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数学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加强学生思维活动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对于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兴趣、传授方法、落实训练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训练;表达能力;实施策略
一、培養兴趣,激发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地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儿童正处在多动期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他们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
1. 营造说的氛围,体会说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去“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体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体会说的乐趣。
在课的开始,笔者总要和小朋友“三言两语”:如带着小朋友去公园游玩,请他们“数一数”看见了什么动物?各有几个?再如学了比多少以后,笔者请小朋友当裁判,说说5只白兔和6只灰兔进行拔河比赛是否公平?这样的“三言两语”拉近了师生距离,开启了学生表达的源流,为课堂成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例题时,笔者也尽量让学生置身于某一语言情境中。例如,教“数的加减”时,笔者就设计“猜年龄”的情境,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在学“人民币”时,笔者请学生进入我开设的模拟超市购物。学生表达欲望非常强烈,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生活。
在练习巩固阶段,笔者为了保持学生表达的高涨情绪,常常为他们设计一些游戏情景:“给小鸭戴帽子”、“过独木桥”、“我当老鹰捉小鸡”、“青蛙跳水”……在游戏中,小朋友十分乐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2. 提高说的意识,感悟说的乐趣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学生说的意识,有些学生包括个别老师,以为作业会做了就行了,发不发表意见好像是无所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是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意识。平时多用激励的语言或故事的形式或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让他们明白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说”。课堂中,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尽量多组织他们集体说、小组说、同桌互说、独自说,也可以在玩中说,在动手、动眼、动脑结合中说,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感悟说的乐趣。
二、传授方法,指导说的技巧
兴趣的培养是开头,关键是方法的指导。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讲好规范的数学术语,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1. 教师做出说的范例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用实验证明了模仿是后天习得的。模仿是习惯形成与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因此,我们教师课堂用语要精炼、严密,具有启发性。如在笔算56-18过程中,笔者问学生:“从哪位算起?(从个位算起),个位6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一作为10),用几减8?(用16减8等于8,个位写8),十位5借走一个后变成几?(十位5借走一个后变成4),用几减1?(用4减1等于3)十位写几?(十位写3)”之后笔者说:“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连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长期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说得有条有理,必然也反映出思维上的条理性,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的阐述,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
2. 教师对学生的说做出要求
(1)体现数学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因为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的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
(2)体现思维特性,促进思维发展
①灵活性。数学语言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例如,学生根据“小明的爸爸今年32岁”和“小明今年8岁”这两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爸爸比小明大几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并列出算式:32-8=24和32÷8=4,就将生活语言转换成了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语言的数学化,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和图示化,在各种语言中灵活地进行互通互译,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②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从数学的感知材料中揭示数与形的本质特征。比如计算中的“算理”,就要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学生在计算活动中学习有关计算知识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算理”,也就训练了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③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一般表现为多思善想,新颖独特,能体现自己的个性。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说,在说中促思,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如:在解决问题中,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在拓宽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探索出创新解法,强化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思维独创性。
三、实施策略,训练说的能力
1. 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1)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问题是指用图画或语言文字叙述的具有已知数和未知数和数量关系的题目。它有三种形式:用图画表示、用半图半文表示、用文字表示。
(2)在计算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低段学生的计算教学较多是以有趣形象的图出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这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2. 在动手操作中,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
3. 通过插图,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教材中的许多例题、插图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数学语言的提高。
在新课标理念的改革春风之中,小学数学课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动手操作等手段之外,就应该加强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具有特殊的意义,愿我们的数学课都来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伯春,侯峻梅,崇金凤.数学教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03).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3).
[3]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8).
[4]汪刘生.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关键词】数学语言;训练;表达能力;实施策略
一、培養兴趣,激发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地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儿童正处在多动期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他们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
1. 营造说的氛围,体会说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去“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体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体会说的乐趣。
在课的开始,笔者总要和小朋友“三言两语”:如带着小朋友去公园游玩,请他们“数一数”看见了什么动物?各有几个?再如学了比多少以后,笔者请小朋友当裁判,说说5只白兔和6只灰兔进行拔河比赛是否公平?这样的“三言两语”拉近了师生距离,开启了学生表达的源流,为课堂成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例题时,笔者也尽量让学生置身于某一语言情境中。例如,教“数的加减”时,笔者就设计“猜年龄”的情境,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在学“人民币”时,笔者请学生进入我开设的模拟超市购物。学生表达欲望非常强烈,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生活。
在练习巩固阶段,笔者为了保持学生表达的高涨情绪,常常为他们设计一些游戏情景:“给小鸭戴帽子”、“过独木桥”、“我当老鹰捉小鸡”、“青蛙跳水”……在游戏中,小朋友十分乐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2. 提高说的意识,感悟说的乐趣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学生说的意识,有些学生包括个别老师,以为作业会做了就行了,发不发表意见好像是无所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是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意识。平时多用激励的语言或故事的形式或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让他们明白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说”。课堂中,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尽量多组织他们集体说、小组说、同桌互说、独自说,也可以在玩中说,在动手、动眼、动脑结合中说,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感悟说的乐趣。
二、传授方法,指导说的技巧
兴趣的培养是开头,关键是方法的指导。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讲好规范的数学术语,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1. 教师做出说的范例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用实验证明了模仿是后天习得的。模仿是习惯形成与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因此,我们教师课堂用语要精炼、严密,具有启发性。如在笔算56-18过程中,笔者问学生:“从哪位算起?(从个位算起),个位6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一作为10),用几减8?(用16减8等于8,个位写8),十位5借走一个后变成几?(十位5借走一个后变成4),用几减1?(用4减1等于3)十位写几?(十位写3)”之后笔者说:“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连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长期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说得有条有理,必然也反映出思维上的条理性,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的阐述,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
2. 教师对学生的说做出要求
(1)体现数学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因为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的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
(2)体现思维特性,促进思维发展
①灵活性。数学语言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例如,学生根据“小明的爸爸今年32岁”和“小明今年8岁”这两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爸爸比小明大几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并列出算式:32-8=24和32÷8=4,就将生活语言转换成了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语言的数学化,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和图示化,在各种语言中灵活地进行互通互译,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②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从数学的感知材料中揭示数与形的本质特征。比如计算中的“算理”,就要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学生在计算活动中学习有关计算知识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算理”,也就训练了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③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一般表现为多思善想,新颖独特,能体现自己的个性。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说,在说中促思,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如:在解决问题中,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在拓宽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探索出创新解法,强化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思维独创性。
三、实施策略,训练说的能力
1. 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1)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问题是指用图画或语言文字叙述的具有已知数和未知数和数量关系的题目。它有三种形式:用图画表示、用半图半文表示、用文字表示。
(2)在计算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低段学生的计算教学较多是以有趣形象的图出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这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2. 在动手操作中,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
3. 通过插图,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教材中的许多例题、插图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数学语言的提高。
在新课标理念的改革春风之中,小学数学课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动手操作等手段之外,就应该加强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具有特殊的意义,愿我们的数学课都来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伯春,侯峻梅,崇金凤.数学教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03).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3).
[3]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8).
[4]汪刘生.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