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定的,
是偶尔,
也是必然。
——题记
这是我从教第十个年头的开始。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十年之后,我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你”——教书育人,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4年,高考,如果以我一贯的成绩,勉强可以考上中大,结果,真的就是“勉强”,我被第二志愿——华中师范大学录取,从此半只脚踏进了教育行列。
2008年,毕业——心理学专业毕业,但由于某些原因,我被分到去教四年级语文,从此,与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我艰巨而又幸福的教学之旅。
教育,是对未知的踌躇满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初入教坛的那一年,接手一个优秀的班级,我忐忑,家长也忐忑,无数次被怀疑,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件做不完的事,那时,我沮丧过,失落过,甚至悄悄地在晚上10点学校的走廊上哭过,所有的委屈与辛酸都化为泪水滴在那黑暗的角落。但是,幸运的是,我一路上有我的师傅们——高老师、蒋老师、左老师等,她们手把手地教导我,从班级管理到课堂调控,从教材解读到教学思路,从整体框架到细节处理,那时才深知,教育教学真是一门艺术!于是,我学会“弹鋼琴”,事情分轻重缓急,逐一完成;于是,我潜心备课,在教学上征服学生;于是,我与学生亦师亦友,亲近学生;渐渐地,我开始受学生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还记得当时新教师见面课——《题西林壁》古诗教学一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的朗朗读书声让同事们对我立即刮目相看,我的信心又回来了。此后,我不断承担学校、街道、甚至区级的公开课与比赛,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让我从一个“黄毛丫头”走向科组长、教务员的岗位。从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服输,做不好的,我会想方设法去做好,不让别人看扁!凭着这份信念,我读了很多的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看了很多优秀的班级管理案例和教学课例,尝试把别人好的方法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并琢磨有自己风格的课堂语言,现在,孩子们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左老师曾经开玩笑地说:“看不出你这么瘦小的个子也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我笑笑,是啊,如果自己不努力成长,作为教师的我拿什么来教育喜爱我的孩子们呢?!我想,师德,不是挂在口边的条条框框,而是鞭策我们成长的力量。
教育,是执著不屈的信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真心地对一个学生好,或许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我相信,老师对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他们会记在心里的。“道德”这样说:“职业规范要求我这样做。”而“爱”却这样说;“我想这样做,我需要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思绪飘回到那个四(2)班的教室,大家小手林立,想争取去电教室与作家零距离见面的机会,我唯独把机会给了热爱阅读却极度自卑的她,她抬头一刹那的眼神,令我至今难忘。
那一次毕业典礼上,我挽着内心封闭不愿意进场的她,在舞台中间,咔嚓一声,留下了一张无比珍贵的合影;她尴尬地说:“老师,我没给你买花。”我毅然把班长的花束中拉出一支,递给她,并说:“只要你愿意送出去,这就是你给老师的礼物。”白扑扑的脸蛋,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噢,又有人向我打报告说他和他又打架了。以往的我一定会非常生气,但是如今的我,却能冷静地处理这种事情了。“陈述事实、表达情绪、案件重演,以后怎么做”,这处理问题的四步曲,让我和学生的关系处于平和状态,我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也愿意倾听我的教诲。吼,不是真正的爱学生!我想,师德,不是挂在口边的条条框框,而是润物无声的心灵滋养。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成长的十年,也是学习的十年!
专业发展上,从主题阅读教学到小组合作学习,从主题教学到专题研习,我深知,教无定法,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用,从理解层面到分析综合层面,改变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更是让学生的学习逐渐发生转变,不求眼前的分数,而是为孩子的未来作铺垫。
教育方法上,从简单粗暴到寻找方法,学习赏识教育,让我认识到鼓励的重要性;学习正面管教,让我看到了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了解他们,从而更好的沟通;学习天辅家庭教育《孩子卓越的奥秘》系列课程,让我再次明了孩子成长的特点,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从而更理性地进行沟通;平时坚持不断地看书、听书,更是让我开阔了眼界,真的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或许才能更明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我想,师德,不是挂在口边的条条框框,而是为自己负责、为学生负责的学习自觉。
教育,是对未知的不断探求。
如今的我,也已是一位母亲,我常常在想,未来我的孩子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从当了母亲,逐渐能够理解家长们的心,看待问题也不像过去那么片面,常常带着母亲的一种宽容去教育孩子们,教育也就多了一层别样的幸福感!目前的我或许口才不够出众,或许所获成绩不够斐然,或许前行的路并不好走,但因有了师之梦,对教师这份职业常常会生出缕缕美好的希冀,感谢那些慷慨赠予我帮助与鼓励的同事们,感谢自己所付出的一点一滴,感谢所有陪伴过我的孩子们,我相信,每一步走过的路,将慢慢熬制成我心路上的细水长流。
此刻,夜里,窗前,台灯下,翻看过往的十年,秋意渐浓,心里却是逐渐温暖,想起罗丹说过的一句话:“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我热爱自己的选择,在那三尺讲台边,我将会继续挥洒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汗水……
一次偶尔,
成为了必然,
我享受这份必然……
——后记
是偶尔,
也是必然。
——题记
这是我从教第十个年头的开始。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十年之后,我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你”——教书育人,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4年,高考,如果以我一贯的成绩,勉强可以考上中大,结果,真的就是“勉强”,我被第二志愿——华中师范大学录取,从此半只脚踏进了教育行列。
2008年,毕业——心理学专业毕业,但由于某些原因,我被分到去教四年级语文,从此,与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我艰巨而又幸福的教学之旅。
教育,是对未知的踌躇满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初入教坛的那一年,接手一个优秀的班级,我忐忑,家长也忐忑,无数次被怀疑,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件做不完的事,那时,我沮丧过,失落过,甚至悄悄地在晚上10点学校的走廊上哭过,所有的委屈与辛酸都化为泪水滴在那黑暗的角落。但是,幸运的是,我一路上有我的师傅们——高老师、蒋老师、左老师等,她们手把手地教导我,从班级管理到课堂调控,从教材解读到教学思路,从整体框架到细节处理,那时才深知,教育教学真是一门艺术!于是,我学会“弹鋼琴”,事情分轻重缓急,逐一完成;于是,我潜心备课,在教学上征服学生;于是,我与学生亦师亦友,亲近学生;渐渐地,我开始受学生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还记得当时新教师见面课——《题西林壁》古诗教学一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的朗朗读书声让同事们对我立即刮目相看,我的信心又回来了。此后,我不断承担学校、街道、甚至区级的公开课与比赛,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让我从一个“黄毛丫头”走向科组长、教务员的岗位。从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服输,做不好的,我会想方设法去做好,不让别人看扁!凭着这份信念,我读了很多的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看了很多优秀的班级管理案例和教学课例,尝试把别人好的方法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并琢磨有自己风格的课堂语言,现在,孩子们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左老师曾经开玩笑地说:“看不出你这么瘦小的个子也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我笑笑,是啊,如果自己不努力成长,作为教师的我拿什么来教育喜爱我的孩子们呢?!我想,师德,不是挂在口边的条条框框,而是鞭策我们成长的力量。
教育,是执著不屈的信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真心地对一个学生好,或许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我相信,老师对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他们会记在心里的。“道德”这样说:“职业规范要求我这样做。”而“爱”却这样说;“我想这样做,我需要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思绪飘回到那个四(2)班的教室,大家小手林立,想争取去电教室与作家零距离见面的机会,我唯独把机会给了热爱阅读却极度自卑的她,她抬头一刹那的眼神,令我至今难忘。
那一次毕业典礼上,我挽着内心封闭不愿意进场的她,在舞台中间,咔嚓一声,留下了一张无比珍贵的合影;她尴尬地说:“老师,我没给你买花。”我毅然把班长的花束中拉出一支,递给她,并说:“只要你愿意送出去,这就是你给老师的礼物。”白扑扑的脸蛋,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噢,又有人向我打报告说他和他又打架了。以往的我一定会非常生气,但是如今的我,却能冷静地处理这种事情了。“陈述事实、表达情绪、案件重演,以后怎么做”,这处理问题的四步曲,让我和学生的关系处于平和状态,我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也愿意倾听我的教诲。吼,不是真正的爱学生!我想,师德,不是挂在口边的条条框框,而是润物无声的心灵滋养。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成长的十年,也是学习的十年!
专业发展上,从主题阅读教学到小组合作学习,从主题教学到专题研习,我深知,教无定法,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用,从理解层面到分析综合层面,改变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更是让学生的学习逐渐发生转变,不求眼前的分数,而是为孩子的未来作铺垫。
教育方法上,从简单粗暴到寻找方法,学习赏识教育,让我认识到鼓励的重要性;学习正面管教,让我看到了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了解他们,从而更好的沟通;学习天辅家庭教育《孩子卓越的奥秘》系列课程,让我再次明了孩子成长的特点,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从而更理性地进行沟通;平时坚持不断地看书、听书,更是让我开阔了眼界,真的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或许才能更明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我想,师德,不是挂在口边的条条框框,而是为自己负责、为学生负责的学习自觉。
教育,是对未知的不断探求。
如今的我,也已是一位母亲,我常常在想,未来我的孩子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从当了母亲,逐渐能够理解家长们的心,看待问题也不像过去那么片面,常常带着母亲的一种宽容去教育孩子们,教育也就多了一层别样的幸福感!目前的我或许口才不够出众,或许所获成绩不够斐然,或许前行的路并不好走,但因有了师之梦,对教师这份职业常常会生出缕缕美好的希冀,感谢那些慷慨赠予我帮助与鼓励的同事们,感谢自己所付出的一点一滴,感谢所有陪伴过我的孩子们,我相信,每一步走过的路,将慢慢熬制成我心路上的细水长流。
此刻,夜里,窗前,台灯下,翻看过往的十年,秋意渐浓,心里却是逐渐温暖,想起罗丹说过的一句话:“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我热爱自己的选择,在那三尺讲台边,我将会继续挥洒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汗水……
一次偶尔,
成为了必然,
我享受这份必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