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近几年来学生学英语的表现及英语成绩等方面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学英语的起始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于从幼儿抓起;英语教材变动频繁;内容编排及话题不断翻新;教学模式也是层出不穷。新教材和新教法虽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但学生学英语费时低效,听不懂,说不准,以及用汉语思维说写英语的现实仍然广泛存在,很多学生学英语超过十年结果程度仍不好,英语学科分化现象依然严重,听力测试乱蒙一通,书面表达无从下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除了学生自身和教材编排外,我努力寻找教学方法方面的缺陷。追根究底,发现学习成效不佳的原因并非学习能力有问题,而是传统的学习方法错误,以致于白白浪费了无可计量的宝贵时间。以下便是传统学习方式所犯的错误:
(1)死背:把单字、词组抄在簿子上,一边英文、一边中文,互相对照死背,形成“背与忘”的恶性循环,使人潜意识下对英文产生了惧怕及排斥的心理。
(2)缺乏听的过程:传统英文学习无听的过程,因此而欠缺的则不止是听力而已,无听的英文声音情境,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中文干扰:查字典或上课时将中文批注写在英文生字旁边,这些英文旁边的中文注释会在念书时吸引目光,导致分心而造成中文干扰。如此一来,尽管很用功,但大脑吸收的却都是中文印象,没有英文的记忆效果。
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高效学好英语。在没有英语环境的地区,最有效率的英文学习顺序是:听、读、说、写。
即先听读,并行提升程度,再训练说、写能力。即,用“英文听读学习法”先快速提升英文程度,再进一步训练说、写能力。何谓英文听读学习法,顾名思义听读学习即学习时不只是要读,更重要的是要听。《英文听读学习法》就是:在全面英文化的环境中以听读并行的方式,密集快速的把许多较深的文章听熟,则自己就已经提升到该类文章的程度了。有了程度,再训练说、写能力,自然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刚刚学话的孩子,他们能按照大人说的去做,却不会说这些话,这就说明了听先于说,且必须进行大量的听后才能说。而现存的状况是:1.颠倒了听说顺序;2.听力练习只是蜻蜓点水。这样,学生没先听或没听清、听熟,就转为说的练习。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发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拼读,完全陷入了另一个中国式的语音世界。到听力测试时,他们听不懂,老觉得录音不清,说得快,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听得少的缘故。教材的内容是按照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写,词汇的复现率较高,所以按顺序学习教材,生词量并不多,我们完全可以先听。这样,不仅锻炼了听力,而且从一开始就把句子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完全正确地融为一体。
先听、多听、听熟,接着便是读,这里的读是指:1.认识词汇与句子结构以及它们在具体场合的含义;2.明确意义之后轻松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把读过的内容说会、写会,读写顺序虽未颠倒,但力量分配欠妥,这种过高过全的要求是引起学生畏难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不等学生背会、写会就可以进行下一轮听读,这样就把属于领会能力的听读放在首位,而把属于利用能力的说写放在后面。其特点如下:
1.由于接触新话题材料的周期缩短,形成了更多的信息差,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他们会不断地赞叹和惊诧自己的新发现,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差别也被大量地比较出来。
2.大踏步地沿着阅读的方向前进,实际上像卫星在宇宙中拍照的方式拍下全景,学生可以尽早了解全貌,领会神韵,做到心中有数,消除心理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不良情绪。
3.这样做虽然暂且避开了少数难背难写的东西,但基本词汇,如get,take,have,make,do等的大量组合却记了下来。
4.阅读能迅速扩大视觉上的词汇量,这样便抓住了主要矛盾,词汇量的扩大使学生能顺利地看懂系统语法书,以及用英语释义的词典。
5.大量的阅读也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积累,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积累,才能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抽象难懂的语法知识在阅读中会变得简明,通达的原因。
阅读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异域的旖旖风光中,会受到另一个国度文化背景的熏陶,省去了我们用汉语不断地解释两国文化差异的不当步骤。我们可根据情况把听读分为几个大阶段,等一个大阶段过后,再返回来说写。学生只学了一点点东西,就要求他样按实际说写,说出来的不伦不类,写出来的错误连篇。其一,打击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其二,锻炼和加强了学生用汉语思维的习惯,所以写要等待时机成熟,说时还要按所学的范围说,不要超纲。
综上所述,形成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听读-听读-再听读-说写,即“大听读,小说写”的教学方法。经过反复听后的说是语言的自然流露,不需在脑中有一个再造句子的过程;经过大量阅读后的写是一个厚积薄发过程,不会生产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在听读过程中不要求强记单词和语法规则,给人一个轻松愉快的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学生许多心理障碍,直达“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
尝试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循序渐进地接触新的材料,省去查阅之苦;二是要充满信心,敢于向新的制高点冲刺。这种方法把学生从精雕细刻、追求完美的空耗中解救出来,打破了学生往日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愈战愈勇,大大提高学生学英语的效率,让他们早日尝到成功的喜悦。
(1)死背:把单字、词组抄在簿子上,一边英文、一边中文,互相对照死背,形成“背与忘”的恶性循环,使人潜意识下对英文产生了惧怕及排斥的心理。
(2)缺乏听的过程:传统英文学习无听的过程,因此而欠缺的则不止是听力而已,无听的英文声音情境,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中文干扰:查字典或上课时将中文批注写在英文生字旁边,这些英文旁边的中文注释会在念书时吸引目光,导致分心而造成中文干扰。如此一来,尽管很用功,但大脑吸收的却都是中文印象,没有英文的记忆效果。
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高效学好英语。在没有英语环境的地区,最有效率的英文学习顺序是:听、读、说、写。
即先听读,并行提升程度,再训练说、写能力。即,用“英文听读学习法”先快速提升英文程度,再进一步训练说、写能力。何谓英文听读学习法,顾名思义听读学习即学习时不只是要读,更重要的是要听。《英文听读学习法》就是:在全面英文化的环境中以听读并行的方式,密集快速的把许多较深的文章听熟,则自己就已经提升到该类文章的程度了。有了程度,再训练说、写能力,自然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刚刚学话的孩子,他们能按照大人说的去做,却不会说这些话,这就说明了听先于说,且必须进行大量的听后才能说。而现存的状况是:1.颠倒了听说顺序;2.听力练习只是蜻蜓点水。这样,学生没先听或没听清、听熟,就转为说的练习。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发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拼读,完全陷入了另一个中国式的语音世界。到听力测试时,他们听不懂,老觉得录音不清,说得快,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听得少的缘故。教材的内容是按照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写,词汇的复现率较高,所以按顺序学习教材,生词量并不多,我们完全可以先听。这样,不仅锻炼了听力,而且从一开始就把句子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完全正确地融为一体。
先听、多听、听熟,接着便是读,这里的读是指:1.认识词汇与句子结构以及它们在具体场合的含义;2.明确意义之后轻松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把读过的内容说会、写会,读写顺序虽未颠倒,但力量分配欠妥,这种过高过全的要求是引起学生畏难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不等学生背会、写会就可以进行下一轮听读,这样就把属于领会能力的听读放在首位,而把属于利用能力的说写放在后面。其特点如下:
1.由于接触新话题材料的周期缩短,形成了更多的信息差,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他们会不断地赞叹和惊诧自己的新发现,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差别也被大量地比较出来。
2.大踏步地沿着阅读的方向前进,实际上像卫星在宇宙中拍照的方式拍下全景,学生可以尽早了解全貌,领会神韵,做到心中有数,消除心理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不良情绪。
3.这样做虽然暂且避开了少数难背难写的东西,但基本词汇,如get,take,have,make,do等的大量组合却记了下来。
4.阅读能迅速扩大视觉上的词汇量,这样便抓住了主要矛盾,词汇量的扩大使学生能顺利地看懂系统语法书,以及用英语释义的词典。
5.大量的阅读也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积累,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积累,才能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抽象难懂的语法知识在阅读中会变得简明,通达的原因。
阅读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异域的旖旖风光中,会受到另一个国度文化背景的熏陶,省去了我们用汉语不断地解释两国文化差异的不当步骤。我们可根据情况把听读分为几个大阶段,等一个大阶段过后,再返回来说写。学生只学了一点点东西,就要求他样按实际说写,说出来的不伦不类,写出来的错误连篇。其一,打击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其二,锻炼和加强了学生用汉语思维的习惯,所以写要等待时机成熟,说时还要按所学的范围说,不要超纲。
综上所述,形成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听读-听读-再听读-说写,即“大听读,小说写”的教学方法。经过反复听后的说是语言的自然流露,不需在脑中有一个再造句子的过程;经过大量阅读后的写是一个厚积薄发过程,不会生产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在听读过程中不要求强记单词和语法规则,给人一个轻松愉快的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学生许多心理障碍,直达“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
尝试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循序渐进地接触新的材料,省去查阅之苦;二是要充满信心,敢于向新的制高点冲刺。这种方法把学生从精雕细刻、追求完美的空耗中解救出来,打破了学生往日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愈战愈勇,大大提高学生学英语的效率,让他们早日尝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