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起点促进有效建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思考: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表面积计算之后。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如何帮助学生建构体积概念呢?在众多的教学设计及课例观摩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倒水、倒沙等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并再次进行对比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从而建立体积概念。但是,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倒水、倒沙等实验早已失去趣味性和探究性。
  可见,以往对此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明显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无益于学生自主建构概念。那么,在学习体积概念之前,学生已具备了哪些感性经验呢?课堂教学中,又如何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为基础,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体积概念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教学实践:
  一、情境引入,理解体积概念
  1.创设情境,唤醒经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多数学生不知道,个别学生说是蓝鲸)
  师:是的,是蓝鲸。你们想听听蓝鲸的自我介绍吗?
  课件呈现蓝鲸的自述:我――蓝鲸,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的舌头上能站50个人,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小,婴儿可以爬过我的动脉。刚出生时,我比一头成年大象还重,而且生长迅速,每24小时增重90公斤。据说我的一位前辈不幸在南极遇难,当时她的体重是170吨,身长为33.58米,有3辆双层公共汽车一样长。我真想有杆秤能给称称体重,看看自己现在有多重,是否该减肥了。
  师:听了蓝鲸的介绍,你觉得从哪里看出蓝鲸的体积很大?
  生1:蓝鲸的舌头上能站50个人。
  生2:蓝鲸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小。
  生3:婴儿可以爬过蓝鲸的动脉。
  ……
  生4:老师,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动物是什么?
  师:我上网查到体积最小的动物是指猴。
  课件呈现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动物——指猴: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狨猴,又叫指猴。这种猴子长大后身高仅10~12厘米,重80~100克。新生猴只有蚕豆般大小,重13克。这种猴子喜欢捉虱子吃,且生性温顺,因此饲养它们便成为当地印第安人的嗜好。
  师:从哪里看出指猴的体积很小?
  生5:成年的指猴和我的手指差不多大。
  生6:新生猴只有蚕豆般大小。
  2.尝试概括,形成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蓝鲸的体积很大,指猴的体积很小,那么你认为物体的体积是什么意思?
  生7:体积就是指这个物体的大小。
  生8:体积就是物体的占地面积以及占整个空间的大小。
  生9:体积就是这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谁能举例说说?如这个粉笔盒的体积。
  生10:粉笔盒的体积就是这个盒子外面的大小。
  生11:不是的,这个盒子外面的大小是粉笔盒的表面积。
  师:那你认为什么是粉笔盒的体积呢?
  生12(边说边用手比划):粉笔盒的体积应该是它的外面和里面所有的大小。
  生13:粉笔盒的体积就是粉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是的,粉笔盒的体积就是粉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那么,物体都有体积吗?比如,水、空气有体积吗?
  生14:水有体积。如一瓶矿泉水有500毫升,500毫升就是这瓶矿泉水的体积。
  生14:空气也有体积。拿一个瘪的气球,往里吹气,气球鼓起来,鼓起来的就是空气的体积。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15:我们在科学课里已经学过了。
  师:是的。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二、类比迁移,认识体积单位
  1.尝试描述体积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物体的体积,那么,这个粉笔盒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呢?
  生16(边说边把两个拳头合在一起):像我的两个拳头这么大。
  生17:就像两本新华字典合在一起那么大。
  师:到底有多大呢?你能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吗?(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2.回忆并类比迁移。
  师(课件呈现一条线段):同学们,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的长度的?
  生18:用尺子量,就能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了。
  师:是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19: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课件呈现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度量的吗?
  生20:用1平方厘米或者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也可以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用“长乘宽”计算出面积。
  师:看来,不管是长度还是面积,我们都是借助标准单位,并通过度量来进行描述的。(课件呈现一个粉笔盒)应该选用什么样的体积单位去度量这个粉笔盒的体积呢?
  生21:应该选用小正方体去度量比较合适。
  3.认识体积单位。
  (1)认识1立方厘米。
  师: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22: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你认为1立方厘米是怎样的正方体?
  生23:因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所以我猜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让学生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并举出生活中1立方厘米的例子)   (2)认识1立方分米、1立方米。
  师:你认为1立方分米、1立方米是怎样的正方体?
  生2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生25: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让学生估计粉笔盒的体积,并举出生活中1立方分米的例子)
  ……
  三、解决问题,深化概念理解
  1.数一数:根据小正方体的个数,看图(略)说出图形的体积。
  2.摆一摆: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各种形状的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的体积。
  3.做一做:测量长方体橡皮的体积。
  (1)估一估:估计橡皮的体积。
  (2)说一说:怎样测橡皮的体积?
  (3)测一测: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摆成橡皮的形状。(同桌合作)
  (4)议一议:怎样才能准确测出橡皮的体积?
  四、总结归纳,升华概念认识(略)
  ……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先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让学生不断反思、交流、辨析,初步形成对体积意义的理解,然后以长度、面积单位为逻辑起点,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迁移认识体积单位,并进行实际测量活动,逐步深化学生对体积三维概念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原有经验,引发自主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体积概念的起点呢?显然,学习该内容的逻辑起点是长度、面积概念及面积计算。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抽象的新概念,因为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那么,学生形成体积概念的过程不仅要有大量丰富的材料作为感性认识的支撑,而且要有体积概念形成过程的活动作为概念认识的实践支撑。但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并不是严格的定义,只是一种解释,对学生理解“体积”其实没有多大帮助,因为“空间”比“体积”本身更难懂。所以,很多的实验操作只是停留在直观比较物体大小的经验层面,并没有提升学生对物体体积的认知层次,对学生理解体积的三维概念并无多大帮助。根据上述分析,体积概念教学采取“实验操作——直观感受空间——再次实验——理解空间有大小”的教学路径,只是关注了学科的逻辑起点,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体积作为度量概念,其本质是“体”的大小,是需要借助体积单位进行度量和计算的。本课教学,从体积最大的蓝鲸和体积最小的指猴入手,不仅唤醒了学生关于体积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具体描述两种动物体积的大小,让学生充分感受列数字、打比方等描述体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概括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如“粉笔盒的体积指什么”等。学生通过反思、交流、辨析,在区分表面积与体积的基础上,明确体积指的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最后,通过“水有体积吗”“空气有体积吗”等问题,再次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丰富了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
  2.追寻知识原点,促进有效迁移。
  基于原有经验的自我反思,使学生对体积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如何精确地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呢?由此自然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度量经验,如利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借助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等。显然,度量体积就需要用体积单位。可见,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以及相关的度量经验是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逻辑起点。
  在体积单位的引入环节,以“这个粉笔盒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呢”“你能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吗”等问题为任务驱动,通过对度量长度、面积经验的回顾,使学生感受到体积的大小可以用更小的“体”测量得到。通过类比迁移学习,学生不仅自主创造出以正方体为度量体积的标准,形成体积单位,而且加深了对度量本质的理解,即以一个公认的标准量和待测的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当然,体积单位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明确的表象,更是为了测量体积的需要。只有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测量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体积的概念。所以,在认识体积单位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测量体积的练习。如在“测量橡皮体积”的活动中,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的方法,虽然摆出的长方体和橡皮有差异,但显然学生已感受到,要精确地计算出物体的体积,需要借助体积单位进行测量。可见,通过充分的体积测量过程,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词义的层面上,而是逐步建构动态的、立体的三维概念,同时也为后续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无论课前如何周密的预设,总会碰到许多预设之外的问题,那就是课堂上的教学生成。教师机智地处理好这些偶然的、意外的教学生成,不但能使教学顺利进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美丽”的数学不再“冰冷”。  一、无疑处有疑,质疑中迸发思维火花  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的“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时,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一致得出“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这一预设性结论。正当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二)”。  设计分析: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数学是一门起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的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祖先把他们的思维附注在数学问题中,以此来传递他们的智慧,使我们及我们的后代能领悟并传递下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国际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摘 要]小学数学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板块是由老教材的“应用题”板块不断演变而来的,但这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方式、优劣分析等方面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三套教材变化的情况来解读新教材“解决问题”板块。提出对“解决问题”三个基本步骤的重视,对“阅图”与“分析数量关系”的传承,利用情景“事理”去理解数量关系——“数理”,再利用“数理
[摘 要]对教材、学生进行研究,是每位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应走入教材、走近学生、走进课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引导学生沟通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系,努力让新知学习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只有这样,数学课堂上才会迸发出学生精彩的思维火花,学生才会出现激烈的辩论和讨论,才会让新知成功“装”进学生的头脑之中。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列表法 整理 必要性 困难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当学生面临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时,教师要清楚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思维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备,自由展开联想。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儿童视角弄清问题情境中的事理,理解题目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做到低起点、慢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内涵。  [关键词]加法;低年
[摘 要]当教育教学研究的视角回归到“儿童”时,教师应强烈意识到数学文本不应简单看成知识的汇聚、既定方法定义的合集、乃至天经地义的真理,而应让它拥有更多“生长”的力量——生长知识,生长才能,生长智慧。从课例的视角,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意义转换。  [关键词]儿童视域 文本 认知生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07  很长一段
[摘 要]数学广角中的数学思维含量非常高,它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面对这一新的内容,许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教学,出现了种种误区。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探寻数学广角的有效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广角教学之路更精彩。  [关键词]数学广角 误区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0  人教
教学回放:  在一次磨课活动中,我执教“小数乘整数”一课,第一次试教时创设以下情境:“明明早晨要买三个饼子,一个3.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列式为3.5×3。我追问:“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是小数乘整数。”我再问:“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三种解答方法:(1)3.5 3.5 3.5=10.5(元);(2)3.5元=35角,35×3=105(角)
[摘 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动手操作 框架式 探究式 机械性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33  教学片断一:  师:请每组同学拿出圆柱和圆锥学具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一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