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研究以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立足点,以高职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等实证研究方法,针对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组成的向日葵模型,构建出一个能够满足职业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并运用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字:高职;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
中国分类号:G621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高职院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特殊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就是要培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过硬、就业能力突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都会提到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缺少明晰的主脉络来体现学生通过高职三年教育,其思想道德素质有所转变和提升。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不文明现象持"坚决反对"或"反感"的态度,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非常小,但是在存在性分析中,不文明现象却是"很多"甚至"很普遍"。从另一方面看,"买饭插队""乘车抢座位"等对私人利益构成影响的不文明现象态度更加坚决,而存在情况也相对少,而对"污损图书馆书籍""宿舍违章使用电器"等公共利益的侵犯态度比较模棱两可。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高职学生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尤其在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态度鲜明,而关系集体利益的问题上则相对淡漠;另一方面,道德行为相对滞后,他们认可的道德观念不一定能反映在自己的行动上,知与行相脱节。
为了解决高职学生知与行矛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课题组构建出一个能够满足职业需要的专题训练体系--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它是以"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组成的一个"向日葵"模型,强调知行合一、全面培养。"知"犹如根系,代表着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情"好比向阳的花盘,表达着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意"如同支撑整个花朵的茎,是学生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则是整株花朵的外形,作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花朵各部分的长成是同步、统一的,"知、情、意、行"组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是如此。而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则起到了阳光、水分、土壤的作用,决定了整株植物的生长。
一、道德认知专题训练
高职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以及多年的认知积累,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自然对课堂上灌输式的知识重复感觉厌倦。而且高职学生注重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学习,他们更过的需要知道"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论。该专题提倡改变传统课堂"知"的模式,通过知、情、意、行的贯穿,固化"知"的层次,打造向日葵模型的强大根系。
二、实践养成专题训练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①。因此,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中最直接的体现。
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占到整个教学计划的40%-50%,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从招聘的角度让学生了解"what employees are a good employee";另一方面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在学生心中树立标杆。同时,利用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严肃、严谨、严格的工作作风和要求,通过与生产一线员工的交流感受从业态度和道德水准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三、自省自律专题训练
这个专题意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成才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整个体系中的最高境界。
1、通过技能性展示,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强化成功自信的心理素质。
高职学生的知识以实践和技能为主,教学上的评价很难真实体现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出现偏差。在课题组对毕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现象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平平的同学进入社会之后如鱼得水,部分学习上认真踏实的同学却表现出各种不适应。
2、通过社团活动,使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的概念体系和思维品质。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团结着一大批兴趣爱好者,他们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在配合学校实施道德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完全拥有自主意识,通过独立策划活动、与外界沟通、对成员管理的过程去理解课堂教学中的概念,把单纯的认知通过实践内化成自己的概念体系,从而指导思维和行动。同时通过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纠正错误认知、认可社会共同的价值,思维品质得以稳定。
该专题在整个体系中,通过对"行"也就是向日葵模型的外观评价,使"知" 作为根系加大摄取力度,再调整"情"和"意"的发展,最终促进"行"的完善,完成整个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D]. 新疆大学 2009
[2]邓红彬. 当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4月
①王海燕.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D]. 新疆大学 2009
②邓红彬. 当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4月
关键字:高职;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
中国分类号:G621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高职院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特殊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就是要培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过硬、就业能力突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都会提到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缺少明晰的主脉络来体现学生通过高职三年教育,其思想道德素质有所转变和提升。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不文明现象持"坚决反对"或"反感"的态度,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非常小,但是在存在性分析中,不文明现象却是"很多"甚至"很普遍"。从另一方面看,"买饭插队""乘车抢座位"等对私人利益构成影响的不文明现象态度更加坚决,而存在情况也相对少,而对"污损图书馆书籍""宿舍违章使用电器"等公共利益的侵犯态度比较模棱两可。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高职学生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尤其在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态度鲜明,而关系集体利益的问题上则相对淡漠;另一方面,道德行为相对滞后,他们认可的道德观念不一定能反映在自己的行动上,知与行相脱节。
为了解决高职学生知与行矛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课题组构建出一个能够满足职业需要的专题训练体系--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它是以"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组成的一个"向日葵"模型,强调知行合一、全面培养。"知"犹如根系,代表着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情"好比向阳的花盘,表达着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意"如同支撑整个花朵的茎,是学生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则是整株花朵的外形,作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花朵各部分的长成是同步、统一的,"知、情、意、行"组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是如此。而思想道德素质专题训练体系则起到了阳光、水分、土壤的作用,决定了整株植物的生长。
一、道德认知专题训练
高职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以及多年的认知积累,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自然对课堂上灌输式的知识重复感觉厌倦。而且高职学生注重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学习,他们更过的需要知道"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论。该专题提倡改变传统课堂"知"的模式,通过知、情、意、行的贯穿,固化"知"的层次,打造向日葵模型的强大根系。
二、实践养成专题训练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①。因此,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中最直接的体现。
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占到整个教学计划的40%-50%,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从招聘的角度让学生了解"what employees are a good employee";另一方面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在学生心中树立标杆。同时,利用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严肃、严谨、严格的工作作风和要求,通过与生产一线员工的交流感受从业态度和道德水准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三、自省自律专题训练
这个专题意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成才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整个体系中的最高境界。
1、通过技能性展示,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强化成功自信的心理素质。
高职学生的知识以实践和技能为主,教学上的评价很难真实体现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出现偏差。在课题组对毕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现象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平平的同学进入社会之后如鱼得水,部分学习上认真踏实的同学却表现出各种不适应。
2、通过社团活动,使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的概念体系和思维品质。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团结着一大批兴趣爱好者,他们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在配合学校实施道德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完全拥有自主意识,通过独立策划活动、与外界沟通、对成员管理的过程去理解课堂教学中的概念,把单纯的认知通过实践内化成自己的概念体系,从而指导思维和行动。同时通过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纠正错误认知、认可社会共同的价值,思维品质得以稳定。
该专题在整个体系中,通过对"行"也就是向日葵模型的外观评价,使"知" 作为根系加大摄取力度,再调整"情"和"意"的发展,最终促进"行"的完善,完成整个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D]. 新疆大学 2009
[2]邓红彬. 当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4月
①王海燕.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D]. 新疆大学 2009
②邓红彬. 当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