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内容建设方面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高端技能;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05
1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需在十个方面重点做好衔接工作,即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
明确定位中高职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专业目录中应明确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这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关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了如“2+3”“3+3”“4+2”“五年一贯制”等模式,但是实施几年发现不管是高职还是中职,都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仅是学历的高低,没有本质的不同,就彻底失去了“衔接”的基础。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对中高职衔接培养计算机类高端技能型人才进行探讨。
2借助互联网高速发展,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建立层次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4G时代的来临,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万~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網络技术人才要求的专业人员还不足20万。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全国90%的企业网络技术人员属于传统网络管理人员,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发展呈现规模大、功能强、变化快三大特征。因此,要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提供服务,必须依靠高技能型的网络人才,要求新型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知识体系能够涵盖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并掌握网络系统的实施、维护、管理、安全防护和营运等多方面技能。传统概念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由于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更新速度滞后,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高职和中职都姓“职”,是同一种类型的教育,但高职“高”在哪里,中职“中”的含义必须弄清楚,必须在培养目标上分出层次。日本的职业教育,实行多层次办学体制,职业高中培养初级技术工人和熟练技术工人,大学培养工程师,高等专门学校学制5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具有较深的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职业所必需的工作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英国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明确了职业教育各个层次(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专业在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应达到的标准和程度,规定了证书等级与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和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关系;德国专科高中在培养要求上是普通理论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并重,因为它与高等专科学校直接衔接,是为了便于学生将来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做准备。国际上较为公认的“职业带”理论把社会人才结构简化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三个层次。中高职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层次性等共同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不同的差异。而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性、高技能性,强调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根据网络技术建立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有效的单招考试制度
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继续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普通的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高考分数选取。但是在普通高考竞争中,中职学生处于劣势,并且更多的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很少一部分学生继续教育。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高技能,要建立相应的考试、选拔和录取制度。近几年各个学校开展了单招考试,学校可以在高考前单独组织考试并且面试,双向选择。特别是建立了中高职衔接的学校可以定向培养,采用保送模式等途径批量招收中职学生。
4按工作岗位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在广泛了解与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岗位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网络系统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工作过程,确定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归纳相关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及专业能力,全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网络建设、管理和应用的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进阶规律,设置“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站应用开发”三大模块,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课程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图2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图
为保障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要求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综合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材料,如调查报告、软件市场分析、应用程序设计方案、实用程序设计作品、数据库应用设计、软件技术网站、软件技术应用研究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第五学期最后三周时间为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做毕业设计,提交设计报告并参与毕业答辩。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参加实践锻炼,并提交实习报告。
5改革高职教学,建立有序的课程内容
高职必须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的技术操作人才为目的,专业设置应与职业岗位紧密挂钩,根据职业资格条件和岗位发展需求设立课程和开展教学。可以按照特定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标准来设计教学阶梯,逐步达到高级技工至技师的水平。总之,高职的专业技术教学应该在中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予以提高或深化,而不仅是外延拓展。鄙薄原理和理论学习当然是错误的,但当前高职教学更需解决的问题是片面强调理论提高而忽视技术技能的提高,这就要求高职教学必须作根本性改革,而不能再沿袭传统高专的老路。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高职衔接中职课程有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高职课程有网站前端开发,Web应用开发,ASP.NET网站开发,网络设备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综合布线,Linux服务器管理,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将进一步提升。
6结论
中高职衔接建立层次性是中高职衔接的逻辑基础;有效的招生考试政策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匹配的专业设置是中高职衔接的必然要求;有序的课程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英论工业园区内高端技能型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以机电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
[2]王寿斌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的“学历嫁接”[N].中国教育报,2012-05-30.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高端技能;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05
1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需在十个方面重点做好衔接工作,即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
明确定位中高职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专业目录中应明确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这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关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了如“2+3”“3+3”“4+2”“五年一贯制”等模式,但是实施几年发现不管是高职还是中职,都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仅是学历的高低,没有本质的不同,就彻底失去了“衔接”的基础。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对中高职衔接培养计算机类高端技能型人才进行探讨。
2借助互联网高速发展,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建立层次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4G时代的来临,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万~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網络技术人才要求的专业人员还不足20万。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全国90%的企业网络技术人员属于传统网络管理人员,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发展呈现规模大、功能强、变化快三大特征。因此,要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提供服务,必须依靠高技能型的网络人才,要求新型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知识体系能够涵盖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并掌握网络系统的实施、维护、管理、安全防护和营运等多方面技能。传统概念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由于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更新速度滞后,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高职和中职都姓“职”,是同一种类型的教育,但高职“高”在哪里,中职“中”的含义必须弄清楚,必须在培养目标上分出层次。日本的职业教育,实行多层次办学体制,职业高中培养初级技术工人和熟练技术工人,大学培养工程师,高等专门学校学制5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具有较深的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职业所必需的工作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英国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明确了职业教育各个层次(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专业在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应达到的标准和程度,规定了证书等级与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和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关系;德国专科高中在培养要求上是普通理论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并重,因为它与高等专科学校直接衔接,是为了便于学生将来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做准备。国际上较为公认的“职业带”理论把社会人才结构简化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三个层次。中高职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层次性等共同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不同的差异。而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性、高技能性,强调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根据网络技术建立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有效的单招考试制度
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继续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普通的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高考分数选取。但是在普通高考竞争中,中职学生处于劣势,并且更多的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很少一部分学生继续教育。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高技能,要建立相应的考试、选拔和录取制度。近几年各个学校开展了单招考试,学校可以在高考前单独组织考试并且面试,双向选择。特别是建立了中高职衔接的学校可以定向培养,采用保送模式等途径批量招收中职学生。
4按工作岗位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在广泛了解与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岗位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网络系统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工作过程,确定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归纳相关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及专业能力,全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网络建设、管理和应用的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进阶规律,设置“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站应用开发”三大模块,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课程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图2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图
为保障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要求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综合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材料,如调查报告、软件市场分析、应用程序设计方案、实用程序设计作品、数据库应用设计、软件技术网站、软件技术应用研究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第五学期最后三周时间为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做毕业设计,提交设计报告并参与毕业答辩。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参加实践锻炼,并提交实习报告。
5改革高职教学,建立有序的课程内容
高职必须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的技术操作人才为目的,专业设置应与职业岗位紧密挂钩,根据职业资格条件和岗位发展需求设立课程和开展教学。可以按照特定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标准来设计教学阶梯,逐步达到高级技工至技师的水平。总之,高职的专业技术教学应该在中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予以提高或深化,而不仅是外延拓展。鄙薄原理和理论学习当然是错误的,但当前高职教学更需解决的问题是片面强调理论提高而忽视技术技能的提高,这就要求高职教学必须作根本性改革,而不能再沿袭传统高专的老路。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高职衔接中职课程有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高职课程有网站前端开发,Web应用开发,ASP.NET网站开发,网络设备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综合布线,Linux服务器管理,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将进一步提升。
6结论
中高职衔接建立层次性是中高职衔接的逻辑基础;有效的招生考试政策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匹配的专业设置是中高职衔接的必然要求;有序的课程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英论工业园区内高端技能型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以机电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
[2]王寿斌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的“学历嫁接”[N].中国教育报,2012-05-30.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