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地不断推进,各校都在积极地开发实用性、有价值的项目课程,这些项目课程都是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模式。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的理论与实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应用电子;实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一个岗位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都以创办密集型劳动人才的模式办职业技术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密集型劳动人才的培养需求。特别对于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理实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链接不够娴熟
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在实验室里上课不像在教室,一下子自由、活泼起来,教师有时很难控制,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适时地进行理论教学的确很难,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更难做到抓住学生的“心”。另一方面表现在某一个模块里不知道学生要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各个知识点要放在模块的什么地方讲解比较恰当,怎样讲让学生容易懂。这些都要求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其进行重组和安排。同时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要以实践为主线,要尽量把理论知识做得浅显易懂而且要有趣味性,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但是由于教师的知识面不够宽及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二)实训教学内容单调和封闭
实训内容陈旧,实训手段过于单一,现在各课程的实训设备大多数为组合实验箱,这种实验箱对学生的开放程度都比较低,一般只能做一些验证型实训,而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研究型实训内容相对较少,学生只是记录实训数据,对实训的原理和方法根本不去关心。这种通过实验箱完成的以验证型实训为主的实训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训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实训是以各门课程来分类的,实训教学按课堂教学的各个课程阶段进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或定律的验证和求证为主,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工程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导致各课程实训的内容相对分散、孤立,关联性和系统性较差,很难开设涉及各课程之间的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研究型实训内容,而且各课程实训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电不利于实训效率的提高。
二、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理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并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采用CBE模式和DACUM方法,按应知(基本理论)、应会(操作技能)、工作责任(关键能力)对职业技能进行分析和分解,归纳出职业综合能力所需包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最后再进一步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细化,最后制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能力指标体系、智能结构、知识结构,确定出人才培养规格。
(二)以“所需、够用”为原则改革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是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并把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按照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市场经济应变能力。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现“宽基础,活模块”,不受学科体系的束缚,增设模块课选修课,对一些课程进行恰当的整合,时时引入高新技术内容。按照“所需、够用”原则,既铺垫广泛的知识面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前沿的需要。突出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并形成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减少演示性实验,注重开发设计、综合性实验和实训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应用及创新能力。
(三)建立与就业相联系的动态课程设置框架
根据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即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子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相对稳定的关系。故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社会调研工作,预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此来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与要求。从而建立一个与就业相联系的动态课程设置框架。使得每一届毕业生都有别于上一届,都更适应于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校企合作,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与企业深入合作目前,本专业已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要继续与大型企业深入合作,创建以企业提供设备,学院提供师资的新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并能适时再现工作过程,再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合约,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创造良好条件。另外,利用学院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担科研任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培训从业人员,支持企业发展。
(二)制订合理的实训成绩考核方案
实训成绩的评定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实训的态度,传统的成绩考核评定实行记分制,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实训报告,这种考核方法有许多弊端,实训报告是一种“软”结果,很多同学是通过抄袭别人的实训数据甚至实训报告来应付。新的实训成绩考核方案应该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设计能力的综合评估。考核的依据应尽量采用“硬”结果,要使学生重视实训过程,可通过狠抓综合型和设计型实训的方案论证和最终的软硬件调试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目标来达到这一目的。将学生平时对实训的预习情况、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实训数据的精密度、实训报告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对实训数据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等,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学期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40%。而这两项合起来占本门课程实训总成绩的60%,本课程的课程内部综合型实训占40%,课程之间的综合型实训和设计型实训分别作为两门独立的实训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依据就是方案论证和最终的软硬件调试结果。通过狠抓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使那些基础实训没有掌握好的同学不得不自己再返回实训室重做,学生自己到实训室做实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效果比按课表上安排的实训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中职学校要重视实训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实训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在队伍建设上,引入竞争机制,引进一些高学历、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责任心的教师到实训室工作,改善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训教师的待遇,调动实训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结论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我们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我们教学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教学改革。一方面我们要多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体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课前准备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原有的知识层次上及思维能力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寻找合适的方法及合适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我相信只要有路就不怕路远。
[参考文献]
[1]巩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
[2]王宇澄.微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5.
[关键词]中职;应用电子;实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一个岗位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都以创办密集型劳动人才的模式办职业技术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密集型劳动人才的培养需求。特别对于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理实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链接不够娴熟
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在实验室里上课不像在教室,一下子自由、活泼起来,教师有时很难控制,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适时地进行理论教学的确很难,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更难做到抓住学生的“心”。另一方面表现在某一个模块里不知道学生要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各个知识点要放在模块的什么地方讲解比较恰当,怎样讲让学生容易懂。这些都要求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其进行重组和安排。同时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要以实践为主线,要尽量把理论知识做得浅显易懂而且要有趣味性,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但是由于教师的知识面不够宽及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二)实训教学内容单调和封闭
实训内容陈旧,实训手段过于单一,现在各课程的实训设备大多数为组合实验箱,这种实验箱对学生的开放程度都比较低,一般只能做一些验证型实训,而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研究型实训内容相对较少,学生只是记录实训数据,对实训的原理和方法根本不去关心。这种通过实验箱完成的以验证型实训为主的实训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训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实训是以各门课程来分类的,实训教学按课堂教学的各个课程阶段进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或定律的验证和求证为主,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工程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导致各课程实训的内容相对分散、孤立,关联性和系统性较差,很难开设涉及各课程之间的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研究型实训内容,而且各课程实训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电不利于实训效率的提高。
二、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理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并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采用CBE模式和DACUM方法,按应知(基本理论)、应会(操作技能)、工作责任(关键能力)对职业技能进行分析和分解,归纳出职业综合能力所需包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最后再进一步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细化,最后制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能力指标体系、智能结构、知识结构,确定出人才培养规格。
(二)以“所需、够用”为原则改革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是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并把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按照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市场经济应变能力。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现“宽基础,活模块”,不受学科体系的束缚,增设模块课选修课,对一些课程进行恰当的整合,时时引入高新技术内容。按照“所需、够用”原则,既铺垫广泛的知识面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前沿的需要。突出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并形成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减少演示性实验,注重开发设计、综合性实验和实训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应用及创新能力。
(三)建立与就业相联系的动态课程设置框架
根据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即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子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相对稳定的关系。故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社会调研工作,预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此来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与要求。从而建立一个与就业相联系的动态课程设置框架。使得每一届毕业生都有别于上一届,都更适应于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校企合作,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与企业深入合作目前,本专业已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要继续与大型企业深入合作,创建以企业提供设备,学院提供师资的新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并能适时再现工作过程,再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合约,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创造良好条件。另外,利用学院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担科研任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培训从业人员,支持企业发展。
(二)制订合理的实训成绩考核方案
实训成绩的评定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实训的态度,传统的成绩考核评定实行记分制,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实训报告,这种考核方法有许多弊端,实训报告是一种“软”结果,很多同学是通过抄袭别人的实训数据甚至实训报告来应付。新的实训成绩考核方案应该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设计能力的综合评估。考核的依据应尽量采用“硬”结果,要使学生重视实训过程,可通过狠抓综合型和设计型实训的方案论证和最终的软硬件调试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目标来达到这一目的。将学生平时对实训的预习情况、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实训数据的精密度、实训报告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对实训数据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等,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学期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40%。而这两项合起来占本门课程实训总成绩的60%,本课程的课程内部综合型实训占40%,课程之间的综合型实训和设计型实训分别作为两门独立的实训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依据就是方案论证和最终的软硬件调试结果。通过狠抓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使那些基础实训没有掌握好的同学不得不自己再返回实训室重做,学生自己到实训室做实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效果比按课表上安排的实训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中职学校要重视实训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实训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在队伍建设上,引入竞争机制,引进一些高学历、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责任心的教师到实训室工作,改善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训教师的待遇,调动实训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结论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我们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我们教学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教学改革。一方面我们要多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体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课前准备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原有的知识层次上及思维能力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寻找合适的方法及合适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我相信只要有路就不怕路远。
[参考文献]
[1]巩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
[2]王宇澄.微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