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建筑师,能够亲手设计和修建房子,长大之后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老师。他秉承了义乌人“做实事、勤耕好学”的精神,身为本科大学的副校长,却对职业教育情有独钟。他尝试在本科院校办职业教育,坚信高职与本科没有高低之分。他就是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楼世洲。
“泥瓦匠”的理想
1957年,楼世洲出生在义乌一个坐落在火车站旁边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位教师,母亲是一位营业员。少年时代的他特别希望全家人能够住进像铁路职工那样的“洋房”,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能够自己亲自设计房屋。谈及自己儿时的理想,楼世洲并不觉得可笑,他说:“在农村,只要有一门精通的手艺,不愁吃不饱饭。因此那时候想法特别简单。在上学的时候,我还学过钳工和吹玻璃等技术活。”
1977年是楼世洲的幸运年,他对那年冬天的高考印象特别深刻,“高考消息传来,大家都兴奋得夜不能寐。热血青年奔走相告,各行各业的人都涌向了考场,甚至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携手同进一个考场。在那个年代,高考是农村学生翻身的最佳途径。当时带队的老师举着红旗,带着学生认考场,学生一个个在后面鱼贯而入,特别壮观。”
楼世洲本想报考建筑类专业,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但考虑到家境贫寒,而师范类院校不但优先招生,补贴又多,自己又特别渴望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上学,于是填报了金华师范学校物理科。这之后,楼世洲和一批时代的幸运儿重新开始了蓬勃向上的大学生活,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香喷喷的面包上。
1980年,从金华师范学校毕业后,楼世洲来到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物理科,当了一名教学秘书兼物理实验员。“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使命感特别强,感觉全社会都在指望着我们,我们想的不是如何适应社会,毕业后怎么找工作,而是国家怎么靠我们来振兴。”
在大学工作期间,他勤奋学习,先后进修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并取得了本科学历,于1982和1985年先后参加了世界银行现代物理实验和全国中学物理实验培训班的进修学习。作为助教,他承担了物理学科教学实验课的教学,并且担任实验指导课老师,当时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物理科在全国师范院校中最早开设了工艺训练课。1983年,他携带师生共同设计的教具参加了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中学物理实验学术展示会。
楼世洲的课上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们的爱戴。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他对大学中理科教学“重理论、轻操作”体会越来越深刻。这为他以后倾心职教埋下了“伏笔”。
那段时间恰好是义乌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时期,义乌小商品市场独特、新奇的商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也催生了对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义乌,小小的中专生成了“香饽饽”,风头远远盖过了普通高中生。一直密切关注家乡发展的楼世洲敏锐地发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他感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与职教结缘
有一天,楼世洲收到了一封中职学生的来信。这个学生成绩优秀,想继续升学,但苦于政策限制,无法继续深造。
此时的楼世洲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收到信后,楼世洲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为中职学生求学深造提供渠道。而伴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学历门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渐渐褪去了光环,甚至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楼世洲萌生了想为职业教育做点事情的想法。
恰在此时,作为浙江省首批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浙江师范大学开始尝试培养职教师资。楼世洲认为,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职教师资,需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而不能照搬普通学校教师培养的“套路”。就如同学习游泳,单靠在岸上练习是不够的,需要真正在水里“撲腾”,才能熟悉水性,练就游泳的技能。楼世洲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何不利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大学里创办职业教育?这样,一方面,能够为职教师资培养找到依托,有利于培养“能上讲台、能下车间”的职教老师;另一方面,可以为中职生找到一个“上升通道”,让更多怀有求学梦想的中职学子圆梦。
当时,许多职业学校正千方百计想着“升格”“摘帽”,以摆脱职业教育的标签,因此,浙师大在大学办职教的做法招致了一片质疑声,很多人认为此举偏离了大学的办学方针,是一种倒退。
但楼世洲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高职与本科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没有高低之分,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有一点是相通的——培养的学生必须被社会认可,为社会所用。
为了对职业教育多一些了解,楼世洲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到了职业教育上。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他,一方面选择将中国职业教育史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提高自身的职业教育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到各地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投身职教
2001年,楼世洲开始担任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正式进入职业教育“行当”。2003年,他随国家考试中心赴德国,对德国职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德国之行让楼世洲大开眼界。德国精湛的制造业技术享誉世界,这背后得益于德国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作为世界职业教育界当之无愧的“翘楚”“样板”,一方面,德国的职教老师“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职业教育充满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
“那种感觉绝对不只是新奇,学生居然是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在职业技术中心学习技术。”楼世洲感慨道。他渴望中国的职业教育也能够培养出熟练的技术人员,中国能够诞生像奔驰一样世界闻名的企业,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获得尊严与幸福,让家长与社会满意”。
2004年,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那一年,我国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与职校生源急剧增加相伴随的是师资巨大的缺口,“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更成为困扰职教可持续发展的“症结”。 为全面了解职教师资的情况,楼世洲首先进行了“摸底”。为此,他详细考察了浙江省40余所职业院校。考察的结果印证了他的推论,那就是当前职教师资队伍不但质量亟待提高,而且结构不尽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极度缺乏。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无法保障技能人才培养。
在考察中,楼世洲还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缺乏干劲和激情。他深深感到,尽管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依然“弱势”,职业教育话语权偏小,生源质量无从保障,这样的状况,影响到了教师的积极性,但也给职业院校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楼世洲看来,作为职教老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热爱职业教育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教老师。为此,他一直关注着职教老师的身份认同感,培养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感情。他鼓励准职教老师们走进职业院校,与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对于选择职教老师作为岗位的年轻人,他更是予以褒扬:“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志青年为此努力,必将大有可为。” 而对职教老师的需求,他始终倾听着,并为职校教师的权益而奔波。
呕心育桃李
在楼世洲看来,每一位职教人的岗位不同,职责各异,但只要各自“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职业教育就大有希望。他自己,则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职教后备人才的培养上。
2002年,浙江师范大学获得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资格,当年就从全国招收了30余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浙师大获得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职业教育学研究生。这些由其他专业调剂来的学生对职业教育普遍缺乏了解,对职业教育的兴趣也不大。如何指导他们尽快熟悉职业教育,培养他们对职教的感情,更好地进入研究角色是各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浙师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开拓者,承担繁重管理工作的楼世洲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担任浙师大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并开设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和职业教育专题研究的课程。
为了让自己的學生能够尽快“上道”,楼世洲给他们指定了专业书籍,要求他们静下心来“咀嚼式”地阅读。在他看来,在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当前研究生普遍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而是“狼吞虎咽”地浏览期刊,快速写论文,这是一个弊病。因为做学问没有任何捷径,唯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
如何培养研究生对职业教育的感情,让他们更快地融于职业教育,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楼世洲一直在琢磨。在他的课上,职业院校的老师时常现身说法,就职业教育的问题与研究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也经常自告奋勇地收集材料,就某一职教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下,研究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毕业生深情地回忆,当年在楼老师课堂上,“谈笑鸿儒,指点职教江山”是读研期间最值得回味的光景;楼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考察经历,总能启发我们研究问题的灵感,让人能够抓住研究问题的视角。
针对一些职业高校招收教师只从“211”“985”等高校招的做法,楼世洲不以为然。他认为,从职业教育的规律出发,应该从职教一线吸引一些优秀师资,而不是一味追求学校“门第”。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加盟浙师大,为浙师大的职业教育增添了活力。
在生源选择上,由于长期身处教学一线,楼世洲也“讲实际、讲实效”。他发现浙师大职业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基本上来自教育类专业。这些学生熟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在职教研究上后劲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点,浙师大尝试招收具有工科技术背景的学生攻读职教专业,尝试建立“4+1+2”硕士层次的职教研究生培养学制。
在“4+1+2”体系中,“4”是指本科4年学的是技术工科类,而不局限于当前的教育学类;“1+2”是指在研究生阶段,用1年时间接受相关企业实践,用2年时间进行系统的职教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培养体系,“4+1+2”很多地方有待完善,比如工科学生如何通过教育学专业统考录取职教育专业,学生由谁来指导、如何指导等问题,但楼世洲始终认为办法总比问题多,唯有在试点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革、不断进步,才能培养一批真正懂职业教育的人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中国才能产生像奔驰那样的企业。
身为高校领导,楼世洲仍然记得自己小时候砖瓦匠的理想,“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让更多的技术人员脱颖而出,那么我小时候的理想也就在年轻人身上实现了。”
“泥瓦匠”的理想
1957年,楼世洲出生在义乌一个坐落在火车站旁边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位教师,母亲是一位营业员。少年时代的他特别希望全家人能够住进像铁路职工那样的“洋房”,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能够自己亲自设计房屋。谈及自己儿时的理想,楼世洲并不觉得可笑,他说:“在农村,只要有一门精通的手艺,不愁吃不饱饭。因此那时候想法特别简单。在上学的时候,我还学过钳工和吹玻璃等技术活。”
1977年是楼世洲的幸运年,他对那年冬天的高考印象特别深刻,“高考消息传来,大家都兴奋得夜不能寐。热血青年奔走相告,各行各业的人都涌向了考场,甚至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携手同进一个考场。在那个年代,高考是农村学生翻身的最佳途径。当时带队的老师举着红旗,带着学生认考场,学生一个个在后面鱼贯而入,特别壮观。”
楼世洲本想报考建筑类专业,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但考虑到家境贫寒,而师范类院校不但优先招生,补贴又多,自己又特别渴望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上学,于是填报了金华师范学校物理科。这之后,楼世洲和一批时代的幸运儿重新开始了蓬勃向上的大学生活,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香喷喷的面包上。
1980年,从金华师范学校毕业后,楼世洲来到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物理科,当了一名教学秘书兼物理实验员。“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使命感特别强,感觉全社会都在指望着我们,我们想的不是如何适应社会,毕业后怎么找工作,而是国家怎么靠我们来振兴。”
在大学工作期间,他勤奋学习,先后进修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并取得了本科学历,于1982和1985年先后参加了世界银行现代物理实验和全国中学物理实验培训班的进修学习。作为助教,他承担了物理学科教学实验课的教学,并且担任实验指导课老师,当时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物理科在全国师范院校中最早开设了工艺训练课。1983年,他携带师生共同设计的教具参加了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中学物理实验学术展示会。
楼世洲的课上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们的爱戴。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他对大学中理科教学“重理论、轻操作”体会越来越深刻。这为他以后倾心职教埋下了“伏笔”。
那段时间恰好是义乌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时期,义乌小商品市场独特、新奇的商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也催生了对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义乌,小小的中专生成了“香饽饽”,风头远远盖过了普通高中生。一直密切关注家乡发展的楼世洲敏锐地发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他感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与职教结缘
有一天,楼世洲收到了一封中职学生的来信。这个学生成绩优秀,想继续升学,但苦于政策限制,无法继续深造。
此时的楼世洲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收到信后,楼世洲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为中职学生求学深造提供渠道。而伴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学历门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渐渐褪去了光环,甚至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楼世洲萌生了想为职业教育做点事情的想法。
恰在此时,作为浙江省首批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浙江师范大学开始尝试培养职教师资。楼世洲认为,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职教师资,需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而不能照搬普通学校教师培养的“套路”。就如同学习游泳,单靠在岸上练习是不够的,需要真正在水里“撲腾”,才能熟悉水性,练就游泳的技能。楼世洲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何不利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大学里创办职业教育?这样,一方面,能够为职教师资培养找到依托,有利于培养“能上讲台、能下车间”的职教老师;另一方面,可以为中职生找到一个“上升通道”,让更多怀有求学梦想的中职学子圆梦。
当时,许多职业学校正千方百计想着“升格”“摘帽”,以摆脱职业教育的标签,因此,浙师大在大学办职教的做法招致了一片质疑声,很多人认为此举偏离了大学的办学方针,是一种倒退。
但楼世洲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高职与本科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没有高低之分,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有一点是相通的——培养的学生必须被社会认可,为社会所用。
为了对职业教育多一些了解,楼世洲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到了职业教育上。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他,一方面选择将中国职业教育史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提高自身的职业教育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到各地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投身职教
2001年,楼世洲开始担任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正式进入职业教育“行当”。2003年,他随国家考试中心赴德国,对德国职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德国之行让楼世洲大开眼界。德国精湛的制造业技术享誉世界,这背后得益于德国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作为世界职业教育界当之无愧的“翘楚”“样板”,一方面,德国的职教老师“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职业教育充满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
“那种感觉绝对不只是新奇,学生居然是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在职业技术中心学习技术。”楼世洲感慨道。他渴望中国的职业教育也能够培养出熟练的技术人员,中国能够诞生像奔驰一样世界闻名的企业,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获得尊严与幸福,让家长与社会满意”。
2004年,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那一年,我国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与职校生源急剧增加相伴随的是师资巨大的缺口,“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更成为困扰职教可持续发展的“症结”。 为全面了解职教师资的情况,楼世洲首先进行了“摸底”。为此,他详细考察了浙江省40余所职业院校。考察的结果印证了他的推论,那就是当前职教师资队伍不但质量亟待提高,而且结构不尽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极度缺乏。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无法保障技能人才培养。
在考察中,楼世洲还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缺乏干劲和激情。他深深感到,尽管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依然“弱势”,职业教育话语权偏小,生源质量无从保障,这样的状况,影响到了教师的积极性,但也给职业院校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楼世洲看来,作为职教老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热爱职业教育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教老师。为此,他一直关注着职教老师的身份认同感,培养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感情。他鼓励准职教老师们走进职业院校,与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对于选择职教老师作为岗位的年轻人,他更是予以褒扬:“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志青年为此努力,必将大有可为。” 而对职教老师的需求,他始终倾听着,并为职校教师的权益而奔波。
呕心育桃李
在楼世洲看来,每一位职教人的岗位不同,职责各异,但只要各自“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职业教育就大有希望。他自己,则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职教后备人才的培养上。
2002年,浙江师范大学获得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资格,当年就从全国招收了30余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浙师大获得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职业教育学研究生。这些由其他专业调剂来的学生对职业教育普遍缺乏了解,对职业教育的兴趣也不大。如何指导他们尽快熟悉职业教育,培养他们对职教的感情,更好地进入研究角色是各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浙师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开拓者,承担繁重管理工作的楼世洲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担任浙师大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并开设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和职业教育专题研究的课程。
为了让自己的學生能够尽快“上道”,楼世洲给他们指定了专业书籍,要求他们静下心来“咀嚼式”地阅读。在他看来,在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当前研究生普遍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而是“狼吞虎咽”地浏览期刊,快速写论文,这是一个弊病。因为做学问没有任何捷径,唯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
如何培养研究生对职业教育的感情,让他们更快地融于职业教育,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楼世洲一直在琢磨。在他的课上,职业院校的老师时常现身说法,就职业教育的问题与研究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也经常自告奋勇地收集材料,就某一职教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下,研究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毕业生深情地回忆,当年在楼老师课堂上,“谈笑鸿儒,指点职教江山”是读研期间最值得回味的光景;楼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考察经历,总能启发我们研究问题的灵感,让人能够抓住研究问题的视角。
针对一些职业高校招收教师只从“211”“985”等高校招的做法,楼世洲不以为然。他认为,从职业教育的规律出发,应该从职教一线吸引一些优秀师资,而不是一味追求学校“门第”。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加盟浙师大,为浙师大的职业教育增添了活力。
在生源选择上,由于长期身处教学一线,楼世洲也“讲实际、讲实效”。他发现浙师大职业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基本上来自教育类专业。这些学生熟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在职教研究上后劲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点,浙师大尝试招收具有工科技术背景的学生攻读职教专业,尝试建立“4+1+2”硕士层次的职教研究生培养学制。
在“4+1+2”体系中,“4”是指本科4年学的是技术工科类,而不局限于当前的教育学类;“1+2”是指在研究生阶段,用1年时间接受相关企业实践,用2年时间进行系统的职教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培养体系,“4+1+2”很多地方有待完善,比如工科学生如何通过教育学专业统考录取职教育专业,学生由谁来指导、如何指导等问题,但楼世洲始终认为办法总比问题多,唯有在试点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革、不断进步,才能培养一批真正懂职业教育的人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中国才能产生像奔驰那样的企业。
身为高校领导,楼世洲仍然记得自己小时候砖瓦匠的理想,“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让更多的技术人员脱颖而出,那么我小时候的理想也就在年轻人身上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