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基础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拉动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需求的作用,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下文简称GDP)的增长。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GDP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基础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公路、铁路、航运等,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以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投入一直处于短期状态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资步伐加快,交通运输基础投入步伐加快,占GDP总数的6%以上的水平,无论是技术装备条件还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明显改善。基于此,本文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国GDP增长关系的分析,重点探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拉动贡献。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GDP增长的关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也是推动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动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持续增加就业、提高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及生产生活方式。一般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GDP增长的主要关系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吸纳作用,最终通过乘数作用直接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而提高GDP的增长。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反作用,如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规模、空间布局以及内部结构上不尽合理,那么其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可能成为一定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瓶颈”,没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保障作用,该区域的投资环境将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也不可能促进其经济的有效增长。从实际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国社科院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指标和人均国民收入为样本,发现交通运输投资和国民收入的依存关系居于首位,达到了0.8的相关系数。这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只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建设的有效投入,才能使各种资源在区域间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拉动贡献
通过对就业、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来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就业率是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就业率的提高,可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消费增长,进而极大促进区域GDP增长。目前,我国就业人员呈现低技能和低收入的特征,特别是农民工大量融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又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的不断增长,可大量吸收这部分人群,对促进就业发挥重要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还可提高冶金、建材、水泥等相关产业的销售额和就业率,让更多人参与交通运输业和与之相关的服务业。2013年我国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可极大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就业率,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于促进我国GDP增长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而且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公路交通发展相对落后,物资区域流动不通畅,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长,不但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促进了产业间要素的流动,进而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例如:高速路网建设后,形成了沿路众多的高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协作更加鲜明并实现优势互补;减少了区域间的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的发生,形成了合理的地区分工布局,提高了整个区域经济的效益。
3.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参与就业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GDP的稳步增长,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发展保障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主要是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为主体。但随着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应逐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加大投资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这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现代化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投入,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为县域经济工业化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实现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总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总体目标,在我国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下实现同步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GDP又好又快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周 伟 张志敏: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的定量测算[J].公路, 2010(4).
[2]杨传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服务保障.在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GDP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基础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公路、铁路、航运等,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以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投入一直处于短期状态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资步伐加快,交通运输基础投入步伐加快,占GDP总数的6%以上的水平,无论是技术装备条件还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明显改善。基于此,本文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国GDP增长关系的分析,重点探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拉动贡献。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GDP增长的关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也是推动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动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持续增加就业、提高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及生产生活方式。一般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GDP增长的主要关系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吸纳作用,最终通过乘数作用直接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而提高GDP的增长。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反作用,如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规模、空间布局以及内部结构上不尽合理,那么其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可能成为一定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瓶颈”,没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保障作用,该区域的投资环境将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也不可能促进其经济的有效增长。从实际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国社科院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指标和人均国民收入为样本,发现交通运输投资和国民收入的依存关系居于首位,达到了0.8的相关系数。这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只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建设的有效投入,才能使各种资源在区域间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拉动贡献
通过对就业、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来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就业率是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就业率的提高,可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消费增长,进而极大促进区域GDP增长。目前,我国就业人员呈现低技能和低收入的特征,特别是农民工大量融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又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的不断增长,可大量吸收这部分人群,对促进就业发挥重要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还可提高冶金、建材、水泥等相关产业的销售额和就业率,让更多人参与交通运输业和与之相关的服务业。2013年我国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可极大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就业率,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于促进我国GDP增长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而且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公路交通发展相对落后,物资区域流动不通畅,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长,不但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促进了产业间要素的流动,进而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例如:高速路网建设后,形成了沿路众多的高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协作更加鲜明并实现优势互补;减少了区域间的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的发生,形成了合理的地区分工布局,提高了整个区域经济的效益。
3.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参与就业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GDP的稳步增长,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发展保障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主要是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为主体。但随着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应逐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加大投资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这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现代化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投入,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为县域经济工业化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实现区域GDP的持续增长。
总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总体目标,在我国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下实现同步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GDP又好又快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周 伟 张志敏: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的定量测算[J].公路, 2010(4).
[2]杨传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服务保障.在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