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悟中成长 在思考中成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_yang_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意蕴,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抒发“真我情感”,使习作描写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但学生由于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度不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体验也肤浅,导致所写作文要么空洞乏味,要么矫情做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的感悟能力,对事物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在感悟中成长,在思考中成熟。
  (一)让学生的心弦动起来
  苏联现代教育家卡斯特金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感情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赐予和恩惠,不能品察生活中的情味。教师如果能适时拨动学生情感的情弦,那么平时身边许许多多被忽略的东西就会让他们心动。记得一个周末,我让学生在不告知家长的情况下,观察父母做家务的情景,然后写写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这样写:
  吃过晚饭,母亲像往常一样收拾餐桌,洗碗。她将叠在一起的碗浸泡在水池里,水面立即漂浮了一层油珠。她挤了几滴洗洁精在水里,用手稍一搅拌,水里霎时堆满泡沫。她用那双坚硬厚实的手机械地擦洗着油腻的碗,不一会手就红通通的了。盘子与水的声音在相互交汇,它们似乎在赞美母亲的劳作,又似乎在敲击着我的心灵,她洗去的是盘子上的污垢,洗去的是我心灵上的尘埃,洗去的是蒙蔽了我双眼的障碍。母亲已经四十多岁了,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亮丽的黑发如今有些枯黄。多少个春夏秋冬,直到如今我才发现母亲已如此苍老。现在我比母亲高出一个头,却不知道为她分担些什么,只知一味地索取。那声音使我顿悟:不要只会索取,要学会付出,要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次,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被人们轻视或歧视的人,并且说说自己对这类人的看法,然后让学生用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他们,再写一段话。有学生写道:
  她,因为车祸而失去了一条腿,从此只能靠双拐走路。时常有人笑她,腿都没有了,还满世界跑,不嫌丢人。但她总是一笑置之。她宛如一株梅树,经过暴风雨的洗涤,挺立于人间绽放着那一抹只属于她的神采。她很高尚,养老院、孤儿院、家,她在这三者间穿梭,露出了梅那骨子里不服输的傲气。
  可见,心动而情发。好多学生的文笔虽然不好,但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流淌着真情。如果经常性地进行类似的训练,何愁学生不会感悟?
  (二)让学生的情感浓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名著《帕甫雷什中学》中这样写道:“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而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尤其是作文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一切事物的美好情感,不再用冷漠的眼光看世界。的确,世间的风花雪月、飞禽走兽都能打上情感的烙印,只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就能让学生写出带有浓浓感情的文章。有学生在题为《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一文中写道:
  早晨起床,习惯性地看了一眼笼子,没有见到它,随意地问了一句:“兔子呢?”“死了,被我扔在垃圾箱了。”妈妈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连头也没抬一下。“哦。”虽然我淡淡地回应,但还是有许多不知名的情愫冒出来。
  ……
  我吸了吸鼻子,起身,奔向卫生间。望着镜子中那张哭花的脸,反复告诉自己:它只是一只兔子,不值得为它哭;它只是一只兔子,不值得为它哭,以后再买一只就可以了……
  可是,兔子又怎样?动物和动物呆久了都会有感情,更何况人呢?我开始想:每天中午我都会抱着它,到路边草地拔草给它吃,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抚着它洁白柔软的毛发,看着它可爱的三瓣嘴不停地撮动,我笑得眯起了眼;我和隔壁大姐姐帮它洗澡,那时在整整一盆泡沫中,它只留下一双红色的眼睛看着我,有些惊恐、有些哀怨地看着我,好像在抱怨我搅了它的美丽;每次打开笼子,它都会一溜烟地跑掉,约定般地跟我玩起了捉迷藏,待我找到它时,它正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一边啃着青草一边惬意地晒太阳,看到我来了,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仿佛在说:“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好久了……”
  不知不觉,它都陪伴我一年了,可我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给它起,养着它,一直都好像是任务般地在执行。
  ……
  人啊,难道真要等到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
  刘勰认为:创作是作家内心感情的流露,“情动而言形”。文贵有情,情贵真挚。有了真情,文章就有灵气,有活力,能感动人。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让学生懂得爱,明白自己的责任吗?
  (三)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
  大多数学生由于生活在长辈的呵护中,什么都不用操心,以至于总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冷眼观世界。教师应当借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看清生活中的假恶丑,从而追求真善美。我校处在城郊结合部,出于城市的发展需要,周边乡村都面临拆迁,很多学生家中都分到新房,补足到农田费,似乎一下子升级为都市新贵,学生们都乐颠颠的,谁也看不到这些背后的丑恶现象。我要求学生留心身边的人的表现,听听身边发生的事,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中有学生写了题为《乐?哀?》的文章:作者以“开发导致的大规模拆迁在我们身边酿成了一幕幕悲喜剧,令人苦笑不得。”总领全文,然后概括描写村民们如何绞尽脑汁弄虚作假企图狠很赚上一笔;接着记叙从上海回来探亲的大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对老屋和故土的依恋以及心中的伤感,然后重点描写姑婆一家为了房屋的面积和土地补足费而上演的一出闹剧,前后形成鲜明对照,学生这样写道:
  我也很悲伤。因为我亲眼看到钱如何使亲兄弟反目成仇的。“一个老子养两个儿子养成了老虎,两个儿子养一个老子养成了猴子。”姑婆喃喃地念叨着。她的两个儿子先是为以后拿房的面积争执不下,再是老二一不做二不休没通知任何人就私下去村委拿了农田补助费。最后因凑不齐拿房要添的钱,两家就打起了姑婆的主意。姑婆一生坎坷,年轻时成绩优异却因身患残疾而受到歧视,失去了深造的机会,辛辛苦苦当了几十年代课教师,拉扯了两代人,操劳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到头来被惦记的却是自己一分一厘节省下来的养老钱。唉!那一日,两家不约而同来看望我的太外婆——他们的外婆,当然,其不良居心大伙心知肚明,只是碍于情面,不愿挑明。老大痛斥老二想独吞的卑劣行经,老二则责怪姑婆偏袒老大。两个男人讲得慷慨激昂,“句句在理”;他们的妻子则两句话没说就眼泪直掉,“感人肺腑”。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借故上了趟厕所,把那些虚情假意全部冲掉。再出来时,我发现外公被舅舅强拉进了房间,就怕脾气暴躁的外公一冲动就要去好好教训这两个兔崽子。
  乐乎?哀乎?真盼望有一天铜臭褪去,良知重新回到纯朴的人们身上,小村就会宁静了!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个中学生,只有当他有“思想”的意识时,他的心才能明亮起来,才会真正看清人间万象。
  (四)让学生的思考深刻起来
  李镇西老师说过:真正的写作应该是感情泉水的自然而然的流淌或思想花朵的无拘无束的开放。学生如果对所写的人、物缺少应有的感受,那么所写的内容就如白开水一般有形而无味。教师就应当在学生心灵的海洋上掀起一个个思想的浪花,让他们认识理想与现实、美丽与丑陋、热爱与憎恶、发展与保护等之间的关系。结合八年级“人与环境”单元的学习,我让学生寻访家乡的名胜古迹,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鸟一兽,看看它们的现状,作出自己的思考。有学生参观家乡的古桥后感慨万千,写下一篇引人深思的《追忆》:文章以倒叙的手法写道:“数十年以后,我又站在王婆古桥上,眼前的一切却难以再和头脑中那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联系起来。”引出下文;然后叙述古桥的历史和纪念意义以及拜访古桥古镇的经历;接着描写它们的现状,引发了自己的忧思:
  如今,我站在这里,迷惘犹豫,如懵懂的孩童忽然不识回家的路。小巷仍在,我却认不出来。又一座大桥横空出世,高傲地挺立着,那么不可一世地望着身下的“古董”。东拐西拐,我们花了不少力气才找到搬了家的古桥。如今她寂寞极了,如被弃养在养老院中的老人,身下没有了流水,在那里如同一件摆设。看到它双目失神地呆坐在夕阳里,一块“省级保护文物”牌子颓唐地随风打着秋千,我一阵心酸。我像从前那样坐在石阶上,心境却迥然不同。也不知上级除了给它这样的“待遇”,还能为它做些什么?想到这些,我心里打了个结。
  周庄吸引游客的是古镇风貌,这儿也有,只不过人去楼空,日久失修,已经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周庄拥有的文化底蕴,这儿也有,只不过已经渐淡渐远。我害怕再这样下去,终有一天它会被尘世淹没,被世人遗忘。
  小巷回荡着的只有我孤单的脚步声,它在急切地寻找记忆中的一切,很急,因为可能下一秒那些记忆的碎片便不知所踪了。土地庙铁将军把门,唯一可做的便是念一下门前的碑,凭吊曾经旺盛的香火。老年活动室只有三五个唠嗑、喝茶的老人,菜场里空无一人,只有眩目的红色琉璃告诉人们曾经的繁华。看到这些,我心里一阵发慌。我终于明白我该走了,有些东西一旦不珍惜,失去后是追不回来的。我不该在这里为这一切悲哀,空发感慨,兴许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干些什么。
  学生通过亲历亲为,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声,对愚民的行为作出了谴责,从而作出了理性的选择——善待自然,为她尽绵薄之力。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是不会思考,而是缺少开启他们思考之门的钥匙。经过训练,身边的平常事、平常人将不再平常,定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见波澜。
  学生一旦学会感悟,就拥有了丰富的情感,就能感知世界的丰富,学生一旦学会思考,就拥有了成熟的思想,精神就会得到发展,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宜城中学)
其他文献
[Abstract] This paper cuts into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offer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 causes of lexical ambiguity, the main theories on how to understand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题记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世界的东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行进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强渡湍急涌流、翻越巍峨雪山、征服茫茫草地,在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就是英雄红军;他们,就是共产党员。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二万五
写作文是大多数学生唯恐避之而不及的,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评改学生的作文也成了教师心中永远的“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多年来,作文评改均由教师包揽到底,教师对全部作文逐篇精批细改,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批改作文形式单一。教师总认为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到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批改,会给学生的写作水
新疆喀什,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寒日萧肃,白雪纷飞,北风在天地间盘旋。  新泉湖面上,有儿童跌入冰窟,无助的母亲奋力呼救。刹那间,一个男人的身影飞奔而去,不带一丝犹豫,奔向孩子落水处,冰层破裂的声音,也未能阻挡他的脚步。就在他伸手拉人的时候,冰面突然塌陷,男子也掉落冰水,刺骨的冰冷瞬间浸透骨髓。他用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托举起孩子。  此时,闻讯赶来营救的人越来越多,10多分钟后,孩子被救起,他却力气耗
叶老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谋一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丰富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内在基础,而农村儿童因条件所限,接触新鲜事物,接触社会的机会少,语言不够规范,阅读量也有限,但农村儿童也有其独特的生活感受。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去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丰富他们的语言、情感体验等,为写好作文打
【内容摘要】讨论式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讨论式教学的实施是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激活学生开放式思维,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完美彰显,和谐推进阅读教学。  【关键词】课堂组织 讨论式 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
【内容摘要】近两年来,在中考作文考试命题中,话题作文已日见萎缩,标题作文已成主流。面对以后的作文教学和考试,再次加强对标题作文的研究已显得更有必要。有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材与立意缺乏创新精神:材料雷同、人云亦云、缺乏创意。笔者研究了近两年的中考优秀作文并结合自己的日常作文教学实际,对标题作文的选材与立意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总结出由表及里、舍近求远、反弹琵琶、哀兵必胜、穿越时空、寻求热点这六点浅见
【内容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课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课中气氛营造、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课后能力迁移、信息反馈、反思改进等,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围绕学生学会会学的目标下进行。  【关键词】教学设计关注说明成长预测和分析调控和应变经验和评价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因此,课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课上气氛营造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激励方式有以下六种:  一、融通式激励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
【内容摘要】说明文作为传统的三大文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这一话题被人们重新提起,但是往往仅是“提起”而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文拟就新课程背景下说明文的教学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能引起人们的一点点关注。  【关键词】说明文 教学 问题 出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语文教学的老话题被人们重新提起,其中就有对于说明文教学的再思考。但是,当我们进行较