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识字却非同凡响的母亲
乔羽出生于山东济宁,他离开故乡60多年。一口乡音却从未改变。故乡养育了乔羽,也浸泡出他的喜怒哀乐,积淀着他的文化乡愁。让他和故乡之间建立起最直接的情感联系的。是血脉亲情,这种独特的思念,常常让乔羽梦回故乡。泪湿衾枕。
在乔羽的老家,摆放着一张已有百年历史的槐木八仙桌。桌子的正中放置着母亲的遗像。母亲是笑着的,这个被定格的母亲的笑容,仿佛将岁月深处的那些悲欢离合都驱赶得无影无踪。
1946年刚过春节,国共两党的全面内战即将开始。18岁的乔羽踌躇满志,想出去闯荡人生。不久,机会来了,他被告知可以到共产党办的北方大学免费读书。他将自己的名字乔庆宝改作乔羽。准备离家。时局所限,这一切他要保密,即便是对自己的母亲。
枪炮声在城外响起,乔羽偎着恐惧不安的母亲,坐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乔羽说出去办点小事,就这样,他离开了家乡。将思念的残酷折磨留给了母亲。数年后。他才将母亲接到北京的家中。
此时,乔羽的母亲已承受了二儿子乔庆瑞离家之痛。乔羽14岁就失去了父亲,而二哥乔庆瑞14岁时为了革命离家。时隔8年才回家,结婚三天即又离家,从此再无音讯。母亲自天盼,晚上想,托人四处打探,一年又一年……
到乔羽秘密参加革命时,母亲再也不靠思念和忧虑讨希望,而是靠自己的勤劳聪慧编织着家庭里的“童话”和“神话”。她再明白不过,自己千万不能倒下,万一孩子们回来了,见不到娘,该有多痛苦。为此,她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放弃和努力!
母亲的隐忍与坚强,内心深处的孤苦与哀痛,乔羽当然深深懂得。他曾在自己的文集中以专门的篇幅怀念他非同凡响的母亲,他在《关于<门闩、门鼻,笤帚>》中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一个不识字的农家女,她会唱很多民歌,会说很多民谣和谜语。当然我最爱听她讲那些民间故事。我的家是一个清贫之家,为了节省灯油,每天睡觉都很早,母亲说“早睡早起,打发两眼欢喜”。这时,便是我央求她讲那些听不够的故事的时候了。夏夜她用蒲扇打着蚊子,冬夜把我接进温暖的怀抱,“大门闩,二门鼻,笤帚疙瘩来开门”,故事就这样轻声细语地讲起来了。她从来没有厌烦过,好像一条涓涓的小溪从来没有干涸过,每晚都在这种汩汩细流中把我带进梦乡。
正因为乔羽的母亲不识字,她才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搜集传说、故事、风俗,谜语,她生活在故事中,一个个故事又丰富了她的生活,甚至把这些故事作为母亲的最大礼物。献给了她亲爱的孩子们。乔羽从母亲那里获益匪浅,一是他直接根据母亲提供的素材。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了《门闩、门鼻、笤帚》的剧本,后被北京儿艺改为《果园姐妹》演出(乔羽因此获得宋庆龄亲自颁发的全国儿童文学奖),从而使乔羽正式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二是母亲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后来从事艺术工作的乔羽“根植于民间”而毫不动摇,受到百姓的无比喜爱。母亲对乔羽的影响至关重要。
母亲去世后,乔羽并没有用太多煽情的语言来怀念母亲,但在他的心中,母亲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当他站在母亲的遗像前。追思母亲的一生,他心中澎湃着的深沉的爱与痛,又岂是外人所能读懂的?
除了母亲,苦命的二嫂在“乔老爷”心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那首脍炙人口的《思念》,就是他写给为3天的婚姻而苦守了66年的二嫂的。在家人中,乔羽几乎从来不谈他的二嫂,因此她的故事至今鲜为人知。其实,乔羽已经用他的方式在那首著名的《思念》里解释了二嫂。
二嫂的名字叫张福贞,与乔羽的二哥乔庆瑞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闪电结婚。在外闯荡了8年的乔庆瑞。父母之命难违。糊里糊涂把“堂”给拜了。当新娘张福贞伺候他洗脚时,他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这才发现苍天赐给他的原来是一个美人,两人备感相见恨晚,乔庆瑞却接到部队命令火速归队的急电,从此至1988年的51年间,乔庆瑞音讯全无。
原来乔庆瑞随国民党某军团于1949年10月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并娶妻生子。而张福贞为仅有3天的婚姻苦守了66年。
1988年,乔庆瑞回大陆探亲,张福贞和分别了66年的丈夫搂着头号啕太哭……这最后的相聚仅有29天,乔庆瑞匆匆返回台湾。圆台湾后,乔庆瑞一病不起,于1997年辞世。6年之后。张福贞也告别人世。家人按照她的遗嘱将她的骨灰撒进大运河,她要从运河流进大海,与她一生只见过两次面的丈夫永远融合在水中……
母亲的、父亲的、大哥的、二哥的、二嫂的、乡亲的、朋友的……乔羽经历着、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世界,这种阅历渐渐化人内心,积淀为丰富的情感矿藏。初夏的一天。与一只盘旋在身边久久不肯离去的蝴蝶邂逅,乔羽的心灵潦处便有了供它自由飞翔的空间,它激荡着诗人的情怀。随后,一首温情得让人流泪的作品《思念》破土而出:“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夫人是家里的“超级女声”
“她声音很高,老在家里训我,是我们家的‘超级女声’。”目前在回答笔者采访时,乔老爷子幽默地给自己的夫人佟琦起了一个“超级女声”的爱称。乔羽夫妇从1954年结婚以来,大到人生坎坷、困难,甚至于灾难,小到锅碗瓢盆的日常琐事……两人经历得太多太多。但始终不离不弃,相亲相爱。这相濡以沫的半个多世纪,风雨携手50余年的“金婚”背后。有没有什么经营爱情的秘诀?
乔老爷又不无幽默地回答:“我也没觉出金婚有什么不容易,谁知道它怎么就金婚了呢?但只有一条我有体会,就是你这一辈子别中途换人,你一换人就很难金婚了。”
乔羽出身贫寒,他的夫人佟琦却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是东北有名的将军,母亲是清朝的皇亲。佟琦一辈子爱清洁,一辈子口快心直,一辈子眼里揉不得沙子。
尽管乔羽与佟琦也不乏平民百姓中的“烟火气”,磕磕碰碰一辈子,银婚已过,金婚又来,钻石婚将至。两个在许多方面都差异极大的人,却也拥有了家常便饭的幸福。
1954年的夏天,正当乔羽创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月下老人向27岁的乔羽和17岁的佟琦抛去了一棍“红线”。从此,他们荡起了爱情的双桨。
相爱着,是美好的,然而,为这美好,往往得付出一些“代价”。佟琦爱干净整洁,乔羽则是进入写作状态就忘记一切的人。在洗手问题上,老两口常常会发生争执,她要求他要常洗手,以防病从“手”人,而他则埋怨她有点刁难。一次,他终于憋不住了,申辩说:“洗一次可以,但不能洗5次呀!一次不是刁难,5次难道还不是刁难?不信 你试试,让你在进书房前洗一次,出书房后又洗一次,进厨房时洗一次,出来后再洗一次……”幽默风趣的“申辩”,让两个人一笑了之。
乔羽爱喝酒,佟琦爱唱歌,佟琦爱干净,可乔羽又怕麻烦;乔羽爱读书看报,可佟琦有时又以唠叨为乐。乔羽的处理办法是:对酒当歌,以哼哼哈哈对付她的唠叨。有一天,乔羽拎回一只鸡,并一再强调它“非常嫩”,可是佟琦把鸡下锅后发觉它老得只能熬汤。于是,老两口一边喝汤一边谈论这只鸡,一个说这鸡太老了,一个则坚持说:“本来是很嫩的,是你把它煮老了!”争来议去,乔羽还是以他独有的幽默收场。
佟琦从来不在小馆子里就餐,而乔羽却乐于在街边小店消磨一点时光。谈到这点,乔羽面带难色,无奈地说:“我老婆是贵族,我是平民。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习惯,两人有冲突时,不要那么较真儿,让一步海阔天空嘛!”
有次在黄山丹霞宾馆的餐桌上,有人间:“乔老爷,这次为何不带夫人来?”他呵呵一乐:“她来了,我端起杯子她就在桌子底下踩我,这岂不要败坏词家们斗酒诗百篇的兴致?”夫人不在身边时。乔羽喝酒抽烟都是放得开的,而夫人在身边时。他总是低眉顺眼。赫赫名家,怕老婆怕得常常让朋友们匪夷所思!
乔羽喜欢喝酒,他能喝,也会喝,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50多年的酒龄在他那张脸上留着标记,使他的长相与众不同。现在虽然是将近80岁的高龄,但一顿也能喝上半斤酒,尤其是好酒,要是茅台、五粮液就越能多对付点儿。佟琦是学医的,知道过度饮酒对身体不好。对乔老的饮酒平日管得很紧,也免不了唠叨几句,超过半斤就坚决不让再喝了。乔老以“忍”字为先,总是一笑了之。一次,有位朋友带来了家乡酒,乔老一时喝得兴起。不知不觉半斤多下肚。正当他拿起酒瓶再斟时,夫人佟琦一下子把酒瓶子抢了过来:“老乔,已经喝了不少,不要再喝了。”正在洒兴中的乔老,好像一下子没听明白。佟琦又大声地说:“老乔,已经超量了。不许再喝了!”乔老知错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的好的,我听话,不喝了,不喝了……”
乔老爷对夫人的管束是“忍”,佟琦则对他的嗜酒是“一忍再忍”,两人在“忍”与“一忍再忍”中,一晃过了50多年。这种“忍”不仅仅是相敬如宾的尊重,更是在人生风雨路上相互搀扶的坚韧,而这背后是真爱的力量。
与平民百姓打成一片
偶尔,乔老爷子也会以嘉宾身份出现在CCTV举办的大型演艺活动中。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无论是词坛名家、著名歌唱家还是当红的年轻艺人,大家都一口一声“乔老爷”向他打招呼+有的甚至就直呼他为“老爷”,乔羽都答应得那么自然那么开心。笔者把这个称呼趣闻也定为采访的一个问题,乔老爷答道:“这个称呼可谓历史悠久,那还是60年代电影《乔老爷上轿》轰动影坛的时候,一群圈内人发现我的音容笑貌很像剧中人乔老爷,再加上我正好也姓乔,于是就赐给我‘乔老爷’的称号。一传十、十传百,时间一长大家就这么叫起来了。”
乔老爷住在北京方庄时,与附近的小商小贩都很熟,我亲眼见过他每天都到一个有残疾的年轻人那里买报纸,小伙子看见他就亲热地叫:“老头儿,晚报来了!”
成名后,乔羽时常光顾吃不饱的国宴、美不胜收的豪华酒店,痛饮茅台、五粮液。但他最放得开的时候,却是在小饭馆里尽情喝二锅头、吃花生米。笔者在北京采访他期间。大都在小饭馆里和老爷子共餐。几两“小二锅头”下肚,乔羽往往兴奋得像个孩子:“嗨,这小二锅头!”
人物传记—般是从童年写到暮年,而乔老爷的个人传记《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却是越写越“年轻”。这也是乔羽晚年的一大特点。他60岁的时候写出了年轻人最喜欢的《思念》,61岁时写出了儿童们喜欢的《大风车》,63岁时写成了《夕阳红》,简直是把夕阳写成了朝阳,他说,很多时候人的灾难来自野心,如果人们多一些童心,世界就会不一样。
乔羽出生于山东济宁,他离开故乡60多年。一口乡音却从未改变。故乡养育了乔羽,也浸泡出他的喜怒哀乐,积淀着他的文化乡愁。让他和故乡之间建立起最直接的情感联系的。是血脉亲情,这种独特的思念,常常让乔羽梦回故乡。泪湿衾枕。
在乔羽的老家,摆放着一张已有百年历史的槐木八仙桌。桌子的正中放置着母亲的遗像。母亲是笑着的,这个被定格的母亲的笑容,仿佛将岁月深处的那些悲欢离合都驱赶得无影无踪。
1946年刚过春节,国共两党的全面内战即将开始。18岁的乔羽踌躇满志,想出去闯荡人生。不久,机会来了,他被告知可以到共产党办的北方大学免费读书。他将自己的名字乔庆宝改作乔羽。准备离家。时局所限,这一切他要保密,即便是对自己的母亲。
枪炮声在城外响起,乔羽偎着恐惧不安的母亲,坐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乔羽说出去办点小事,就这样,他离开了家乡。将思念的残酷折磨留给了母亲。数年后。他才将母亲接到北京的家中。
此时,乔羽的母亲已承受了二儿子乔庆瑞离家之痛。乔羽14岁就失去了父亲,而二哥乔庆瑞14岁时为了革命离家。时隔8年才回家,结婚三天即又离家,从此再无音讯。母亲自天盼,晚上想,托人四处打探,一年又一年……
到乔羽秘密参加革命时,母亲再也不靠思念和忧虑讨希望,而是靠自己的勤劳聪慧编织着家庭里的“童话”和“神话”。她再明白不过,自己千万不能倒下,万一孩子们回来了,见不到娘,该有多痛苦。为此,她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放弃和努力!
母亲的隐忍与坚强,内心深处的孤苦与哀痛,乔羽当然深深懂得。他曾在自己的文集中以专门的篇幅怀念他非同凡响的母亲,他在《关于<门闩、门鼻,笤帚>》中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一个不识字的农家女,她会唱很多民歌,会说很多民谣和谜语。当然我最爱听她讲那些民间故事。我的家是一个清贫之家,为了节省灯油,每天睡觉都很早,母亲说“早睡早起,打发两眼欢喜”。这时,便是我央求她讲那些听不够的故事的时候了。夏夜她用蒲扇打着蚊子,冬夜把我接进温暖的怀抱,“大门闩,二门鼻,笤帚疙瘩来开门”,故事就这样轻声细语地讲起来了。她从来没有厌烦过,好像一条涓涓的小溪从来没有干涸过,每晚都在这种汩汩细流中把我带进梦乡。
正因为乔羽的母亲不识字,她才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搜集传说、故事、风俗,谜语,她生活在故事中,一个个故事又丰富了她的生活,甚至把这些故事作为母亲的最大礼物。献给了她亲爱的孩子们。乔羽从母亲那里获益匪浅,一是他直接根据母亲提供的素材。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了《门闩、门鼻、笤帚》的剧本,后被北京儿艺改为《果园姐妹》演出(乔羽因此获得宋庆龄亲自颁发的全国儿童文学奖),从而使乔羽正式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二是母亲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后来从事艺术工作的乔羽“根植于民间”而毫不动摇,受到百姓的无比喜爱。母亲对乔羽的影响至关重要。
母亲去世后,乔羽并没有用太多煽情的语言来怀念母亲,但在他的心中,母亲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当他站在母亲的遗像前。追思母亲的一生,他心中澎湃着的深沉的爱与痛,又岂是外人所能读懂的?
除了母亲,苦命的二嫂在“乔老爷”心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那首脍炙人口的《思念》,就是他写给为3天的婚姻而苦守了66年的二嫂的。在家人中,乔羽几乎从来不谈他的二嫂,因此她的故事至今鲜为人知。其实,乔羽已经用他的方式在那首著名的《思念》里解释了二嫂。
二嫂的名字叫张福贞,与乔羽的二哥乔庆瑞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闪电结婚。在外闯荡了8年的乔庆瑞。父母之命难违。糊里糊涂把“堂”给拜了。当新娘张福贞伺候他洗脚时,他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这才发现苍天赐给他的原来是一个美人,两人备感相见恨晚,乔庆瑞却接到部队命令火速归队的急电,从此至1988年的51年间,乔庆瑞音讯全无。
原来乔庆瑞随国民党某军团于1949年10月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并娶妻生子。而张福贞为仅有3天的婚姻苦守了66年。
1988年,乔庆瑞回大陆探亲,张福贞和分别了66年的丈夫搂着头号啕太哭……这最后的相聚仅有29天,乔庆瑞匆匆返回台湾。圆台湾后,乔庆瑞一病不起,于1997年辞世。6年之后。张福贞也告别人世。家人按照她的遗嘱将她的骨灰撒进大运河,她要从运河流进大海,与她一生只见过两次面的丈夫永远融合在水中……
母亲的、父亲的、大哥的、二哥的、二嫂的、乡亲的、朋友的……乔羽经历着、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世界,这种阅历渐渐化人内心,积淀为丰富的情感矿藏。初夏的一天。与一只盘旋在身边久久不肯离去的蝴蝶邂逅,乔羽的心灵潦处便有了供它自由飞翔的空间,它激荡着诗人的情怀。随后,一首温情得让人流泪的作品《思念》破土而出:“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夫人是家里的“超级女声”
“她声音很高,老在家里训我,是我们家的‘超级女声’。”目前在回答笔者采访时,乔老爷子幽默地给自己的夫人佟琦起了一个“超级女声”的爱称。乔羽夫妇从1954年结婚以来,大到人生坎坷、困难,甚至于灾难,小到锅碗瓢盆的日常琐事……两人经历得太多太多。但始终不离不弃,相亲相爱。这相濡以沫的半个多世纪,风雨携手50余年的“金婚”背后。有没有什么经营爱情的秘诀?
乔老爷又不无幽默地回答:“我也没觉出金婚有什么不容易,谁知道它怎么就金婚了呢?但只有一条我有体会,就是你这一辈子别中途换人,你一换人就很难金婚了。”
乔羽出身贫寒,他的夫人佟琦却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是东北有名的将军,母亲是清朝的皇亲。佟琦一辈子爱清洁,一辈子口快心直,一辈子眼里揉不得沙子。
尽管乔羽与佟琦也不乏平民百姓中的“烟火气”,磕磕碰碰一辈子,银婚已过,金婚又来,钻石婚将至。两个在许多方面都差异极大的人,却也拥有了家常便饭的幸福。
1954年的夏天,正当乔羽创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月下老人向27岁的乔羽和17岁的佟琦抛去了一棍“红线”。从此,他们荡起了爱情的双桨。
相爱着,是美好的,然而,为这美好,往往得付出一些“代价”。佟琦爱干净整洁,乔羽则是进入写作状态就忘记一切的人。在洗手问题上,老两口常常会发生争执,她要求他要常洗手,以防病从“手”人,而他则埋怨她有点刁难。一次,他终于憋不住了,申辩说:“洗一次可以,但不能洗5次呀!一次不是刁难,5次难道还不是刁难?不信 你试试,让你在进书房前洗一次,出书房后又洗一次,进厨房时洗一次,出来后再洗一次……”幽默风趣的“申辩”,让两个人一笑了之。
乔羽爱喝酒,佟琦爱唱歌,佟琦爱干净,可乔羽又怕麻烦;乔羽爱读书看报,可佟琦有时又以唠叨为乐。乔羽的处理办法是:对酒当歌,以哼哼哈哈对付她的唠叨。有一天,乔羽拎回一只鸡,并一再强调它“非常嫩”,可是佟琦把鸡下锅后发觉它老得只能熬汤。于是,老两口一边喝汤一边谈论这只鸡,一个说这鸡太老了,一个则坚持说:“本来是很嫩的,是你把它煮老了!”争来议去,乔羽还是以他独有的幽默收场。
佟琦从来不在小馆子里就餐,而乔羽却乐于在街边小店消磨一点时光。谈到这点,乔羽面带难色,无奈地说:“我老婆是贵族,我是平民。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习惯,两人有冲突时,不要那么较真儿,让一步海阔天空嘛!”
有次在黄山丹霞宾馆的餐桌上,有人间:“乔老爷,这次为何不带夫人来?”他呵呵一乐:“她来了,我端起杯子她就在桌子底下踩我,这岂不要败坏词家们斗酒诗百篇的兴致?”夫人不在身边时。乔羽喝酒抽烟都是放得开的,而夫人在身边时。他总是低眉顺眼。赫赫名家,怕老婆怕得常常让朋友们匪夷所思!
乔羽喜欢喝酒,他能喝,也会喝,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50多年的酒龄在他那张脸上留着标记,使他的长相与众不同。现在虽然是将近80岁的高龄,但一顿也能喝上半斤酒,尤其是好酒,要是茅台、五粮液就越能多对付点儿。佟琦是学医的,知道过度饮酒对身体不好。对乔老的饮酒平日管得很紧,也免不了唠叨几句,超过半斤就坚决不让再喝了。乔老以“忍”字为先,总是一笑了之。一次,有位朋友带来了家乡酒,乔老一时喝得兴起。不知不觉半斤多下肚。正当他拿起酒瓶再斟时,夫人佟琦一下子把酒瓶子抢了过来:“老乔,已经喝了不少,不要再喝了。”正在洒兴中的乔老,好像一下子没听明白。佟琦又大声地说:“老乔,已经超量了。不许再喝了!”乔老知错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的好的,我听话,不喝了,不喝了……”
乔老爷对夫人的管束是“忍”,佟琦则对他的嗜酒是“一忍再忍”,两人在“忍”与“一忍再忍”中,一晃过了50多年。这种“忍”不仅仅是相敬如宾的尊重,更是在人生风雨路上相互搀扶的坚韧,而这背后是真爱的力量。
与平民百姓打成一片
偶尔,乔老爷子也会以嘉宾身份出现在CCTV举办的大型演艺活动中。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无论是词坛名家、著名歌唱家还是当红的年轻艺人,大家都一口一声“乔老爷”向他打招呼+有的甚至就直呼他为“老爷”,乔羽都答应得那么自然那么开心。笔者把这个称呼趣闻也定为采访的一个问题,乔老爷答道:“这个称呼可谓历史悠久,那还是60年代电影《乔老爷上轿》轰动影坛的时候,一群圈内人发现我的音容笑貌很像剧中人乔老爷,再加上我正好也姓乔,于是就赐给我‘乔老爷’的称号。一传十、十传百,时间一长大家就这么叫起来了。”
乔老爷住在北京方庄时,与附近的小商小贩都很熟,我亲眼见过他每天都到一个有残疾的年轻人那里买报纸,小伙子看见他就亲热地叫:“老头儿,晚报来了!”
成名后,乔羽时常光顾吃不饱的国宴、美不胜收的豪华酒店,痛饮茅台、五粮液。但他最放得开的时候,却是在小饭馆里尽情喝二锅头、吃花生米。笔者在北京采访他期间。大都在小饭馆里和老爷子共餐。几两“小二锅头”下肚,乔羽往往兴奋得像个孩子:“嗨,这小二锅头!”
人物传记—般是从童年写到暮年,而乔老爷的个人传记《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却是越写越“年轻”。这也是乔羽晚年的一大特点。他60岁的时候写出了年轻人最喜欢的《思念》,61岁时写出了儿童们喜欢的《大风车》,63岁时写成了《夕阳红》,简直是把夕阳写成了朝阳,他说,很多时候人的灾难来自野心,如果人们多一些童心,世界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