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登塔尔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知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可见猜想往往产生于经验、观察、归纳、联想等基础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引导观察猜想
  
  教学规律是人们在实践中经过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实践进行探究验证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提高他们的直觉猜想水平。例如,“把3/4、7/25、9/40、3/14、5/6、7/12化成小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的规律。首先,让学生计算后分类,发现6个数可分成两类:3/4、7/25、9/40能化成有限小数;3/14、5/6、7/1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猜想。第一步先猜想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哪个条件有关(分子或分母),给学生探索交流、猜想的时间;其次,观察、猜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的特征,可从奇偶性、质数与合数、质因数的组成多个方面猜想探究,逐渐发现规律。最后,引导学生举例验证和逻辑推理证明。
  
  二、引导联想猜想
  
  在数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广泛的联想,由联想到解决某概念公式或问题,从而引出新思路、新猜想。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此猜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对学生的类似猜想,不应置之不理,而应以欣赏的态度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再引导学生实际举几个数去验证,证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从而总结出“一个数各位数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到猜想是允许错误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由猜想到尝试,进而加以证明这一科学发现的过程。
  
  三、引导类比猜想
  
  类比猜想是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从而可以推断出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善于捕捉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通过类比猜想获得结论。例如,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结构相似;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相似……长期进行类比推理猜想的训练,既营造了课堂气氛,又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引导归纳猜想
  
  归纳是指从一系列具体的事物中概括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或原理。归纳是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重要手段,是发现数学原理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归纳获得猜想从个别特殊现象中寻找一般规律。例如,有这样一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分别数一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填在表里。
  
  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份数,当猜测对折3次平均分成的份数时,学生有的说6份,有的说8份。到底是几份?学生提出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验证得出8份后,学生明白了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后,要进行验证。教师再让学生对折4次、5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并验证。
  此时,很多学生发现:对折每增加一次,平均分成的份数是前一次的2倍。还有的学生说,他知道了这里的道理,因为对折3次,纸是8层,再对折一次,就是两个8层。即平均分成16份。
  再仔细观察上表,请写出相应的算式。学生思考后答:对折2次,算式是2×2,对折3次算式是2×2×2,对4次,算式是2×2×2×2。
  我又启发学生:从这些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终于发现了规律。
  大胆的猜想、多方的验证,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论,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在教学中广泛生根,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充分地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也能抓住学生由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的心态变化。但在欣喜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误区,归纳起来有如下这些形式:  形式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作业。为了体现“个性”,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上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作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柳笛和榆钱》是语文S版第六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北方的故乡,那里春天里的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长发的柳树”和“把身子探出墙头的榆树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一改课堂原有的教学弊端,使品德教育真正“生活”起来、精彩起来。让活动和探索贯穿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真正的需要。本文拟从执教《平安回家》的教学体验,来阐述笔者的一些感触。    一、上课:师生聊天——情境探究    师:同学们好!请大家仔细听,听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
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生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这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1、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教师要多创设教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作文课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外出活动的情景、生活中的画面、大自然的美景录制下来,经过编辑加工,制成图像。作文课上,教师根据需要先播放一段精彩的画面,随着动听的音乐、真实的画面,学生慢慢地感悟形象,心灵受到触动,情绪被调动起来,进入本次作文所需要描写的情境之中。现以《赏图像编故事》网络作文
一、独特而实效的内容结构框架及特点  本书在内容结构上分成四个部分:  (一)问题回放,即發现问题。这一环节是李老师利用了六年的时间在基层学校看课及评课的结晶部分,使问题明朗化,更多的是让基层教师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问题分析,即挖掘问题根源。看了问题回放这一环节,多数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但可能还发现不了问题——即与新课程背离之处。这一环节李老师做了深刻的分析,使教师
一、言外之景,解读意象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没有姹紫嫣红,就没有春意盎然;学生面对不能“尽意”的诗歌语言,会产生强烈的填补欲望。适时引导,也许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就是整个春天。  例如,教学《泊船瓜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天故乡的美丽,和诗人离家的乡愁形成对比,可设计这样的训练: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读着这句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你似乎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练习:___
“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因为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所以教师应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双向互动中得到教学相长。根据“互动”的原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师生互动  师生间的互动,目的在于建立师生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自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创新生命教育方式已迫在眉睫。    一、挖掘语文素材,确定生命教育主题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抓住以下四大主题内容:  1.活出人生精彩——“热爱自我生命”  生命的自爱是生命得以延续提升的前提。热爱自我生命,是小学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有好多课文都是对小学生进行热爱自我生命教育的好素材,如《司马光》、《我
“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培养创新精神,放开种种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些观点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要求。而童话作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灵感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体验生活。它能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具有编写童话的潜质。据以上认识,我在低年段中提出并实践了“放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