如果学生平时基础扎实,花几分钟诵读即可,但是检查默写是一定不能省略的。检查默写的内容可以少一些,但要坚持课课有检查默写,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学科语言要让学生板演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默写作业。课课检查默写的一个好处是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是带着目的、带着任务的,是准备接受检查的,这样提高了记忆的效率,而且检查默写还能帮助学生纠错,提高了记忆的准确性。
第二步,我会改错。各地中考试题一般由选择题和文字题组成,文字题里一般不设改错题。设置“我会改错”这一步,是根据学生在做选择题时,对互有干扰性的几个选项举棋不定,甚至全凭猜测,失分频繁的现象而确定的。选择题中出现选择不正确的现象的背后,是学生学习程度尚浅,或者记得不牢,或者理解不深,或者不会运用等等。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用改错题的形式,加深了学生的学习程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学生不仅要判断对错,还要将错的说法改成正确的说法。学会改错之后,再做选项互相干扰的选择题,正确率大为提高。改错题来源于学生平时练习时容易出错的选择题,把题干和容易出错的题肢组合起来成为改错题。例如: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在培养高雅情趣(此题应将自己喜欢的事改为有益身心的事);小明能够和外国友人友好相处,说明小明具有团队精神(此题应将团队精神改为开放的胸怀)。实践表明这种练习不仅能提高做选择题的正确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文字题的得分率。因为选择题与文字题虽然形式不同、难易程度有高低,但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有一致的地方。
第三步,我会思考。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会遇到各种文字题,比如分析说明题,许多学生写了一大段答案,却答不到要点上。这除了说明他们缺乏学科意识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会思考,想不到题目的实质是什么,也不会具体的思维方法。在“我会思考”这一步里,重点要求学生阅读题目和材料后,写出核心的学科语言,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展开来详细叙述。这一步是针对学生做文字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处下笔,答非所问而设立的。也是借鉴数学学科解应用题只列式不计算的训练形式,专门进行思想品德学科解题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可以直接针对学生无从下笔的难处进行训练,集中精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这一步,只要学生在思考后说出或者写出几个核心词语(学科语言)即可,不必展开叙述或书写,从而节省大量的叙述和书写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我会思考”这一步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
1.认清事物的实质。在思想品德学科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面对文字题中的情境及设问,常常无从下手,以致于一答即错。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实质,找不准答题的要点。同时由于平时在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较少,也使学生在解题时感到有些困难。常常是学生做错后,教师稍一启发或是评讲一下,学生就恍然大悟,但以后在类似的练习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如此的错误。只有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透过事物表象看实质的本领。在本堂复习课中,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一道填空题:小明同学是班上的男子篮球队替补队员,但在平时训练时,他和其他队员一样刻苦认真。每次比赛开始后,尽管知道自己不一定有出场的机会,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热身,做准备活动,随时准备上场。这表明小明具有什么精神?(团队或合作)。这道题目,不需要学生写许多字,但却要求学生开动脑筋,透过现象看本质,写准学科语言。而且这样的训练过后,可以帮助学生找准答题的方向。利用这一题中的情境,如果再设置其他相关问题,学生应该能知道从哪些方面回答。如问“小明为什么能这样做?”,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围绕团队精神及合作的意义去回答。问“怎样向小明学习?”,学生就会围绕着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这方面答题。在这类训练中,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不同的习题中不同程度地得到运用。 2.聚合式思维(心理学上又名集中思维)训练。这种训练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聚合式思维训练中,可能要运用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本堂复习课中有这样一道简答题: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为中国人能吃饱而发明杂交水稻。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宝贵的品质?(崇高理想,热爱祖国。)本题就是对学生进行聚合式思维训练,主要用到了概括和比较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3.发散式思维训练。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是寻求答案多样化的思维。现在的材料题中,一个材料或是一个情境中不止涵盖一个学科知识点,有时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学科知识点。许多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常常浅尝辄止,以为写出一个要点就算答完了题目。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就是明确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想问题,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解答题目时做到答案全面完整。例如,本堂复习课有这样一道材料题:小明放学回家经过某网吧门前,网吧老板招手引诱小明,小明毫不犹豫,大步流星地向家走去。问,小明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先试着做,教者展示某个学生的答案,再请全班学生评论、补充答案,随后教师注意适当启发学生并做小结。本题答案涉及多个方面:我们要向小明学习,小明遵纪守法,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小明有坚强的意志;小明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小明能够加强道德修养,防微杜渐。
聚合式思维训练和发散式思维训练,题目来自于教师平时有意识的积累。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精心组织编选试题,以富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摆脱题海,使练习一以当十。
“我会思考”这一步里的三种思维训练,是不同思维方式的训练,其难度是逐渐加深的,后面的训练应当是在前面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
现在的中考试题中的文字题,作为材料的情境往往不是虚设的,它常常与题目的设问与作答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脱离了情境就无法弄懂设问的意图,脱离了情境就无法准确全面地写出答案。在“我会思考”这一步里,所有的思维训练,都要注意紧密结合情境进行,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读题,指导学生从情境出发思考问题。
第四步,我会应用。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初中每个学期的考试不得超过两次。与以前相比,学生参加考试的次数大幅度减少。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太适应考试,以致于出现了一种“经不住考试”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平时在课堂上学习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参加考试,成绩就不够理想。“我会应用”这一步,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微型的考试,为的是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有像考试要求一样严格的练习机会,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应试的能力。在教学中教者提出平时像战时(考试时)一样认真,战时(考试时)像平时一样沉着。平常这样做,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就不会慌张,就能应付自如。这一步往往要根据本地区中考题型设计一道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的文字题,可以是一道提供情境的材料分析说明题,可以是一道辨析题,也可以是一道活动探究题,让学生在课内独立练习。教者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规范答题。学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提升复习效果,提高解题能力。强调课内完成,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全力投入,能够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暴露真正的问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当堂集体批改和讲评。具体方法可以是让一个或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答案,条件具备的可以不用板演,直接将学生在导学案上的作业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订正。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断巡视,对完成作业速度快的学生,先行面批,对速度慢的学生,注意观察其已经做的部分出现的问题,以便评讲时更加具有针对性。如果时间紧张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教师在课后批改作业,然后在下一堂思想品德课里抽出时间评讲。
“四步复习课”的四步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复习课的第一步“我会背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巩固基础知识,使学生脑子里记忆着相关的学科语言,为学生在以后的各个步骤里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各个步骤只有训练的外在形式不同,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其实质都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发展。
复习课的四个步骤都紧紧围绕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的困难和失分点,非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四个步骤都紧紧围绕学科要求,目的是增强学生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既育德又育智。所有步骤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了主持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样的复习课是高效的。
在实践中,“四步复习课”有以下两个注意点。
一是教师要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四步复习课”的每个步骤里的题目的选编和设计,都需要在钻研课标、考纲、教材以及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某些题目可以选自包括中考试题等各种资料中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也有一些题目要依据教学中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教者自己设计。复习课中情境的设置要求较高,要源于学生生活,要尽量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发扬奉献精神和钻研精神,以教师的辛勤劳动换来学生高效的学习。同时,学科组里的同事如能分工协作、集体备课也可以提高“四步复习课”导学案的质量。
二是贵在坚持。偶尔上一两节课,师生都不一定能适应,也难以立竿见影。一时难以适应的原因是,教者方面,可能引导启发做得不够;学生方面,有的班级的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不断反思每节复习课的所得和所失,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笔者坚持这样上复习课,感觉到越教越得心应手,学生的进步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平行班级。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