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它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数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感悟能力就不会灵敏,更谈不上强烈。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呢?
一、 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新课程理念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以及推理交流等,只有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在观察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为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开辟了绿色通道。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去感受数的意义,从而建立数感。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1”时,笔者让学生课余先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用“1”表述的。课上针对学生的回答笔者罗列出:1只小鸡、1张课桌、1粒米、1颗枇杷、1打铅笔……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数一数几颗枇杷是一串?几枝铅笔是一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1”既可以表示如1枝铅笔、1颗枇杷等这样的1个个体;可以表示如1打铅笔,一串枇杷等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还可以表示如1个国家这样一个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如1粒米这样极小的物体……在“润物无声”中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二、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操作是学生指尖上跳跃的智慧。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让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为他们认识事物打下基础,它将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使经验不断得到内化和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撑开一片天地。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关注,将它设置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亲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数感。如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安排学生分组动手平均分1根1米长的绳子,1张白纸和8个圆片,边动手边引导他们思考:可以有几种分法?分别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各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逐步认识到平均分的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学生顺理成章地与实际操作相融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建立了初步感知。
三、注重估算,增强数感
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实际运用更广泛,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更有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常估算,多体验估算的魅力所在,增强估算意识,逐渐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感。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从甲城到乙城用了9小时,甲乙两城大约相距多少千米?”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40×10 =400, 估计在400千米左右。有的学生认为:42×10 = 420,比420千米要少一点。也有的学生提出:40×9 =360,肯定要比360千米要多一些。诸如这些方法,教师都要加以鼓励,搭建平台,让他们进行一番讨论,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各种算法的特点被比较了出来,自己的估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估算的意识和策略逐步形成,从而把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
四、拓展运用,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它在人的头脑中潜伏着,这种智力活动是相当高级的。具备良好数感的人,在关键时候需要发挥作用时,它就会及时闪现灵感,特别是新知识教授之后,良好的数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如此一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而这又是一个至高的境界,如果没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是难以实现的。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笔者安排学生讨论:如果你有压岁钱2000元,打算怎么存?并阐述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多数学生计算了一遍一年期、两年期的存款利息后说明了自己的存法,并讲述了这样做的理由。有学生提出,用其中的1000元去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剩下的1000元存银行,所得的“利息(效益)”远远不止这些银行利息;有学生觉得买保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时,笔者进行了一番适时恰当的引导,不仅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那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概念也吸引了学生,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升华。
当然,良好的数感不是仅靠一两个成功的案例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的是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和建立数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责编 黄 晓)
一、 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新课程理念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以及推理交流等,只有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在观察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为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开辟了绿色通道。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去感受数的意义,从而建立数感。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1”时,笔者让学生课余先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用“1”表述的。课上针对学生的回答笔者罗列出:1只小鸡、1张课桌、1粒米、1颗枇杷、1打铅笔……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数一数几颗枇杷是一串?几枝铅笔是一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1”既可以表示如1枝铅笔、1颗枇杷等这样的1个个体;可以表示如1打铅笔,一串枇杷等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还可以表示如1个国家这样一个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如1粒米这样极小的物体……在“润物无声”中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二、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操作是学生指尖上跳跃的智慧。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让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为他们认识事物打下基础,它将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使经验不断得到内化和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撑开一片天地。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关注,将它设置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亲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数感。如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安排学生分组动手平均分1根1米长的绳子,1张白纸和8个圆片,边动手边引导他们思考:可以有几种分法?分别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各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逐步认识到平均分的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学生顺理成章地与实际操作相融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建立了初步感知。
三、注重估算,增强数感
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实际运用更广泛,它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更有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常估算,多体验估算的魅力所在,增强估算意识,逐渐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感。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从甲城到乙城用了9小时,甲乙两城大约相距多少千米?”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40×10 =400, 估计在400千米左右。有的学生认为:42×10 = 420,比420千米要少一点。也有的学生提出:40×9 =360,肯定要比360千米要多一些。诸如这些方法,教师都要加以鼓励,搭建平台,让他们进行一番讨论,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各种算法的特点被比较了出来,自己的估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估算的意识和策略逐步形成,从而把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
四、拓展运用,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它在人的头脑中潜伏着,这种智力活动是相当高级的。具备良好数感的人,在关键时候需要发挥作用时,它就会及时闪现灵感,特别是新知识教授之后,良好的数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如此一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而这又是一个至高的境界,如果没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是难以实现的。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笔者安排学生讨论:如果你有压岁钱2000元,打算怎么存?并阐述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多数学生计算了一遍一年期、两年期的存款利息后说明了自己的存法,并讲述了这样做的理由。有学生提出,用其中的1000元去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剩下的1000元存银行,所得的“利息(效益)”远远不止这些银行利息;有学生觉得买保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时,笔者进行了一番适时恰当的引导,不仅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那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概念也吸引了学生,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升华。
当然,良好的数感不是仅靠一两个成功的案例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的是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和建立数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