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运动员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和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和预防机制提供量化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X-SENS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对被试者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研究。结果 在参加测试的18人中,高中低三组之间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左右腿在15°、30°、60°测试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优势侧肢体和非优势侧肢体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时发现60°测试指标与柔韧性有关。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15°和30°测试指标中,右利手的人其左侧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好于右侧,左利手的人其右侧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好于左侧。但是在60°测试指标中并没有显示出相同的结果,却显示出与柔韧性有关。
  关键词:体育舞蹈 膝关节 本体感觉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b)-0008-02
  本体感觉是指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能判断出身体所在位置的信息,它为人体动作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馈。人体各个关节的本体感觉精细程度与运动技术水平具有密切联系。体育舞蹈运动要求运动员下肢关节动作控制精准程度很高,从而实现升降、起伏和旋转等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因此,下肢关节本体感觉精细程度与体育舞蹈运动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之前有研究表明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踝关节本体感觉精细程度较高,踝关节本体感觉精细程度可以作为体育舞蹈运动员的选材标准。膝关节作为实现下肢运动功能的重要关节,其本体感觉精细程度在运动功能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体育舞蹈运动员膝关节本体感觉精细程度研究尚未被报道过。因此该研究在不同水平体育舞蹈运动员中采用膝关节主动定位主动复位的方式进行本体感觉精细程度测试,以期为深入探讨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和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和预防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市某高校体育舞蹈专业18人,分高中低3组,每组6人。
  1.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主动定位主动复位的方式,运用X-SENS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所有受试对象了解实验目的,并同意参与该实验。测试方法如下:(1)受试者坐位,带上眼罩,固定测试侧大腿,小腿屈曲90°,纵轴与水平面垂直,踝关节自然放松;(2)佩戴X-SENS三维本体感觉测试仪。惯性传感器固定于受试者小腿前侧下端,传感器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X轴与人体冠状轴平行,Z轴与人体矢状轴平行;(3)测试开始,受试者根据提示主动伸展膝关节到指定位置,停顿5s,记录数值;回到初始体位,然后主动伸膝,重现前次运动角度,记录实测角度值,测试结束;(4)记录目标角度和实测角度的误差,差值越小表明本体感觉越好。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高水平组平均年龄为19.68岁,身高174.83 cm,体重63.55 kg,体质百分比15.17,肌肉量48.55 kg;中水平组平均年龄为19.33岁,身高169.02 cm,体重58.67 kg,体质百分比19.60,肌肉量43.91 kg;低水平组平均年龄为20.67岁,身高167.48 cm,体重53.28 kg,体质百分比15.87,肌肉量41.87 kg。
  2.2 研究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之间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高水平组在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肌肉量上均处于最高水平。而中水平组次之,低水平组最后。这表明运动水平与这些指标有一定关联。但经过相关性检验后,只有组别与体重之间呈现显著相关(P<0.05)。
  将上述18人按照左利手和右利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均值,结果如下。在左利手15°测试中,左膝关节均值为3.01,右膝关节为1.98;30°测试中,左膝关节均值为2.26,右膝关节为2.18;60°测试中,左膝关节均值为2.87,右膝关节为3.56。在右利手15°测试中,左膝关节均值为1.27,右膝关节为2.30;30°测试中,左膝关节均值为2.45,右膝关节为4.86;60°测试中,左膝关节均值为2.61,右膝关节为2.14。
  由以上结果可知,在左利手中,15°和30°测试中,左侧肢体均值高于右侧肢体,说明左利手组别中的人右侧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好于左侧膝关节。同理,右利手组别中的人左侧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好于右侧。但在60°的测试中结果则相反。即左利手组别的人左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好于右侧,右利手组别的人右侧膝关节能力好于左侧。同时,60°测试指标结果还显示与运动员本身柔韧性相关。即运动员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好的一侧肢体,其柔韧性也较好。
  3 讨论
  本体感觉是指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能判断出身体所在位置的信息,它为人体动作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馈。本体感觉主要依赖于分布在韧带、肌腱、关节软骨等机械感受器来传递信息。而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且容易受伤。相关统计表明,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率达到60%以上。而冬季由于气温降低,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更易发生损伤。尤其在冬季运动项目中,膝关节损伤发生率更高。其中本体感觉是评价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且人体中各个关节的本体感觉精细程度与运动技术水平具有密切联系。体育舞蹈运动要求运动员下肢关节动作控制精准程度很高,从而实现升降、起伏和旋转等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就目前研究来看,下肢关节中研究本体感觉的大都集中在踝关节,而对髋关节和膝关节并没有深层次的研究。该研究针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测试,所得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训练进行指导。对于为什么60°测试指标中的结果和15°和30°相反,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而60°的测试指标显示与柔韧性的相关不能排除其偶然性,这也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4 建议
  (1)扩大样本量。对更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测试,同时也要将样本量按照运动水平进行适当分组,以区别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膝关节本体感觉水平,进而可验证该实验的结果。
  (2)设置空白对照组。扩大样本量的同时,不仅要有体育舞蹈运动员,还要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对不同运动项目,不同专业的人测试,验证该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3)增加髋关节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测试项目。增加髋关节和踝关节的测试不仅可以丰富实验结果,同时还可以验证是否该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髋关节和踝关节上。
  (4)查阅运动与脑的相关资料。该研究结论,尤其是15°和30°测试指标的结论,其原因是否与脑有关,可进一步探究运动与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钰,韩甲.体育舞蹈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C]//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1.
  [2] 钱京京,李春治.人体本体感觉的研究及其进展[J].中外医疗,2011(18):182.
  [3] 余芳.体育运动训练与本体感觉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3):51-52.
其他文献
围捕任务是多机器人系统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其综合了多机器人系统多方面的技术,其相关技术在多机器人的编队巡逻、环境侦查、编队进攻等任务中都有应用。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条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质监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和谐质
猪链球菌病在养猪场中流行较广泛,不仅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害着从业人员的健康。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并提
为了改变目前电网现场作业管理的变电巡检、变电检修试验、输电线路巡检检修等管理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信息不能共享,功能、效率受限,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的现状,提出了采用B/S+C/S构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63  摘 要:高中阶段女生非常容易在训练的过程中除出现错误的动作,为了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让运动员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防止错误动作的出现,教练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高中女生各方面的差异,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给予运动员正确的指引,获得不错的训练成效。该文对高中女子排球运动员易出现错误动作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正>Introduction Cis-9,trans-11 CLA has been shown to be potentially health-promoting CLA in many animal models.The C18:1 trans-11 fatty acid(VA) is also desira
分析和解决了开关电源TPS54350在小负载应用电路下的失效问题。通过对失效器件进行外观镜检、I-V曲线测试、X线检查,对典型应用电路的分析和异常测试波形分析找到了器件失效的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增强,飞速发展的经济给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我国推行的新课程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新课程秉承着以学生为核心的宗旨,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不再强迫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下,体育教育事业也有了新的突破,现在学校体育教育强调“健康第一,终身教育”,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我国教
针对WSN(Wireless Sensor Net)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网络覆盖冗余与节点唤醒时间的延长,耗费了资源同样也增加了节点的工作能耗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拓扑控制方案,减少网络冗余的同时,兼
对青海高原牦牛角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牦牛角中Cu、Zn、Fe、Mn、Co和Se等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科学地开发利用青海高原牦牛角资源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