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为普通高中贫困生解决了入学难的问题,资助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普通高中,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学资源也相对不足,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个性不能充分发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效果。试着从助困与育人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将资助政策作为教育资源,探索提高农村贫困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 心理问题 资助育人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100
2010年9月,《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确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困难学生得以顺利就学,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资助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加上资助中西部地区的中央彩票公益金等,在农村普通高中,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例增大,政策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资助政策成为农村普通高中常规工作制度,资助金也成为普通高中贫困生重要的经济来源,成为他们学习之外重要的精神依托。
2012年,广西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在农村普通高中,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学资源也相对不足,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个性不能充分发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效果。本文试着从助困与育人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将资助政策作为教育资源,探索提高农村贫困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一、资助育人的对象
本文研究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通高中比例较大的农村低保家庭,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常年在外打工。因此,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寄宿在学校或亲属家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进入乡镇或县城普通高中学习,高考升学及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堪经济压力和心理重负,表现出学习动机弱,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自责、孤独、自卑等心理特征,并导致学业不良、人际关系紧张、违纪现象经常发生等行为偏差。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自我认识水平不高。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容易兴趣狭窄,知识经验有限,对家庭贫困缺乏辨证认识,遇到挫折常感到无所适从。易产生偏激、狭隘、自卑、猜疑、冲动等心理问题。
2.生活经济压力大。部分学生不堪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和身体上的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困难,常常感到难言的压抑和痛苦,不少学生滋生了焦虑、苦闷、无助等不良心理,甚至怨恨自己无能,是家长的负担、家庭的累赘。
3.家长期望值过高。贫困生家长因为家境贫寒,一方面自责心理较重,另一方面则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他们经常给孩子施压,不少学生害怕背负父母沉甸甸的“期望”,因此产生了自责、敏感、焦虑、恐惧、怯懦、孤僻等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因害怕家长责骂而自我封闭,孤影自怜。
4.学业负担过重。激烈的升学竞争造成贫困生过度疲劳与焦虑;师生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的心理困扰无处倾诉;凡此种种长期积累则易酿成心理问题。
5.渴望改变生活面貌。大部分贫困生家庭在校读书的兄弟姐妹较多,能赚钱养家的劳动力较少,有些家庭还有患病的人口,这些都促使他们希望在完成高中教育后立即投入社会工作,减轻家庭负担。
6.家庭的关心和监管缺乏。农村低保家庭收入低,负担重,父母长年在家务农或在外务工,儿女只能寄宿或留守,家庭教育责任缺失。贫困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不易调整不良心态。
二、资助对农村贫困生的心理影响
1.资助的无偿性导致贫困生依赖性增强。受到长期无偿性资助的贫困生在心理上的依赖性加强,“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感恩思想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2.资助政策重视物质方面,轻精神帮扶。农村贫困生往往自尊心较强,在接受冷冰冰的道义资助时易产生自卑、无助、敏感等心理。
3.部分贫困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及现实,得到国家经济资助后奋发图强,培养出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自尊自强、感恩诚信的健康心理。从而在高中学习阶段能够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后来成为人格健全、有理想、勇于创新的社会人才打好了基础。
三、资助育人策略的目标
1.自我意识提高。在高中阶段得到国家资助后,农村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自我有足够的认识,减少自卑、自责、无助心理,培养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意识。
2.责任意识增强。激发和培养贫困生对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意识,养成他们的责任行为习惯。
3.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农村贫困生的业余爱好,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开拓进取精神。
四、资助育人策略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一)不同年级的资助方式
高一年级贫困生入学时不仅要建立经济困难资助档案,还要在一个学期后建立心理扶贫档案,高二高三年级实行跟踪帮扶教育。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的本真意义在于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享受教育的公平,因此政策也应以人为本,尊重贫困生。《普通高中贫困生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对不同的资助方式偏好有差异,资助时应注意年级特点,注意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应对经济困难的策略。学校首先应从不同年级的偏好出发实施资助政策,比如高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还没有适应高中生活,在资助金发放时应多考虑生活补助金的比例。高二、三年级的奖学金比例可以调高,在勤工俭学的资金补助方面也要加强投入。
(二)资助阶段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 心理问题 资助育人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100
2010年9月,《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确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困难学生得以顺利就学,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资助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加上资助中西部地区的中央彩票公益金等,在农村普通高中,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例增大,政策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资助政策成为农村普通高中常规工作制度,资助金也成为普通高中贫困生重要的经济来源,成为他们学习之外重要的精神依托。
2012年,广西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在农村普通高中,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学资源也相对不足,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个性不能充分发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效果。本文试着从助困与育人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将资助政策作为教育资源,探索提高农村贫困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一、资助育人的对象
本文研究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通高中比例较大的农村低保家庭,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常年在外打工。因此,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寄宿在学校或亲属家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进入乡镇或县城普通高中学习,高考升学及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堪经济压力和心理重负,表现出学习动机弱,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自责、孤独、自卑等心理特征,并导致学业不良、人际关系紧张、违纪现象经常发生等行为偏差。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自我认识水平不高。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容易兴趣狭窄,知识经验有限,对家庭贫困缺乏辨证认识,遇到挫折常感到无所适从。易产生偏激、狭隘、自卑、猜疑、冲动等心理问题。
2.生活经济压力大。部分学生不堪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和身体上的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困难,常常感到难言的压抑和痛苦,不少学生滋生了焦虑、苦闷、无助等不良心理,甚至怨恨自己无能,是家长的负担、家庭的累赘。
3.家长期望值过高。贫困生家长因为家境贫寒,一方面自责心理较重,另一方面则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他们经常给孩子施压,不少学生害怕背负父母沉甸甸的“期望”,因此产生了自责、敏感、焦虑、恐惧、怯懦、孤僻等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因害怕家长责骂而自我封闭,孤影自怜。
4.学业负担过重。激烈的升学竞争造成贫困生过度疲劳与焦虑;师生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的心理困扰无处倾诉;凡此种种长期积累则易酿成心理问题。
5.渴望改变生活面貌。大部分贫困生家庭在校读书的兄弟姐妹较多,能赚钱养家的劳动力较少,有些家庭还有患病的人口,这些都促使他们希望在完成高中教育后立即投入社会工作,减轻家庭负担。
6.家庭的关心和监管缺乏。农村低保家庭收入低,负担重,父母长年在家务农或在外务工,儿女只能寄宿或留守,家庭教育责任缺失。贫困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不易调整不良心态。
二、资助对农村贫困生的心理影响
1.资助的无偿性导致贫困生依赖性增强。受到长期无偿性资助的贫困生在心理上的依赖性加强,“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感恩思想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2.资助政策重视物质方面,轻精神帮扶。农村贫困生往往自尊心较强,在接受冷冰冰的道义资助时易产生自卑、无助、敏感等心理。
3.部分贫困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及现实,得到国家经济资助后奋发图强,培养出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自尊自强、感恩诚信的健康心理。从而在高中学习阶段能够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后来成为人格健全、有理想、勇于创新的社会人才打好了基础。
三、资助育人策略的目标
1.自我意识提高。在高中阶段得到国家资助后,农村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自我有足够的认识,减少自卑、自责、无助心理,培养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意识。
2.责任意识增强。激发和培养贫困生对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意识,养成他们的责任行为习惯。
3.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农村贫困生的业余爱好,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开拓进取精神。
四、资助育人策略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一)不同年级的资助方式
高一年级贫困生入学时不仅要建立经济困难资助档案,还要在一个学期后建立心理扶贫档案,高二高三年级实行跟踪帮扶教育。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的本真意义在于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享受教育的公平,因此政策也应以人为本,尊重贫困生。《普通高中贫困生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对不同的资助方式偏好有差异,资助时应注意年级特点,注意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应对经济困难的策略。学校首先应从不同年级的偏好出发实施资助政策,比如高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还没有适应高中生活,在资助金发放时应多考虑生活补助金的比例。高二、三年级的奖学金比例可以调高,在勤工俭学的资金补助方面也要加强投入。
(二)资助阶段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