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无拘无束地提出数字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质疑;中学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改变教育的观念,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单纯传授枯燥乏味的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的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激励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呈现一个寻宝游戏:宝物埋在一棵大树下面,并且知道宝物离大树2米远,谁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宝物?这些都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的疑问,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战胜重重困难,解决一道道难题,会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如在“菱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動手操作制作一个菱形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骄傲地写上自己的姓名,看图总结菱形的性质。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多表扬学生的成果,让他们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与快乐,培养创新兴趣。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1.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理解和判断。它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具有直接性、猜想性和不可解释性的特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比如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规律。在“表面积的变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图形的拼接得到增加的面数,两个正方体拼接在一起增加了两个面,三个正方体拼接在一起增加四个面……然后填表,学生根据图形与数据观察分析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关系,从而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2.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用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对一个问题,不仅要解决它,而且要掌握它的特征,对于类似的问题都能解决。要对它进行研究,加以引申和推广,将特殊条件一般化,或在同一条件下探究其他的结论。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研究,给自己充电,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
[2]李文林.数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草桥中学)
关键词:创新意识;质疑;中学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改变教育的观念,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单纯传授枯燥乏味的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的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激励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呈现一个寻宝游戏:宝物埋在一棵大树下面,并且知道宝物离大树2米远,谁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宝物?这些都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的疑问,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战胜重重困难,解决一道道难题,会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如在“菱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動手操作制作一个菱形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骄傲地写上自己的姓名,看图总结菱形的性质。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多表扬学生的成果,让他们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与快乐,培养创新兴趣。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1.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理解和判断。它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具有直接性、猜想性和不可解释性的特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比如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规律。在“表面积的变化”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图形的拼接得到增加的面数,两个正方体拼接在一起增加了两个面,三个正方体拼接在一起增加四个面……然后填表,学生根据图形与数据观察分析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关系,从而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2.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用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对一个问题,不仅要解决它,而且要掌握它的特征,对于类似的问题都能解决。要对它进行研究,加以引申和推广,将特殊条件一般化,或在同一条件下探究其他的结论。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研究,给自己充电,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
[2]李文林.数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草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