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ellya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动手操作 框架式 探究式 机械性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33
  教学片断一:
  师:请每组同学拿出圆柱和圆锥学具,先比一比圆柱和圆锥的底。
  生:一样大。
  师:请大家再比一比它们的高,怎么样?
  生:一样高。
  师:下面,我们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看看会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生1:我们组先向圆柱装满水,然后倒入圆锥中,倒三次后倒完,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应该说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1: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组先给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中,倒三次就倒满了,这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怎么样?说清楚了吗?
  生2: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出示判断题: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全班一半学生判断此题正确)
  ……
  教学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拿圆锥和圆柱学具,这节课我们就用圆锥和圆柱做实验,看看能不能通过实验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开始分组做实验。(生动手操作)
  生1:我们组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选择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给圆柱装满水,然后倒入圆锥中,倒三次正好倒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个实验:选择两个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方法和第一个实验相同,最后发现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七分之一。
  生2:我们组做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选择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给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中,倒三次正好倒满,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个实验:选择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方法和第一个实验相同,发现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五分之一;第三个实验:选择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方法与前两个实验相同,发现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师:各小组做了这么多的实验,有相同的结论吗?
  生3: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五花八门,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才有以下关系:圆锥体积=圆柱体积×1 / 3。
  师出示判断题: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全班学生判断此题错误)
  ……
  反思:
  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不一样,其教学效果更是不同。如上述两个教学片断,笔者认为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机械性操作和自主性操作
  教学片断一中,学生犹如机器,机械地执行教师发出的操作指令,实际上并不清楚为什么要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做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没有思维含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操作自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片断二中,教师敢于“该放手时就放手”,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探究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实验活动是自由的,思维是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清晰的数学概念就形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就不用花大力气、费口舌反复强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框架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教学片断一中,教师按预案的框架和流程,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往前走,操作活动过于具体,问题没有挑战性和探究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练习出现错误。而教学片断二中,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多次实验中真正理解、体验、感悟到圆锥体积=圆柱的体积×1 / 3,练习无人出错。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探索的空间是广阔的,操作的过程是自主的,教学的形式是开放的,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深刻认识到数感是数学教学之灵魂,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已成为一个备受广大小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数感指的是一个人对数和运算所形成的理解,它可以为人们的数学判断找到恰当的方法,为解决数学问题提出有效策略。数感与语文、音乐、美术科目中的 “语感”“乐感”“美感”一样,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教学实践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数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的数感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
一堂课有“三个角色”,即学生、教材、教师组成。“主角”当然是学生,教师则犹如“导演”,必须挖掘“主角”的潜力,让学生在“戏”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而文本,则是承载思想与知识的载体,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内容赖以维系的“场所”,是生本课堂与有效教学实现的物质基础。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细心收集、认真筛选来自于学生和文本的资源,并有效利用,构成“以生为本”的课堂,那这个课堂将会产生许多的意外和
无论课前如何周密的预设,总会碰到许多预设之外的问题,那就是课堂上的教学生成。教师机智地处理好这些偶然的、意外的教学生成,不但能使教学顺利进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美丽”的数学不再“冰冷”。  一、无疑处有疑,质疑中迸发思维火花  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的“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时,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一致得出“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这一预设性结论。正当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二)”。  设计分析: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数学是一门起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的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祖先把他们的思维附注在数学问题中,以此来传递他们的智慧,使我们及我们的后代能领悟并传递下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国际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摘 要]小学数学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板块是由老教材的“应用题”板块不断演变而来的,但这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方式、优劣分析等方面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三套教材变化的情况来解读新教材“解决问题”板块。提出对“解决问题”三个基本步骤的重视,对“阅图”与“分析数量关系”的传承,利用情景“事理”去理解数量关系——“数理”,再利用“数理
[摘 要]对教材、学生进行研究,是每位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应走入教材、走近学生、走进课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引导学生沟通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系,努力让新知学习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只有这样,数学课堂上才会迸发出学生精彩的思维火花,学生才会出现激烈的辩论和讨论,才会让新知成功“装”进学生的头脑之中。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列表法 整理 必要性 困难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当学生面临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时,教师要清楚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思维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备,自由展开联想。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儿童视角弄清问题情境中的事理,理解题目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做到低起点、慢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内涵。  [关键词]加法;低年
[摘 要]当教育教学研究的视角回归到“儿童”时,教师应强烈意识到数学文本不应简单看成知识的汇聚、既定方法定义的合集、乃至天经地义的真理,而应让它拥有更多“生长”的力量——生长知识,生长才能,生长智慧。从课例的视角,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意义转换。  [关键词]儿童视域 文本 认知生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07  很长一段
[摘 要]数学广角中的数学思维含量非常高,它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面对这一新的内容,许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教学,出现了种种误区。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探寻数学广角的有效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广角教学之路更精彩。  [关键词]数学广角 误区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0  人教
教学回放:  在一次磨课活动中,我执教“小数乘整数”一课,第一次试教时创设以下情境:“明明早晨要买三个饼子,一个3.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列式为3.5×3。我追问:“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是小数乘整数。”我再问:“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三种解答方法:(1)3.5 3.5 3.5=10.5(元);(2)3.5元=35角,35×3=105(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