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以核心素养为本,加强实践性,注重时代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应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本,努力创设真实鲜活的学习情境,唤醒和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学习情境 文本解读 “主问题”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无数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为苏格拉底的这一教育理念做出了丰富而生动的诠释。的确,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唤醒和点燃,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一观念也非常契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的“坚持立德树人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要求。而课堂作为教育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更应自然深入地贯彻“唤醒和点燃”这一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引导者”,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本,努力创设真实鲜活的学习情境,唤醒和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依托文本情境,培养审美能力
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应该具备鲜明的学科特色。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占2.5学分,需用45个课时。由此可见,基于文本解读的语文学习活动,是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长青之树。因此,要依托文本情境,引导学生以作品的语言文字为起点,披文入情,感知作品的魅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进而生发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本解读是一切阅读教学的起点,而语言文字是文本的具体呈现形式。因此,语文课堂应如吕叔湘先生所言,要“擦亮语言,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具体而言,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准把握文本,寻找到解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探究作品的情感与主旨。
例如,在赏析古诗《夜归鹿门歌》时,可由诗题入手,沿着诗中出现的意象,带领学生不断涵泳、由浅入深,体会孟浩然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的情怀波动,感悟他在“鹿门月照开烟树”中寄寓的情感,以此观照我们自身的现实人生。在分析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变化的过程时,应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着眼于情节的推动、精妙的细节刻画,再结合作者简练的风雪描绘,让学生潜心进入文本营构的情境,真诚地感受林冲处境的艰难,进而理解作品中“官逼民反”的深刻主题,之后还可拓展“林冲出门东投之后的内心独白”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笔,为林冲写下一段内心独白,更好地体会人物内心的辛酸悲苦。而在鉴赏《故都的秋》时,可让学生先循着文本的语言,自由感知郁达夫笔下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再引导学生着眼于“赏玩”“饱尝”两词,结合文章中提及“秋士”的段落,体会郁达夫浓郁的士人感怀情结,以及他的“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进入作品文本情境的途径有很多,可略览之,可细品之,可涵泳之,可对比解读,可循文本内容体味意境,可与现实体验联想呼应。但无论何种方式,尊重并深入文本情境,才能让鉴赏和领悟落到实处。在学生依循文本情境深入解读赏析的过程中,定会惊服于文学的广博浩大、深邃圆融。如此一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就自然被唤醒,对中华文化的由衷认同感也能被激发。
二、巧设任务情境,提升思维能力
有了文本情境的覆盖,课堂就能呈现浓郁的“语文味”,而任务情境的精妙设计,则能赋予课堂生动的智慧碰撞。有生命力的語文课堂,应以学生积极参与的语文学习活动为内核。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内容整体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角度引发的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提问,在教学中具有“疑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因此,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可以点燃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的火焰。
以《陈情表》一文为例 ,在学生充分预习、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的主问题:晋武帝看完表文,赞叹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感动之际,“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如果你是晋武帝,看完表文,哪些地方说服了你?打动了你?为什么?此问题一出,以角色驱动学生分析文本,再在课堂上相机生成相关辅助问题,课堂任务情境得以成功设置,能让学生有文可依、有话可说,既感动于李密的孝情、忠情、苦情,又钦服于他情理兼具的陈情艺术。这样,学生就能清晰掌握文章思路,可谓一举多得。
以“主问题”驱动课堂,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任务情境,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能使课堂由“教的活动”转变为“学的活动”。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发问引导,点燃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情,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给足他们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一定能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三、生成对话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精妙的“主问题”的设置,能快速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语文学习,而贯穿其中,能促使师生和谐平等交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与善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致力于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为学生提供适宜对话的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体而言,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温和可亲的姿态,合适引导,生成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鼓励他们依循文本,积极参与“主问题”任务的思考与表达中。课堂是师生对话、学生交流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能力也随之发展。
总之,践行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将语文课定位为“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文本、巧设任务、生成对话平台。多维度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能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
关键词:学习情境 文本解读 “主问题”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无数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为苏格拉底的这一教育理念做出了丰富而生动的诠释。的确,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唤醒和点燃,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一观念也非常契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的“坚持立德树人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要求。而课堂作为教育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更应自然深入地贯彻“唤醒和点燃”这一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引导者”,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本,努力创设真实鲜活的学习情境,唤醒和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依托文本情境,培养审美能力
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应该具备鲜明的学科特色。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占2.5学分,需用45个课时。由此可见,基于文本解读的语文学习活动,是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长青之树。因此,要依托文本情境,引导学生以作品的语言文字为起点,披文入情,感知作品的魅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进而生发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本解读是一切阅读教学的起点,而语言文字是文本的具体呈现形式。因此,语文课堂应如吕叔湘先生所言,要“擦亮语言,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具体而言,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准把握文本,寻找到解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探究作品的情感与主旨。
例如,在赏析古诗《夜归鹿门歌》时,可由诗题入手,沿着诗中出现的意象,带领学生不断涵泳、由浅入深,体会孟浩然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的情怀波动,感悟他在“鹿门月照开烟树”中寄寓的情感,以此观照我们自身的现实人生。在分析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变化的过程时,应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着眼于情节的推动、精妙的细节刻画,再结合作者简练的风雪描绘,让学生潜心进入文本营构的情境,真诚地感受林冲处境的艰难,进而理解作品中“官逼民反”的深刻主题,之后还可拓展“林冲出门东投之后的内心独白”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笔,为林冲写下一段内心独白,更好地体会人物内心的辛酸悲苦。而在鉴赏《故都的秋》时,可让学生先循着文本的语言,自由感知郁达夫笔下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再引导学生着眼于“赏玩”“饱尝”两词,结合文章中提及“秋士”的段落,体会郁达夫浓郁的士人感怀情结,以及他的“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进入作品文本情境的途径有很多,可略览之,可细品之,可涵泳之,可对比解读,可循文本内容体味意境,可与现实体验联想呼应。但无论何种方式,尊重并深入文本情境,才能让鉴赏和领悟落到实处。在学生依循文本情境深入解读赏析的过程中,定会惊服于文学的广博浩大、深邃圆融。如此一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就自然被唤醒,对中华文化的由衷认同感也能被激发。
二、巧设任务情境,提升思维能力
有了文本情境的覆盖,课堂就能呈现浓郁的“语文味”,而任务情境的精妙设计,则能赋予课堂生动的智慧碰撞。有生命力的語文课堂,应以学生积极参与的语文学习活动为内核。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内容整体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角度引发的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提问,在教学中具有“疑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因此,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可以点燃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的火焰。
以《陈情表》一文为例 ,在学生充分预习、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的主问题:晋武帝看完表文,赞叹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感动之际,“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如果你是晋武帝,看完表文,哪些地方说服了你?打动了你?为什么?此问题一出,以角色驱动学生分析文本,再在课堂上相机生成相关辅助问题,课堂任务情境得以成功设置,能让学生有文可依、有话可说,既感动于李密的孝情、忠情、苦情,又钦服于他情理兼具的陈情艺术。这样,学生就能清晰掌握文章思路,可谓一举多得。
以“主问题”驱动课堂,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任务情境,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能使课堂由“教的活动”转变为“学的活动”。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发问引导,点燃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情,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给足他们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一定能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三、生成对话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精妙的“主问题”的设置,能快速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语文学习,而贯穿其中,能促使师生和谐平等交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与善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致力于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为学生提供适宜对话的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体而言,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温和可亲的姿态,合适引导,生成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鼓励他们依循文本,积极参与“主问题”任务的思考与表达中。课堂是师生对话、学生交流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能力也随之发展。
总之,践行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将语文课定位为“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文本、巧设任务、生成对话平台。多维度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能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